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重走让我读懂中国 感悟长征西方视角(组图)

[日期:2007-06-01]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字体: ]
■李爱德走在长征路上■供图/李爱德_重走让我读懂中国 感悟长征西方视角(组图)_乐途旅游网

■李爱德走在长征路上■供图/李爱德

1936年斯诺在保安 ■图片来源/《西行漫记》_重走让我读懂中国 感悟长征西方视角(组图)_乐途旅游网

1936年斯诺在保安 ■图片来源/《西行漫记》

沈加蔚油画《红星照耀中国》,拿相机者为斯诺■图片来源/师永刚《红军》_重走让我读懂中国 感悟长征西方视角(组图)_乐途旅游网

沈加蔚油画《红星照耀中国》,拿相机者为斯诺■图片来源/师永刚《红军》

  72年前,一支八万六千人的红色大军跨过赣南于都河,踏上了未知的征途。70年前的10月,三支九死一生的队伍在甘肃会宁紧紧拥抱。70年后的今天,我们寻找长征在现代人心中的留存。我们记得他们多少?又懂得他们多少?

  ★关键词调查:西方视角

  70多年前,一些外国人用西方的视角记录并传播了长征。70年来,不断有不同国籍的人亲临长征之地,体验、感悟这段历史。为了解长征在 现代人心中的留存,本报进行了“我心中的长征”大型调查。这项由本报与“友邦顾问市场调查公司”共同完成的调查,访问了635名北京青年。调查显示:0.4%的被访者印象最深的长征关键词是《西行漫记》———这一西方视角的长征代表作。

  ★感悟留言

  如果要理解中国的现代历史,必须要学习和了解长征。———李爱德

  他,总是在路上。

  他,一直尝试用脚步去丈量、用眼睛去观察、用嘴巴去询问、用镜头去记录、用心灵去贴近、用头脑去思考70年前的中国长征历史,并力图寻找与这段光辉历史发生过关联的普通百姓们。

  李爱德(EdJocelyn),英国人,历史学博士,在中国生活了9年,其中近一半时间投入到他的新长征徒步历史考察系列项目之中。

  2003年11月3日,李爱德在历经384天艰苦跋涉之后成功抵达陕西吴旗县(原吴起镇),成为继当年红军军事顾问、德国人李德之后,又一个徒步走完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的外国人。和他一起完成这次征途的,还有他的好友马普安(AndrewMcEwen)。

  3年后的今天,38岁的李爱德又一次踏上了新长征之路。这一次,他和野外装备专家杨肖一起,沿着久被忽略的红二方面军长征路线一路走来,即将于10月22日到达宁夏的将台堡———红一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胜利会师的地方,也是长征的真正终点。

  被李爱德称为自己“生命中最大赌注”的“新长征1”结束时,身心俱疲的他曾表示过再也不想重走一遍。可仅仅两年后,他又再一次上路进行“新长征2”的徒步历史考察,并且从去年11月19日开始一路昂扬地走到现在。记者9月26日赶到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城与李爱德会合时,他刚刚穿越川西北的大草地,正为倒计时阶段最后500公里的“新长征2”征程进行休整。

  “如果不喜欢这段历史,如果没有一定目标,能走这条路吗?”他笑着说。

  ★寻找:自己眼中的长征

  “长征成就了中国人民推翻压迫获得解放的梦想。从那以后,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摘自《两个人的长征》(李爱德马普安著)

  李爱德的长征梦想始于2000年5月,一次去贵州黎平县的旅游让他和大学时代的好友马普安萌生了重走长征路的念头。那时,他们俩在北京的媒体工作了三年多,对中国的了解和认识开始远远超越大学时期的“一无所知”。对现代中国历史很感兴趣的李爱德当时也正好在研读关于长征的书籍。

  身为历史学博士,李爱德知道,历史绝不仅仅是书本和资料上的东西,而应该是活生生的。为了寻找长征这段历史背后的根源和最原始的故事,为了见证这段“活的历史”,李爱德和马普安义无反顾地上路了。

  “新长征1”历时384天,沿途经过10个省份,共计采访了11位老红军,拜访了107位长征见证人。两大本厚厚的日记和两万多张珍贵照片记录了两位徒步重走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的新长征人一路上的见闻和思考。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
* 5247195 发表于 2010/5/11 12:4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