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也是商品,有时一不留神也会买到“伪劣产品”,更糟的是这件“商品”得耗上您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林导是某国际旅行社的资深导游,在这一行业已摸爬滚打近十年,见多识广,对部分“黑导”的“小动作”可谓了如指掌,她希望消费者在看过本文后能了解其中奥妙,免得受骗上当,并进而规范时时“出轨”的旅行社和“黑导”。
旅游购物“陷阱”多
案例:吴先生前一段时间 到海南旅游,真正花在景点上的时间屈指可数,最可恨的是随行导游的态度,一到景点导游就催命似的,限定几点集中,一到购物场所便任由游客逗留,催也不催一声。
购物是旅游的六要素之一,有的导游抓住游客大都要买一些纪念品或土特产送朋友的心理,有意把游客引入一些事先说好的商店或饭店去购物、吃饭;有的“黑导”故意延长购物时间,有的甚至采取不购物、不吃饭就不离开的办法,敲游客竹杠,以收取店家给导游的回扣。最常见的现象是,你不购物、吃饭我在随后几天的行程中不给你好脸,游览景点时也当个“闷葫芦”,能不说就不说。
真情提醒:游客在购物时最好货比三家,对于各个景区及路边小店所摆的大同小异的纪念品、土特产最好不要动心,确实值得一买的,得讨讨价,切忌轻率采购。因为这些地方的摊点,不仅“大路货”较多,价格也比当地市镇商店的标价贵出许多,一不留神还有可能买到假货。尤其要少购买贵重物品。
作为一名资深导游,林导对“黑导”滋生也感无奈。她告诉笔者,导游的工资构成是底薪加出团补助费,出团补助费视各社的情况而定,一般导游带团一天补助30~60元,所以导游的工资水平普遍不高,而且并非每家旅行社都给导游基本工资,游客也没有给小费的习惯,导游又不能索要小费,因此旅游定点购物拿回扣就成为旅行社和导游收入利润的一部分。另外旅行社目前也处于两难境地,市场、游客消费心理尚不太成熟,如果不带客人去购物,那么势必让旅行社的报价偏高,这很容易失去市场竞争力。其实在很多行业都是存在提成、回扣,只是国内旅游市场不很规范,大小旅行社、各类定点购物商店竞争陷入恶性循环。
服务“缩水”宰你没商量
案例:李先生与几个朋友报团到九寨沟旅游,计划中的豪华大巴变成普通客车,下榻的星级酒店也成了招待所,一顿饭八菜一汤的标准倒还在,但都成了“袖珍”型……李先生后悔当初还不如到郊县的景点走一走,省得出门找罪受。
旅游服务项目打折、缩水是“黑导”最常用的手法之一,他们领团之后,不按旅行社下达的接待计划安排行程,擅自减少旅游项目。这些导游大多以下雨、下雪或天已晚了等借口减少旅游景点,还有的导游利用“园中园”、“景中景”等进行诱导,使游客多花不少钱。有些拼命压低价格招揽游客的旅行社则以“能省则省”的办法,处处抠钱,使得一路上的旅游服务大打折扣。碰到旅游旺季,不少景区人满为患,有时不仅客房、车辆等得不到落实,一些素质不高的导游就会趁机躲起来,使你饱受折腾。还有的导游会以你不遵守集合时间、自行掉队等借口把你甩掉。
真情提醒:选择旅行社时要看是否有详尽的行程安排表,应包括住宿、用餐及景点几个方面,越详尽越好,这样“黑导”中途随意改动安排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时还要明确报价内容,问清用餐标准,明确交通工具,当然签一份合同是至关重要的,要不你连投诉都没有依据。
低团费未必低消费
案例:王先生一家3口去年夏天根据报刊广告选择了一家旅行社到泰国旅游,出发前他欣喜地告诉朋友,没想到出国游比国内游还便宜。可5天的旅程下来增加了许多消费项目,回来一肚子气。
翻看报纸中的旅游广告,有些国内游、出国游的团费令人难以置信的低廉,游客往往怦然心动,殊不知有可能掉入低价的陷阱。这些旅行社往往放弃从团费中赚取利润,转而通过赚取游客的消费回扣来弥补团费的不足部分。今天的游客比从前精明多了,他们已不再乱购物了,有些“黑导”便转而推销自费项目,说是自费项目,听起来参加与否全凭游客自愿,但往往导游先将要增加的项目吹得天花乱坠,再说为了整团的行程安排,大家必须参加。
真情提醒:其实很多旅行社都知道这种低团费旅游损耗的是旅行社的信誉,但只要存在削价竞争者,这一现象就难以杜绝;同时游客消费心理不成熟也是促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游客看哪家便宜就去哪家报名参团,助长了削价竞争。因此游客与旅行社签合同前要明确报价中都含有哪些费用,哪些需要自理,弄清门票是只包含第一道门票,还是全部。
旅游购物“陷阱”多
案例:吴先生前一段时间 到海南旅游,真正花在景点上的时间屈指可数,最可恨的是随行导游的态度,一到景点导游就催命似的,限定几点集中,一到购物场所便任由游客逗留,催也不催一声。
购物是旅游的六要素之一,有的导游抓住游客大都要买一些纪念品或土特产送朋友的心理,有意把游客引入一些事先说好的商店或饭店去购物、吃饭;有的“黑导”故意延长购物时间,有的甚至采取不购物、不吃饭就不离开的办法,敲游客竹杠,以收取店家给导游的回扣。最常见的现象是,你不购物、吃饭我在随后几天的行程中不给你好脸,游览景点时也当个“闷葫芦”,能不说就不说。
真情提醒:游客在购物时最好货比三家,对于各个景区及路边小店所摆的大同小异的纪念品、土特产最好不要动心,确实值得一买的,得讨讨价,切忌轻率采购。因为这些地方的摊点,不仅“大路货”较多,价格也比当地市镇商店的标价贵出许多,一不留神还有可能买到假货。尤其要少购买贵重物品。
作为一名资深导游,林导对“黑导”滋生也感无奈。她告诉笔者,导游的工资构成是底薪加出团补助费,出团补助费视各社的情况而定,一般导游带团一天补助30~60元,所以导游的工资水平普遍不高,而且并非每家旅行社都给导游基本工资,游客也没有给小费的习惯,导游又不能索要小费,因此旅游定点购物拿回扣就成为旅行社和导游收入利润的一部分。另外旅行社目前也处于两难境地,市场、游客消费心理尚不太成熟,如果不带客人去购物,那么势必让旅行社的报价偏高,这很容易失去市场竞争力。其实在很多行业都是存在提成、回扣,只是国内旅游市场不很规范,大小旅行社、各类定点购物商店竞争陷入恶性循环。
服务“缩水”宰你没商量
案例:李先生与几个朋友报团到九寨沟旅游,计划中的豪华大巴变成普通客车,下榻的星级酒店也成了招待所,一顿饭八菜一汤的标准倒还在,但都成了“袖珍”型……李先生后悔当初还不如到郊县的景点走一走,省得出门找罪受。
旅游服务项目打折、缩水是“黑导”最常用的手法之一,他们领团之后,不按旅行社下达的接待计划安排行程,擅自减少旅游项目。这些导游大多以下雨、下雪或天已晚了等借口减少旅游景点,还有的导游利用“园中园”、“景中景”等进行诱导,使游客多花不少钱。有些拼命压低价格招揽游客的旅行社则以“能省则省”的办法,处处抠钱,使得一路上的旅游服务大打折扣。碰到旅游旺季,不少景区人满为患,有时不仅客房、车辆等得不到落实,一些素质不高的导游就会趁机躲起来,使你饱受折腾。还有的导游会以你不遵守集合时间、自行掉队等借口把你甩掉。
真情提醒:选择旅行社时要看是否有详尽的行程安排表,应包括住宿、用餐及景点几个方面,越详尽越好,这样“黑导”中途随意改动安排的可能性就越小,同时还要明确报价内容,问清用餐标准,明确交通工具,当然签一份合同是至关重要的,要不你连投诉都没有依据。
低团费未必低消费
案例:王先生一家3口去年夏天根据报刊广告选择了一家旅行社到泰国旅游,出发前他欣喜地告诉朋友,没想到出国游比国内游还便宜。可5天的旅程下来增加了许多消费项目,回来一肚子气。
翻看报纸中的旅游广告,有些国内游、出国游的团费令人难以置信的低廉,游客往往怦然心动,殊不知有可能掉入低价的陷阱。这些旅行社往往放弃从团费中赚取利润,转而通过赚取游客的消费回扣来弥补团费的不足部分。今天的游客比从前精明多了,他们已不再乱购物了,有些“黑导”便转而推销自费项目,说是自费项目,听起来参加与否全凭游客自愿,但往往导游先将要增加的项目吹得天花乱坠,再说为了整团的行程安排,大家必须参加。
真情提醒:其实很多旅行社都知道这种低团费旅游损耗的是旅行社的信誉,但只要存在削价竞争者,这一现象就难以杜绝;同时游客消费心理不成熟也是促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游客看哪家便宜就去哪家报名参团,助长了削价竞争。因此游客与旅行社签合同前要明确报价中都含有哪些费用,哪些需要自理,弄清门票是只包含第一道门票,还是全部。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