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走在十字路口的三里屯(组图)

[日期:2007-06-01] 来源:北京现代商报  作者: [字体: ]
暴帆/摄_走在十字路口的三里屯(组图)_乐途旅游网

暴帆/摄

  ■ “我的酒吧100多平方米,一年租金15万元。十几个员工的工资加在一起每月得两万多,还有装修费用和水电等成本。一年下来根本赚不了什么钱。”

  ■ “那时候客户比较稳定,流水也很平均,多数客户都是回头客,对他们来说,在爱尔兰酒吧度周末,边喝黑啤边跟朋友聊天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 “如果它失去了原有的星光魅力,就会失去市场。”

  三里屯酒吧的味道,从 工体北路的拐点开始。因为在这里不时就有 20来岁、眼睛放光的孩子凑上来问:“先生,去酒吧玩吗?我们小姐好漂亮的!”如果用印象派的笔法勾勒三里屯的长幅,这种颓废的色调将占据很大面积。三里屯酒吧街逐渐没落,已经是公认的事实。

  在兴废间游走

  “我的酒吧100多平方米,一年租金15万元。十几个员工的工资加在一起每月得两万多。还有装修费用和水电等成本,一年下来根本赚不了什么钱。现在来三里屯泡吧的客人越来越少。别人都在拉客,我们不这样也生存不下去。”一个酒吧老板这样算账。

  现在三里屯南街路西的酒吧早拆迁完毕,取而代之的是“新三里屯”的施工现场,与路东保留的酒吧隔街相望,大幅的广告牌在向人们忽悠着它的未来。新的三里屯将被时尚文化大厦和中心广场分成南北两部分。时尚休闲消费中心、时尚大道、低密度住宅、酒店式公寓以及新的酒吧将在这里崛起,据说还有一家五星级酒店。

  现在去谈论酒吧街的拆与留,似乎已经意义不大,因为答案早已尘埃落定。但现实的三里屯却在逐渐剥离由来已久的酒吧文化,这种精神实在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十年间,三里屯靠自由发展、日积月累形成的原生态商业文化,正在被庸俗的格调和揽客的手段越拉越远。四处弥漫的萎靡之气成为三里屯的硬伤,这势必会加快它的死亡。眼看夏日临近,酒吧街的黄金季节也要到来,在塔吊长臂与混凝土罐的另一侧,这个被称作“堆满欲望的垃圾场”的地方又将经受严峻的考验,是继续坠落还是劫后重生?这样的考问对于三里屯而言有着关乎存亡的意义。

  正在流失的人群

  曾经三里屯是一种习惯。

  “那时候客户比较稳定,流水也很平均,多数客户都是回头客,对他们来说,在爱尔兰酒吧度周末,边喝黑啤边跟朋友聊天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爱尔兰酒吧老板阮女士心中,昨日盛况已成为难以重现的记忆。

  酒吧老板李彦原来的店面去年拆迁了,他在渔阳饭店附近重新开了一个与原来风格相似的酒吧。但由于知名度不高,后来又回到三里屯北街,继续开一个40多平方米的小店面。他说,拆迁之前的店一个月流水五六万元,利润基本能达到两三万元。“以前大家泡吧就知道三里屯一条街,现在北京的酒吧街那么多,风格也大同小异,客户都分流了,生意自然比较难做。”

  在北京,其实很多地方的酒吧从建筑风格、设计规划上都要比三里屯好,但最繁华、最热闹的还是三里屯。这里已经形成了“酒吧街”的品牌,知名度高,很多泡吧的人习惯性地在这里消费。国内一个著名网站的CEO曾在文中提到,夜深了,若还无意睡下,我就给同是夜猫子的朋友打个电话,“走,三里屯!”

  让消费成为习惯是件可怕的事情,美国人让可乐成为了习惯,于是两个可乐公司赚的盆满钵溢。三里屯成为人们泡吧的习惯性选择,得益于它所汇集的精神气质。齐秦、谢霆锋、王菲、那英、姜文、冯小刚、徐静蕾、李亚鹏、赵薇、陆毅、朴树,一连串的名字在这条街上若隐若现,不断聚集着这里的人气。好的音乐、美的酒水、独特的风格都是三里屯让人流连的亮点。

  但不知是拆迁破了地气,还是竞争动了肝火,酒吧街的精气神聚得慢,但散得快。当亮点变成污点,情调变成滥调,曾经的人们或另投它处,或从此不再泡吧,反正背影散去就很难再寻回。

  庸俗化的“酒吧文化”

  “酒吧,是城市对深夜不归的一种宽容。”这句话很多去三里屯的人都会说。

  阮女士曾经是三里屯南街最大酒吧合伙人之一,她在爱尔兰酒吧拆迁之后,选择了彻底告别三里屯,在亦庄重新开了一家“爱尔兰”酒吧。她说经营酒吧最重要的是人气,有了人气才有顾客。三里屯酒吧一条街曾经是一块风水宝地,聚集了相当的人气。但后来文化味越来越淡了,人气也逐渐散了。

  酒吧文化是三里屯的魂。它原本形象地体现在没有重复格调的门店风格、追求独创的音乐氛围以及具有艺术气质的构思定位上。可这些在如今的三里屯越来越少了。一位远道来的吧客谈到:“我们从东往西,一一而过,看着风格,想挑选一下适合我们的地方,其中也看到了著名的兰桂坊,还有与深圳同名交友的月色酒吧。晃了两圈,最后还是选择知名的兰桂坊,没想到的是,这里远比深圳的来得差,更别与香港相比较。不知名的乐队和歌手在唱着不知名的曲子,晃动的舞步谈不上激情,更与幽雅和煽情无关。于是,感觉与想象的三里屯完全名不符实。这条街应该被重新规划和打造。这里从整体上来说确实形成了一种酒吧文化,但在北京要找到类似某一具体酒吧风格的酒吧,应该是很容易的。原本鲜明的酒吧文化特色丢了,我不喜欢现在酒吧里营造出的庸俗之气。”

  魂已散,体焉存?没有了独特的文化气质,填充上大量复制的格调。三里屯面临文化贫瘠的现实窘境。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