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明永冰川
明永冰川,隐藏在澜沧江边一条深深的峡谷里,依偎在卡瓦格博的怀抱中,如一条披满银色鳞甲的巨龙缠绕在梅里雪山上,当地人叫它“明永恰”,因冰川下的明永村而得名。梅里雪山,似一张巨大的屏风,将印度洋带来的上升暖流与青海四川南下的大陆冷空气分别阻挡在山的两侧,冷暖空气在此交汇融合,变化成浓雾和大雪,从而在这里形成了世界上罕见的低纬度、高海拔、季风性海洋型冰川。每当雨季来 临,明永冰川便格外兴奋躁动,它不断向山下延伸,冰舌直探2600米的森林地带;而到旱季降雪减少,冰川消融过快补给不足时,它又很不高兴的将冰舌缩回到4000米以上的山腰。由于降水量大、温度高,梅里雪山的冰川运动速度远远超过一般海洋型冰川。剧烈的冰川运动,加剧了对山体的切割,造就了令所有登山家闻之色变的悬冰川、暗冰缝、冰崩和雪崩;而由于垂直气候明显,整座山的气候变化更是喜怒无常,雪雨阴晴全在瞬息之间。
明永冰川全长11.7公里,宽达500余米,因为它是卡瓦格博身上披挂的银色战袍,战袍随风而舞,下摆一直拖到离澜沧江只有800米的地方,然而由于其海拔太低,经常被冰雪崩塌时气浪卷起的泥石流覆盖湮没,于是低处山谷里的冰川就变成一片带着细小起伏的黑沉沉模样,只有少数地方因冰崩而露出冰川冰特有的晶莹蓝色,乍一看去毫不起眼,因而被很多没有登到高处或因天气不好看不到高处的人,戏称为“明永煤矿”。
进明永的路,象飘带挂在江的两岸,绕在山谷沟壑之间,地质的脆弱复杂,就象行走在钢丝上端,不知道哪一段的突然弹跳,大家就会跌落深渊。我们也是第一次看到黑色的冰川,因为西藏米堆和来古两大冰川带给我们的震撼还悬挂在心头,蓦然出现的明永冰川也同样没有带给我们意外的惊喜。
第二天一早,我们决定徒步爬上这座在我们看来并不雄伟壮观的冰川,因为西藏已经走过,世界上似乎再没有太多的路途会令我们畏惧,何况在原始森林里走路,比起西藏很多植被稀少、氧气稀薄的地方来,我们更充满万丈豪情。山道两边到处是匍倒在地的参天古树,巨大的树干或立或卧,或成桥或成路,树干上面长着无数不知名的菌类;那些正在继续生长的树枝上则长满了滇金丝猴最喜欢吃的松萝,空气中飘散着原始森林特有的馥郁;山道上到处是转山人留下的小小玛尼堆。此时正值秋未冬初,那些来自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的一批批朝圣者,正千里迢迢赶来朝拜这座心灵中的自然丰碑。他们怀着无可名状的敬畏,每到一处玛尼堆便会驻足合掌默默颂经,然后压上一块小小的石头,就这样反反复复,一直到达他们内心的最高处,他们就这样围着梅里雪山绕匝膜拜,少则七天,多则半月,在这种被当地称为“转经”的路途上,尽情抒写和诠释自己对大自然的畏惧与尊崇。
一队骑着马上山的日本老人在我们前面走,我们就在后面爬,结果越走天气变得越朦胧,越走心也越朦胧,象从水里捞起来一样湿漉漉,腿也象灌了铅一样沉,梅里雪山,把偌大一团云雾罩在我们头顶。正当大伙无精打采时,在后面赶马的藏族小姑娘告诉我们,在梅里雪山,只要有日本游客来,天气必定变坏,因为他们曾经侵扰过这座神山,所以卡瓦格博不喜欢他们,什么也不会让他们看见。如此一说,虽然爬坡爬得满背冒汗,心却掉进了冰川,比明永还没融化的冰还凉。
当我们千辛万苦快爬到栈道顶端时,突然下起雨来,而此时,那些日本游客已在离我们几公里之遥的栈道顶上,突如其来的雨让他们本来就什么也没看到的心慌乱起来,纷纷开始下撤,而我们头顶还有巨大的树冠为我们遮风蔽雨。看到日本游客下撤,我们开始讨论是否还要继续往上爬。讨论的结果是,卡瓦格博不喜欢日本游客,可我们是中国人,现在日本游客走了,等我们爬上去也许会给我们一个面子,让我们见见冰川的容颜。拿定主意,继续前进。爬上栈道,很奇怪的是雨居然渐渐停了,云雾渐渐散开了,终于看到黑色的冰层之下,依然是白色和蓝色的冰,我想它之所以在远处看来是黑色,一定是当年它震怒之时狂奔而下,卷起山谷周围几千米范围内的土层扬上半空,然后洒落下来将它覆盖,那是一种怎样的壮观,那是一种怎样的惨烈,我们已无法知晓。就是它的震怒,让那些梦想征服它的人长眠在这冰层之下的某个未知的角落,而那些千万里之遥想要亲眼目睹它的壮观的日本老人,一定也想目睹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的亲人永远地留在了异国他乡。
大自然永远是神奇而慷慨的,而梅里,一定是有灵性的自然之神,当我们在栈道顶端停留时,不但云雾慢慢散去,而且它将最高处的冰川也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甚至,之前什么也无法看到的雪山之上,云雾也有意无意留下几许空隙,将神秘的面纱撩开,将神圣的面庞在我们眼前闪现,巨大的冰扇如瀑布一样呈现在眼前,在斑驳的阳光下一闪一闪发出刺眼的光芒;而在一些冰层较薄的地方,它又折射出银灰的光芒,边缘处透露出使人胆寒的铁青色,山谷间偶尔回荡着冰崩后冰层倒塌的轰然声响。墨绿的山体、火红的树与藤、金黄的草、雪白的冰瀑、黑蓝相间的冰川,幻化成一个我们无法想象的主题。那冰川从天而降,仿若一条从远古洪荒奔走而至的哈达,被雪山、玛尼堆、白塔、咒语点化,成为这个主题中永恒的部分。
图文/绿豆 芝麻
明永冰川全长11.7公里,宽达500余米,因为它是卡瓦格博身上披挂的银色战袍,战袍随风而舞,下摆一直拖到离澜沧江只有800米的地方,然而由于其海拔太低,经常被冰雪崩塌时气浪卷起的泥石流覆盖湮没,于是低处山谷里的冰川就变成一片带着细小起伏的黑沉沉模样,只有少数地方因冰崩而露出冰川冰特有的晶莹蓝色,乍一看去毫不起眼,因而被很多没有登到高处或因天气不好看不到高处的人,戏称为“明永煤矿”。
进明永的路,象飘带挂在江的两岸,绕在山谷沟壑之间,地质的脆弱复杂,就象行走在钢丝上端,不知道哪一段的突然弹跳,大家就会跌落深渊。我们也是第一次看到黑色的冰川,因为西藏米堆和来古两大冰川带给我们的震撼还悬挂在心头,蓦然出现的明永冰川也同样没有带给我们意外的惊喜。
第二天一早,我们决定徒步爬上这座在我们看来并不雄伟壮观的冰川,因为西藏已经走过,世界上似乎再没有太多的路途会令我们畏惧,何况在原始森林里走路,比起西藏很多植被稀少、氧气稀薄的地方来,我们更充满万丈豪情。山道两边到处是匍倒在地的参天古树,巨大的树干或立或卧,或成桥或成路,树干上面长着无数不知名的菌类;那些正在继续生长的树枝上则长满了滇金丝猴最喜欢吃的松萝,空气中飘散着原始森林特有的馥郁;山道上到处是转山人留下的小小玛尼堆。此时正值秋未冬初,那些来自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的一批批朝圣者,正千里迢迢赶来朝拜这座心灵中的自然丰碑。他们怀着无可名状的敬畏,每到一处玛尼堆便会驻足合掌默默颂经,然后压上一块小小的石头,就这样反反复复,一直到达他们内心的最高处,他们就这样围着梅里雪山绕匝膜拜,少则七天,多则半月,在这种被当地称为“转经”的路途上,尽情抒写和诠释自己对大自然的畏惧与尊崇。
一队骑着马上山的日本老人在我们前面走,我们就在后面爬,结果越走天气变得越朦胧,越走心也越朦胧,象从水里捞起来一样湿漉漉,腿也象灌了铅一样沉,梅里雪山,把偌大一团云雾罩在我们头顶。正当大伙无精打采时,在后面赶马的藏族小姑娘告诉我们,在梅里雪山,只要有日本游客来,天气必定变坏,因为他们曾经侵扰过这座神山,所以卡瓦格博不喜欢他们,什么也不会让他们看见。如此一说,虽然爬坡爬得满背冒汗,心却掉进了冰川,比明永还没融化的冰还凉。
当我们千辛万苦快爬到栈道顶端时,突然下起雨来,而此时,那些日本游客已在离我们几公里之遥的栈道顶上,突如其来的雨让他们本来就什么也没看到的心慌乱起来,纷纷开始下撤,而我们头顶还有巨大的树冠为我们遮风蔽雨。看到日本游客下撤,我们开始讨论是否还要继续往上爬。讨论的结果是,卡瓦格博不喜欢日本游客,可我们是中国人,现在日本游客走了,等我们爬上去也许会给我们一个面子,让我们见见冰川的容颜。拿定主意,继续前进。爬上栈道,很奇怪的是雨居然渐渐停了,云雾渐渐散开了,终于看到黑色的冰层之下,依然是白色和蓝色的冰,我想它之所以在远处看来是黑色,一定是当年它震怒之时狂奔而下,卷起山谷周围几千米范围内的土层扬上半空,然后洒落下来将它覆盖,那是一种怎样的壮观,那是一种怎样的惨烈,我们已无法知晓。就是它的震怒,让那些梦想征服它的人长眠在这冰层之下的某个未知的角落,而那些千万里之遥想要亲眼目睹它的壮观的日本老人,一定也想目睹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的亲人永远地留在了异国他乡。
大自然永远是神奇而慷慨的,而梅里,一定是有灵性的自然之神,当我们在栈道顶端停留时,不但云雾慢慢散去,而且它将最高处的冰川也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甚至,之前什么也无法看到的雪山之上,云雾也有意无意留下几许空隙,将神秘的面纱撩开,将神圣的面庞在我们眼前闪现,巨大的冰扇如瀑布一样呈现在眼前,在斑驳的阳光下一闪一闪发出刺眼的光芒;而在一些冰层较薄的地方,它又折射出银灰的光芒,边缘处透露出使人胆寒的铁青色,山谷间偶尔回荡着冰崩后冰层倒塌的轰然声响。墨绿的山体、火红的树与藤、金黄的草、雪白的冰瀑、黑蓝相间的冰川,幻化成一个我们无法想象的主题。那冰川从天而降,仿若一条从远古洪荒奔走而至的哈达,被雪山、玛尼堆、白塔、咒语点化,成为这个主题中永恒的部分。
图文/绿豆 芝麻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