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张希钦:“成都创佳 推动中国旅游发展”

[日期:2007-06-01] 来源:乐途旅游  作者: [字体: ]
  成都在线-成都日报讯:

  ——创佳试评工作组组长张希钦高度评价成都创佳工作

  在昨日举行的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试评(成都)工作交流会后,记者对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创佳试评工作组组长张希钦进行了专访。

  成都日报:国家旅游局为什么要选择成都作为创佳试点城市?

  张希钦:全国想当“最佳”试点的有20多个城市,成都是在全国这20多个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三大试点城市之 一。之所以选定成都为试点,首先是四川省和成都市政府对旅游业的高度重视,他们对旅游业认识到位,其采取的各项措施坚强有力,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政府的重视为发展旅游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这是创佳的基础。其次,成都已初步具备了创佳的条件。成都是西部的中心城市,交通枢纽,商贸中心。西部城市“创佳”都应以成都为样板。第三,成都拥有世界遗产都江堰、青城山,有大熊猫、金沙遗址,有武侯祠、杜甫草堂、西岭雪山,还有5500多家农家乐,其旅游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全国罕见。此外,成都在国内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都使成都创佳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成都日报:您认为三个城市开展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试点工作有什么积极意义?

  张希钦:通过创佳,打造国际化、特色化的旅游城市,围绕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优化旅游设施,搞好城市旅游功能、旅游环境、打造成国际的城市旅游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推动旅游的发展。

  成都日报:请对成都的创佳工作做一个总体评价?

  张希钦:成都的创佳取得硕果累累,特别是得到了成都市民的广泛赞同,经过民意调查,99%的市民赞成创佳,认为创佳对发展成都旅游业、为成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好处,也给他们带来了实惠。所以相信通过创佳,一定能让成都带着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这样一个美轮美奂的形象走向全世界。

  成都日报:您对创佳的下一步工作有什么希望和要求?

  张希钦:成都、杭州、大连作为中国第一批创建最佳旅游城市的试点城市,他们为下一步其他城市推开创建最佳城市提供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和创佳标准。下一步,三个城市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汇总,我们将在成都版的基础上形成国际版评定标准,三个城市要根据国际版的标准自我检查、打分,明年2月上旬,将对试点城市命名。

  随后,其他城市开展创佳,要学习成都、杭州、大连,要按照这个标准来开展创佳工作,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这三大城市是榜样,是先行者。成都为中国旅游在创佳上,作出了宝贵的贡献,提供了非常好的经验。

  各组评价

  由来自全国各地30多位旅游专家组成的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试点城市试评工作组,于昨天正式结束其在成都为期6天的试评工作。昨日,试评工作组相关负责人对成都创佳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综合组 “涉旅无小事”成共识

  综合组副组长刘晓滨(大连市旅游局副局长):作为“中国农家乐旅游发源地”,成都市的乡村旅游形成了以乡村旅游主题景区、旅游古镇等为主要元素的乡村旅游产业链,产品特色鲜明,运行机制成熟规范,成为“以旅促农”、“以旅助农”的好载体。

  此外,成都市加快推进旅游大项目建设,提升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和生活质量,游客和市民成为最大的受益者。成都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规划、保护和开发方面工作扎实有效。创佳工作促进了成都市各方面主动参与旅游发展意识的提高,“涉旅无小事”成为共识,形成了全市上下共推旅游业发展的良好格局。

  建议 成都应加大对入境旅游市场的营销力度,增加旅游宣传促销投入,扩大入境旅游市场规模。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和作用,力争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中心。

  资源组 5大品牌吸引世界

  旅游资源组组长许澎(浙江省旅游局行管处处长):成都市作为资源丰富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较高的独特性和震撼性。成都以大熊猫生态文化、金沙古蜀文明、都江堰-青城山世界文化遗产、西岭雪山和乡村旅游5大文化旅游品牌为主的特色产品,整合和优化配置各类资源,全面提升了景区品质,初步形成了叫响全国、吸引世界目光的国际知名品牌,同时,构筑了全市1小时半的交通圈和旅游圈,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建议 实施旅游产品深度开发战略,加快度假旅游产品的开发进度,提高档次、提升品质,逐步实现针对国内市场以“农家乐”为主要内容的度假产品体系向面向国际市场以生态、观光、滑雪、高尔夫等综合内容为主的产品体系转换,吸引更多的海外旅游者,增加入境游客的总量。

  功能组 旅游集散中心是典范

  城市旅游功能组副组长朱吉胜(杭州市旅委副巡):“旅游设施和服务的覆盖面、质量和独特性”是成都创佳一大亮点。其中,成都市的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的建设,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成都旅游集散中心整合道路客运资源,为散客和市民出行提供专业化服务。开通了两路涵盖城区主要景区(点)和休闲场所的城市旅游观光巴士。在中心游憩区内的购物、餐饮、景区和特色街区设制了78个旅游大巴停泊车位或临时停靠点。在中心城区的主要路口、旅游景区以及通往区(市)县主要景区通道设置了规范化的双语交通标志,为车辆出行提供了方便。

  建议 成都市的城市发展定位、独特的西部门户区位优势和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在高星级饭店等适应国际游客的旅游服务设施的供给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基础设施及环保组 旅游系统建设很完善

  旅游基础设施及环保组组长孙前(四川省旅游协会常务副会长):成都市在整治府南河、沙河、河水湿地投资巨大、沿岸景观建设富有特色;武侯祠,杜甫草堂,浣花溪公园,都江堰,青城山等自然、人文资源的保护利用规划具有前瞻性,既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保护了城市文脉,又体现现代旅游业特色化、人本化的理念;活水公园将城市景观打造、科普教育、自然生态保护有机结合在一起……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交通旅游枢纽的地位已经确立,交通旅游公共信息和交通旅游标识系统建设完善,应急系统和旅客保险全部建立;城市机动车加油站数量多、分布科学合理、能满足旅游出行需要;景区、旅游企业、车站、机场等旅游相关单位信息化发展快、水平高、网络便利。

  建议 成都市作为西部最有活力的大都市,西南地区经济、文化、旅游中心,建议在提升城市旅游特色化、国际化、拓展入境游方面,更上一个台阶,按照大旅游,大产业的思路,打造中国一流旅游目的地和区域枢纽地城市。此外,在景区和城区增加自饮水设施,方便游客。

  专项组 向“美食和休闲之都”迈进

  专项组组长胡忠雄(辽宁省旅游局副局长):成都市的餐饮资源和休闲度假的资源禀赋非常好,资源品质高,数量多,独特性强,特色突出,业态完整,规模宏大,发展迅速,如鱼凫国都温泉休闲度假产品和皇城老妈火锅美食产品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城市的餐饮和休闲度假产品文化底蕴丰富,注重品牌效应、后备资源丰富,创新能力强,人才培养机制较完善。

  通过“创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的实践,成都的餐饮和休闲度假产品软硬件条件进一步完善,成都市正向“美食之都”和“休闲之都”迈进。

  建议 成都市要不断研究、继续打造好“美食之都”和“休闲之都”城市旅游品牌,针对目标客源市场,强化营销意识,更新营销手段,拓展市场空间,不断向国际化、特色化迈进。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