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阿罗支系“跳老虎”庆祝新年
彝族青年吹响新年号角
土”质 红土·云贵
云贵高原的红土地,孕育了几十个少数民族神奇而绚丽的民俗文化,也因此令过年的气氛,与这热烈土色一样,渲染上大红大绿的传统喜庆特色。这些带有原始特征的节庆活动,在西南山区生活的少数民族中一代接一代延续下来,并且依然鲜活。
桂黔边界百里侗乡 芦笙吹起来
老“貌” 行年
百里侗乡春节最有特色的活动,是芦笙队到各家串门做客,叫作“行年”,芦笙队被称为“乡客”,又叫“鸡尾客”,因为他们身穿特制的舞衣,衣边吊小海螺或小蚌壳,头上还插雄鸡尾毛或银子打制的鸡尾毛。
这8到12人,第2名作女装打扮,象征侗族供奉的达摩娘娘进入主人村寨。懂地理方位的老年人领头,他身披红毯,手撑张开的伞,两位佩有腰剑的武士紧随其后,再后是芦笙队员。进入主人寨子的岩板坪后,老人定好起步方位,再指挥芦笙队吹奏芦笙,由一定方位踏入,后按乾、坤、巽、艮、离、坎、兑、震八方踩踏起舞,为主人家祈福,带来一年的吉祥如意。
土里土气
过年之前,侗乡早早开始忙活,家家打年粑,酿年酒,杀年猪,打扫卫生,准备迎接新一年。侗族有过大年与小年之分,小年是农历十二月廿九,称“婆姑年”,专门用粑粑夹着酸肉敬奉先辈的姑婆、姑母,并用甜酒祭奠,表达对妇女的尊重。大年则是农历三十,全家吃稀粥,称“年更饭”,表示新一年犁田有水,泥巴不硬,粮食丰收。年三十晚各家姑娘或妇女挑水桶到井旁,老人敬井后,待雄鸡叫第一声,姑娘们一齐拿勺子舀水,以舀到有白泡沫的井水最吉祥。
大年初一,主人家就用这新年的第一担水给客人煮香喷喷的油茶,称为“年茶”。村里要祭祀勤劳、勇敢、智慧的先祖领袖达摩娘娘(侗语称为“萨莽”),每家老人都虔诚地到村寨的神坛前,将年茶敬奉给祖先。年初一的活动还有邻近村寨及亲友间互相做客“行年”。或者唱侗戏,或者进行“哆耶”,即由主寨的小伙子和客队的姑娘互相对歌。
年初二村人在鼓楼举行集体宴会,各家拿出米酒、糍粑、酸鱼、酸肉,酒席上由客队讲“款”,“款”的内容从“开天劈地”、“人的起源”、“芦笙由来”、“破姓结亲”(即开始同姓结亲)一直讲到村寨立法,禁止乱砍森林,禁止游手好闲,禁止偷摸扒窃,最后讲到谢主人。每讲一段,众人齐声应和:是呀!
新年的活动还有拍毽子,下午在鼓楼里或野外玩,毽子用鸡毛或稻草做成,有男子单打,女子单打,或男女混合双打,一直到尽欢而散。
入乡随俗
年廿八或之前到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找一个侗寨住下,即可随当地侗族一起过年闹春了。
土成分:★★★★★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 大鼓祭起来
土老“貌” 剽牛
基诺族称他们的新年为“特懋克节”,原来没有固定节期,一般在腊月举行,自1988年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固定在每年2月6日到8日庆祝特懋克节。
节日这天清晨,寨中长老“卓巴”猛击供奉在他家里的大鼓,盛装穿戴的族人听到鼓声,一齐涌向预先布置好的剽牛场,在卓巴念诵完剽牛词后,手持竹标的小伙子轮流举起标枪投向拴住的黄牛。
宰杀黄牛后,小伙子持刀先砍牛脚,割下牛臀部一块肉祭祀,再割七份肉送给寨中“七老”,余下的牛肉均匀分给众人。
土里土气
在基诺族语中,“特懋克”本意是“打大铁”,基诺人相信自己是铁匠的后人,特懋克节就是为了祭奠打铁的祖先。村里长老设宴款待,各家家长带上自家准备的酒、肉和菜肴,到卓巴家参加祭大鼓。
大鼓前面供桌上,摆放着铁匠用的铁锤、铁钳和鸡毛、姜、芋头、鸡冠花、金盖花等物品。卓巴诵念祭词,握锤击鼓,然后带领大家跳大鼓舞,唱辞旧迎新歌。从傍晚开始,人们吃年饭,载歌载舞,达旦方休。
第二天,寨人要把一只竹鼠送给铁匠。因为基诺族地区竹林茂密,生活在竹林里的老鼠是最好的山珍美味。众人簇拥着铁匠,到卓巴家举行象征性的打铁活动。铁匠和他的徒弟,临时烧红一块铁片,用铁锤敲打一遍,意思是打好新刀、新斧,准备投入春耕生产。然后,人们才开始打秋千、玩陀螺、丢包、踩高跷等活动,或串亲访友,热闹过节。
入乡随俗
基诺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基诺山基诺族乡和景洪市勐旺乡补远村公所,其余散居在附近勐养镇、允景洪镇三达山、大渡岗乡及勐腊县勐仑乡等地。
可先到景洪打听山里特懋克节的日期,结合西双版纳的景点游览,凑到节日当天,到寨里看剽牛活动。如果想深入了解基诺族生活,找一个寨子多呆几天亦可。
土成分:★★★★
云南双柏县小麦地冲地区 虎舞跳起来
土老“貌” 跳老虎
彝族阿罗支系有跳“虎舞”的习俗,亦称“老虎笙”,彝族人相信跳老虎有驱鬼除邪之用,彝语叫做“罗麻乃轰”。正月初八这天,有八只老虎参加,以后每天增加一只老虎,到正月十五增加到十五只老虎,先来的为大老虎,后来的为小老虎。十五只老虎都出场后,便是功德完满,全村摆酒庆贺,整夜狂欢。
土里土气
彝族古称“罗罗”,楚雄彝族自治州现在有20多万自称“罗罗濮”的彝族。彝语中,“罗罗”意思是老虎,“濮”的意思是族或人,“罗罗濮”就是“虎族”或“虎人”。
传说阿罗人祖先住在深山密林,常受豺豹蟒蛇侵扰,庄稼被野狗毁坏,山外人也来骚扰,防不胜防。后来,阿罗人把老虎皮披在身上,跳起虎舞,守卫村寨。得到兽中之王的威力,村寨从此安宁,牛羊平安。从此,彝族每年都“跳老虎”。
正月初八,经巫师占卜选出八人,披上画有老虎斑纹的披毡,脸、手、脚上画着虎纹,扮成老虎模样,组成虎队。在黑虎带领下,虎队到全村各家各户,一边以大芦笙乐曲伴奏,一边跳模仿老虎动作的舞蹈。
入乡随俗
可在节日期间到双柏县小麦冲地区观看跳老虎。另外,易门县绿汁镇白沙坡村彝族亦有跳老虎的习俗,节日期间,跳完虎掌舞后,全村几千人围在场上跳老虎笙,不准中途离去,否则来年不吉利,老老少少唱的唱,跳的跳,弹的弹,吹的吹,是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刻。
土成分:★★★★
云南怒江峡谷 澡堂闹起来
土老“貌” 澡堂会
对傈僳族来说,过年除庆祝仪式以外,最重要的莫过于一年一度的“澡堂会”。傈僳族相信,春天来临时,应到温泉洗浴,洗去一年的污秽,消除疾病,增强免疫力,有充沛精力投入新一年的劳动生产。
土里土气
傈僳族称新年为“阔什节”,是傈僳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从前一年农历十二月初五到新年正月初十结束。
过年时,族人舂灿米粑粑,酿酒,杀猪,吃团圆饭。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盛大的祭天仪式,穿上艳丽民族服装的族人聚在晒场观看。除了在村中举行射弩、跳舞、对歌等活动,还会带上行李和食物,到远离村寨的温泉,搭起竹棚,或找岩洞下脚,在温泉住上三五天,天天沐浴。
六库的温泉因地热形成,白天众人泡在热水中,全身舒展,泡饿了就上岸吃烧烤、喝酒聊天,夜里就在篝火边上摆上甘凉的米酒和香喷喷的年食,歌手们从数公里外来赛诗对歌,享受澡堂会的快乐气氛。
入乡随俗
如今的澡堂会除了沐浴,还有表演。最热闹的在距离六库县约20km处的跃进桥登埂温泉(往福贡的公路边)。白天有傈僳族人对歌、“上刀山”、荡秋千等表演,晚上则有“下火海”与坝坝电影。你也可以“与民同乐”一起下池泡,但拍照必须取得当地人同意。
六库附近还有赖茂河瀑布、粟紫坝惨案遗址、粟紫坝渡口等地方值得一游。
土成分:★★★
云贵高原的红土地,孕育了几十个少数民族神奇而绚丽的民俗文化,也因此令过年的气氛,与这热烈土色一样,渲染上大红大绿的传统喜庆特色。这些带有原始特征的节庆活动,在西南山区生活的少数民族中一代接一代延续下来,并且依然鲜活。
桂黔边界百里侗乡 芦笙吹起来
老“貌” 行年
百里侗乡春节最有特色的活动,是芦笙队到各家串门做客,叫作“行年”,芦笙队被称为“乡客”,又叫“鸡尾客”,因为他们身穿特制的舞衣,衣边吊小海螺或小蚌壳,头上还插雄鸡尾毛或银子打制的鸡尾毛。
这8到12人,第2名作女装打扮,象征侗族供奉的达摩娘娘进入主人村寨。懂地理方位的老年人领头,他身披红毯,手撑张开的伞,两位佩有腰剑的武士紧随其后,再后是芦笙队员。进入主人寨子的岩板坪后,老人定好起步方位,再指挥芦笙队吹奏芦笙,由一定方位踏入,后按乾、坤、巽、艮、离、坎、兑、震八方踩踏起舞,为主人家祈福,带来一年的吉祥如意。
土里土气
过年之前,侗乡早早开始忙活,家家打年粑,酿年酒,杀年猪,打扫卫生,准备迎接新一年。侗族有过大年与小年之分,小年是农历十二月廿九,称“婆姑年”,专门用粑粑夹着酸肉敬奉先辈的姑婆、姑母,并用甜酒祭奠,表达对妇女的尊重。大年则是农历三十,全家吃稀粥,称“年更饭”,表示新一年犁田有水,泥巴不硬,粮食丰收。年三十晚各家姑娘或妇女挑水桶到井旁,老人敬井后,待雄鸡叫第一声,姑娘们一齐拿勺子舀水,以舀到有白泡沫的井水最吉祥。
大年初一,主人家就用这新年的第一担水给客人煮香喷喷的油茶,称为“年茶”。村里要祭祀勤劳、勇敢、智慧的先祖领袖达摩娘娘(侗语称为“萨莽”),每家老人都虔诚地到村寨的神坛前,将年茶敬奉给祖先。年初一的活动还有邻近村寨及亲友间互相做客“行年”。或者唱侗戏,或者进行“哆耶”,即由主寨的小伙子和客队的姑娘互相对歌。
年初二村人在鼓楼举行集体宴会,各家拿出米酒、糍粑、酸鱼、酸肉,酒席上由客队讲“款”,“款”的内容从“开天劈地”、“人的起源”、“芦笙由来”、“破姓结亲”(即开始同姓结亲)一直讲到村寨立法,禁止乱砍森林,禁止游手好闲,禁止偷摸扒窃,最后讲到谢主人。每讲一段,众人齐声应和:是呀!
新年的活动还有拍毽子,下午在鼓楼里或野外玩,毽子用鸡毛或稻草做成,有男子单打,女子单打,或男女混合双打,一直到尽欢而散。
入乡随俗
年廿八或之前到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找一个侗寨住下,即可随当地侗族一起过年闹春了。
土成分:★★★★★
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 大鼓祭起来
土老“貌” 剽牛
基诺族称他们的新年为“特懋克节”,原来没有固定节期,一般在腊月举行,自1988年后,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固定在每年2月6日到8日庆祝特懋克节。
节日这天清晨,寨中长老“卓巴”猛击供奉在他家里的大鼓,盛装穿戴的族人听到鼓声,一齐涌向预先布置好的剽牛场,在卓巴念诵完剽牛词后,手持竹标的小伙子轮流举起标枪投向拴住的黄牛。
宰杀黄牛后,小伙子持刀先砍牛脚,割下牛臀部一块肉祭祀,再割七份肉送给寨中“七老”,余下的牛肉均匀分给众人。
土里土气
在基诺族语中,“特懋克”本意是“打大铁”,基诺人相信自己是铁匠的后人,特懋克节就是为了祭奠打铁的祖先。村里长老设宴款待,各家家长带上自家准备的酒、肉和菜肴,到卓巴家参加祭大鼓。
大鼓前面供桌上,摆放着铁匠用的铁锤、铁钳和鸡毛、姜、芋头、鸡冠花、金盖花等物品。卓巴诵念祭词,握锤击鼓,然后带领大家跳大鼓舞,唱辞旧迎新歌。从傍晚开始,人们吃年饭,载歌载舞,达旦方休。
第二天,寨人要把一只竹鼠送给铁匠。因为基诺族地区竹林茂密,生活在竹林里的老鼠是最好的山珍美味。众人簇拥着铁匠,到卓巴家举行象征性的打铁活动。铁匠和他的徒弟,临时烧红一块铁片,用铁锤敲打一遍,意思是打好新刀、新斧,准备投入春耕生产。然后,人们才开始打秋千、玩陀螺、丢包、踩高跷等活动,或串亲访友,热闹过节。
入乡随俗
基诺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的基诺山基诺族乡和景洪市勐旺乡补远村公所,其余散居在附近勐养镇、允景洪镇三达山、大渡岗乡及勐腊县勐仑乡等地。
可先到景洪打听山里特懋克节的日期,结合西双版纳的景点游览,凑到节日当天,到寨里看剽牛活动。如果想深入了解基诺族生活,找一个寨子多呆几天亦可。
土成分:★★★★
云南双柏县小麦地冲地区 虎舞跳起来
土老“貌” 跳老虎
彝族阿罗支系有跳“虎舞”的习俗,亦称“老虎笙”,彝族人相信跳老虎有驱鬼除邪之用,彝语叫做“罗麻乃轰”。正月初八这天,有八只老虎参加,以后每天增加一只老虎,到正月十五增加到十五只老虎,先来的为大老虎,后来的为小老虎。十五只老虎都出场后,便是功德完满,全村摆酒庆贺,整夜狂欢。
土里土气
彝族古称“罗罗”,楚雄彝族自治州现在有20多万自称“罗罗濮”的彝族。彝语中,“罗罗”意思是老虎,“濮”的意思是族或人,“罗罗濮”就是“虎族”或“虎人”。
传说阿罗人祖先住在深山密林,常受豺豹蟒蛇侵扰,庄稼被野狗毁坏,山外人也来骚扰,防不胜防。后来,阿罗人把老虎皮披在身上,跳起虎舞,守卫村寨。得到兽中之王的威力,村寨从此安宁,牛羊平安。从此,彝族每年都“跳老虎”。
正月初八,经巫师占卜选出八人,披上画有老虎斑纹的披毡,脸、手、脚上画着虎纹,扮成老虎模样,组成虎队。在黑虎带领下,虎队到全村各家各户,一边以大芦笙乐曲伴奏,一边跳模仿老虎动作的舞蹈。
入乡随俗
可在节日期间到双柏县小麦冲地区观看跳老虎。另外,易门县绿汁镇白沙坡村彝族亦有跳老虎的习俗,节日期间,跳完虎掌舞后,全村几千人围在场上跳老虎笙,不准中途离去,否则来年不吉利,老老少少唱的唱,跳的跳,弹的弹,吹的吹,是一年里最热闹的时刻。
土成分:★★★★
云南怒江峡谷 澡堂闹起来
土老“貌” 澡堂会
对傈僳族来说,过年除庆祝仪式以外,最重要的莫过于一年一度的“澡堂会”。傈僳族相信,春天来临时,应到温泉洗浴,洗去一年的污秽,消除疾病,增强免疫力,有充沛精力投入新一年的劳动生产。
土里土气
傈僳族称新年为“阔什节”,是傈僳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从前一年农历十二月初五到新年正月初十结束。
过年时,族人舂灿米粑粑,酿酒,杀猪,吃团圆饭。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盛大的祭天仪式,穿上艳丽民族服装的族人聚在晒场观看。除了在村中举行射弩、跳舞、对歌等活动,还会带上行李和食物,到远离村寨的温泉,搭起竹棚,或找岩洞下脚,在温泉住上三五天,天天沐浴。
六库的温泉因地热形成,白天众人泡在热水中,全身舒展,泡饿了就上岸吃烧烤、喝酒聊天,夜里就在篝火边上摆上甘凉的米酒和香喷喷的年食,歌手们从数公里外来赛诗对歌,享受澡堂会的快乐气氛。
入乡随俗
如今的澡堂会除了沐浴,还有表演。最热闹的在距离六库县约20km处的跃进桥登埂温泉(往福贡的公路边)。白天有傈僳族人对歌、“上刀山”、荡秋千等表演,晚上则有“下火海”与坝坝电影。你也可以“与民同乐”一起下池泡,但拍照必须取得当地人同意。
六库附近还有赖茂河瀑布、粟紫坝惨案遗址、粟紫坝渡口等地方值得一游。
土成分:★★★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