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出游下一站:闲步在乡村

[日期:2007-06-01]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
  新华网浙江频道11月23日电 50多岁的农民阿牛,原来不会讲普通话,也很少进城,牵牛耕田是他的拿手活,但一年的收入最多不过几千元。 如今的阿牛依然在牵牛,不过已洗脚上田,带着老牛拉起了游客,一年能赚几万块钱。

  阿牛的家乡杭州市余杭区双溪村,原先也和阿牛一样普通得不起眼,但自从开发了乡村旅游,村子一下子变得红红火火——每年接待游客达六七十万人次。村 里原本只有一家小饭店、四张桌子的餐饮规模,如今却拥有了一家五星级标准的度假酒店,数十家村民开的乡村“土菜馆”,可容纳五千人就餐。

  乡村旅游,已在杭州近郊遍地开花。

  一副“农”字牌花样百出

  手快有,手慢无。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富阳新沙岛为主要代表的“农家乐”就已崭露头角。香喷喷的农家饭,自然淳朴的农村生活,虽然简单,却也招人爱。

  “一只本鸡唱主角,栗子毛豆加鞭笋”,就是当时农家乐的真实写照。

  20年的时光,足以让杭州的乡村游,从毛头小孩变成有为青年。秀美的田园风光是俊朗外形,富有特色的乡土人情和民俗文化,则成了举手投足间的内涵。

  ——民俗文化游,以乡村民俗(族)文化的挖掘和展示为主要特色,如桐庐的莪山、富阳的双江;

  ——农业观光游,以农业产业化项目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经营主体,如萧山的传化大地、滨江的白马湖、富阳的永安高山农庄;

  ——古镇(古村落)游,以古镇、古村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古朴建筑为特色,如富阳的龙门古镇、建德的新叶村;

  ……

  一副“农”字牌,杭州乡村旅游打得是花样百出。

  山里的老笋干和狼蕨菜

  余杭区鸬鸟镇山沟沟村的姜庭奎,在村里开了家饭馆,每天坐在家里等着客人上门,生意还相当好,平日需要五个帮手才能应付,忙时则要十来个人。去年一结算,姜庭奎乐了——饭馆接待游客1.8万人次,收入近20万元。

  不开饭馆的山民,也一样尝到了乡村旅游的甜头。过去,山里人自家产的本鸡、本鸭、本鸡蛋,卖五块、六块一斤也愁销路;现在,十块、十五块一斤也供不应求。山里人最不稀罕的春笋、老笋干、狼蕨菜,都成了城里来的游客特别青睐的好东西。一句话,只要是山里出产的东西,你在路边随便一放,准有人来买。

  据不完全统计, 2006年上半年,杭州乡村旅游共接待境内外游客200多万人次,乡村旅游总收入约1.1亿元,从事乡村旅游的农户2千多户,从业人数达1万多人,带动间接就业人员近4万人。

  旅游业每增加一个直接就业人员,能为社会创造5个以上的就业机会,从而产生极大的乘数效应。乡村旅游同样符合这个规律。

  市民休闲多了道“家常菜”

  如果说出国游或国内长线游是“休闲大餐”,那么,住农家大院、吃农家瓜果、看乡间山水,就是市民休闲的“家常菜”。

  “大餐”不能天天享用,“家常菜”却可时时品尝。

  周末双休日,相约家人朋友,出城三五十里,就能尽享田园风情。在农家的果园里摘摘果、在绿油油的菜园里拔拔菜、在弥漫着晨雾的茶园里采采茶、在开满野花的山坡上采采花,感受大自然的清新气息。

  “走马观花式”赶鸭子般的旅游渐渐淡出市民的视野,旅游回归个性行为,放松休闲的乡村游受到了许多市民,尤其是上班族的青睐。目前的乡村旅游,以自驾、自助游客为多,但反应敏锐的旅行社,也早已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了线路创新,老少皆宜的乡村旅游产品层出不穷。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