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在最冷的一天逆风穿行于历史的本来面目中

[日期:2007-06-01] 来源:新京报  作者: [字体: ]
沿墙而上登隆恩殿,兽吻在纯蓝的天空下更添萧瑟。_在最冷的一天逆风穿行于历史的本来面目中_乐途旅游网

沿墙而上登隆恩殿,兽吻在纯蓝的天空下更添萧瑟。

泰陵的隆恩殿是祭祀的主要场所,正展出雍正帝后的各种物品,左图是隆恩殿的暖阁,仅有一榻两凳及牺牲(祭祀品),相当简朴。_在最冷的一天逆风穿行于历史的本来面目中_乐途旅游网

泰陵的隆恩殿是祭祀的主要场所,正展出雍正帝后的各种物品,左图是隆恩殿的暖阁,仅有一榻两凳及牺牲(祭祀品),相当简朴。

  清西陵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寒”。这个“寒”是“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寒。清西陵位置在河北易县,陵区之中有易水流过。当年荆轲在此拜别燕太子丹,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埋在陵墓里的皇帝们虽然不见得个个都是好汉,但不复还是肯定的了。

  这次来清西陵,正巧赶上北京市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气温骤降至零下9度,北京市内尚且寒意侵人,清西陵之冷就可想而知了。不过,游清西陵这种地方,就 得选在秋冬,冬季尤佳。陵墓属肃杀萧瑟之地,严冬之际,逆风而行,那种苍茫的历史感恐怕更能体会得入木三分。

  我在今年夏天来过一次清西陵,时当6月下旬,北京市内已经是赤日炎炎,西陵之内松柏森森,置身其中,却是凉意阵阵。可惜那一次其实不算是“游”,只能说是走“车”观花,坐在汽车里绕陵兜了一圈就离开了。这次来西陵,又有不巧,园区只开放了泰陵和崇陵两座陵墓,未免令人有意犹未尽之憾,不过考虑到寒风凛冽,为了避免冻成冰棍,这样的安排也未尝不是好事。

  清西陵的寒,也是姜夔词中之“寒”。《扬州慢·淮左名都》有句云:“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虽然我们来到清西陵的时候是中午11点钟,但“清角吹寒,都在空城”用在这里,仍然觉得分外贴切。不过姜夔的词说的是城破后荒芜残败的萧疏景象,是一种狗尾巴草欣欣向荣那样自然生长的无奈。而清西陵的疏空肃穆,则有通过建筑刻意制造的因素。清西陵规模宏大,殿宇宏伟,相互之间距离很远,个人置身其中,难免会在建筑的俯视和威慑下产生一种渺小和惶恐的感觉。再加上岁月沉淀下来的兴亡之意和苍茫之感,不禁令人更添萧瑟。

  清西陵给我的第二个印象是“绿”。时值隆冬,别处都一片灰黄,西陵中却绿意盎然。清西陵的松树是非常有名的,据导游介绍,西陵初建时,特地从产松之地移栽来数以万计的油松,渐渐繁衍生长,以至绿盖西陵,数目最盛时,大约有20多万棵,不过品种比较单一,都是油松,这种松树不像其他常见的树种,顶端并非箭头那样直插入云,而是平平如盖。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