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从丽江山水看火热的旅游文艺市场

[日期:2007-06-01]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
  丽江第四台旅游文艺巨制――张艺谋新作《印象丽江·雪山篇》正式公演并被广泛看好。玉龙雪山在不远处耸立,巨大的碗状露天剧场简朴粗犷,纳西族、白族、藏族演员用马鞍舞、筐舞、马帮、行酒令、鼓轮奏续写着丽江传奇。

  在《印象丽江》之前早有纳西古乐、有《丽水金沙》、有《东巴公》;古城、雪山、东巴文化、三江并流区域的世界级资源……这一切让丽江一年四季"人满为患";究竟 是丽江山水加热了旅游文艺市场,还是旅游文艺演出让丽江的山水更具灵性?但丽江显然找到了最佳切入点:以旅游传承文化,以文化反哺旅游。在一场接一场的精彩演出中,丽江迈向"国际精品旅游城市"的步伐越来越快。

  不可替代的丽江

  丽江位于云南西北部,这里是衔接青藏高原南端与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北部山脉过渡的奇异之境,高原雪山、河谷、深峡、草甸、湖泊、平坝在这里并行不悖,特殊的地理区位也成就了这个南方"丝绸之路"和滇藏"茶马古道"中转站。学界认为,丽江对人文、自然、民族的独特融合使其更加卓尔不群。

  如果说古朴、精致、山水一体构建了丽江古城的血肉,那么怡然自得、宽容厚重的纳西文化才是古城的魂。最早研究丽江的西方探险家洛克在丽江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27个年头,他甚至想死在丽江,"与其躺在医院的病床上,我宁可回到玉龙雪山的鲜花丛中。"

  除了雪山和古城,丽江历史文化遗存与风景名胜众多:丽江七寺、白沙古建筑群、三圣宫、木府、世界著名的虎跳峡、"万里长江第一湾"石鼓、高山植被和丹霞地貌奇观为主的老君山……这里随处可见瑰丽的山川与中原文化、纳西文化、藏族文化和谐的共生共容。

  "以纳西族为主,兼有白、彝、藏、傈僳、普米等少数民族的丽江表现出她的宽容和开放。丽江的胸怀像雪山一样宽广,丽江文化深不可测!"1981年就致力于将纳西古乐推向市场的著名的文化狂人宣科说。如今,他的名字已经和纳西古乐密不可分。

  丽江人只需俯首向下,随便挖掘一点本土文化的"皮毛"也能让异乡人惊艳。大型民族风情歌舞《丽水金沙》有人就看了五六遍,"每一遍都能看出新意,因为这是丽江多元、灿烂的文化缩影。"

  旅游文艺市场空前繁荣

  丽水金沙演艺公司董事长周志坚没想到《丽水金沙》能取得这么大成功:2002年5月1日首演以来,它已经成功演出2800多场。

  "2001年,我们首先确定这是一台以现代高科技舞美元素结合民族歌舞的文化观光项目,它必须和旅游紧密相连。"周志坚说。熬过近一年的"票房寒冬"之后,《丽水金沙》终于在2003年逐步回暖并越来越火,旺季时每天演出3-4场,淡季每天也要演两场,成为继宣科纳西古乐之后的最大品牌

  但周志坚认为丽江的少数民族文化取之不竭,现代化的舞美手段却可以很快过时,要想获得长久的生命力必须补充更多的民族歌舞元素,使之立足丽江,涵盖云南,突出云南省多民族文化的风采。"它的根在民族文化,我们还得扎深一些。"

  尽管《丽水金沙》后来居上,但是纳西古乐掌门人宣科不以为意,"他们要思考怎样扎得更深,我们不怕,我们的根已经扎了好几百年!"生性幽默的宣科及其纳西古乐一直是丽江文化的品牌之一,游客到了丽江必然要去古城纳西古乐"演奏厅"――一个典型的纳西四合院落,这里平均每天的观众在300人以上。年届八旬的"主持人"宣科对此感到自豪,"很多人听了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古乐之美和我这个黑马王子的魅力他们无法抗拒。"

  1998年问世的民族歌舞《东巴公》也在古城演出,这是游客除了纳西古乐之外贴近东巴文化的最好方式,同时有益补充了纳西古乐。一个旅游城市能够出现一台高档次的旅游文艺演出已经不容易了,但丽江并不满足于此,2003年曾经出现过另一台大型歌舞《太阳火》,但它的生命力没有经受住市场的检验。

  2005年,因拍摄《千里走单骑》与丽江结缘的张艺谋总算答应在丽江打造一台类似《印象刘三姐》的大型实景演出《印象丽江》,分为"雪山篇"和"古城篇",刚刚面世的"雪山篇"铁定在白天演出,恰好与晚间的《丽水金沙》、纳西古乐、《东巴公》彼此互补。

  "这里的少数民族文化我们只能是挂一漏万!"张艺谋说。宣科一再强调旅游文艺市场对旅游的极大促进,"必须让游客看到山水之外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独有的丽江文化!"

  丽江市文化局局长和慧军说,丽江近年来提出"文化立市"的思路,而丽江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把旅游活动当作一种社会文化活动来经营,大部分游客不仅在丽江体验了少数民族文化和观赏蕴含着这种文化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并且获得了各种层次的旅游文化产品。"我们通过文化提高旅游的品质,也让文化依附旅游市场,为文化获得充足的发展、保护和传承后劲――简单的例子,如果宣科没把纳西古乐推向市场,它很可能会在现代丽江的发展进程中湮没。"

  旅游文艺市场的空前繁荣极大推动了丽江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超过20个经营项目的文化产业总收入占全市GDP的9%,已经成为旅游之外的支柱产业。

  旅游之魂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云南省在建设旅游文化大省的过程中,一批著名旅游目的地先后推出了依托旅游、特色鲜明的大型歌舞:昆明的《云南映象》、西双版纳的《勐巴拉娜西》、大理的《蝴蝶之梦》、楚雄的《太阳女》……

  全国部分旅游胜地、文化重镇也开始着手打造自己的旅游文艺产品,桂林正是凭借张艺谋的《印象刘三姐》重返旅游巅峰期,贵阳的《多彩贵州风》也颇受好评,深圳的《锦绣中华》、珠海的《康乾盛世》、成都更平民化的川剧表演、北京的"京剧游"……旅游文艺市场近年来出现高度重视本土文化资源的良好势头,也构造出各大旅游目的地迥异的"文化差异",而这恰恰是旅游发展最需要的。

  宣科深感本土文化的不可复制性,"有时候我们到外地演出,但是脱离了丽江古城的文化生态,效果就不是很好。这很微妙,也很难解释。我认为旅游文艺演出必须坚守本土,不要东张西望,否则只有死路一条。"

  但挖掘本土文化并非简单的"临摹"和"复制"。旅游城市的核心资源是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遗产,但是如何确立自己独特的城市气质,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并心向往之,城市的品牌推广不可或缺。丽江的目标是国际旅游文化名城,但如何实现?丽江市市长助理白长虹认为最新的《印象丽江》是一条重要途径,"虽然有重复《印象刘三姐》的危险,但丽江资源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希望借助张艺谋的名气扩大丽江的国际影响力。"

  这似乎是一条独特另类的"突围之路",原本就非常独特的世界自然遗产和人文资源加上名人效应,可以成倍提升城市魅力;现在杭州也在这么干,《印象西湖》呼之欲出――白长虹解释,这是以文化创意再创旅游辉煌,打造国际性的品牌。但它的身后仍然是结结实实的本土文化。看过《印象丽江》的游客都会被奇异的歌声和舞蹈所震撼。这就是丽江,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丽江市旅游局局长和春雷从不避讳他对文化的倾注,"我们总在想方设法往旅游的各个要素里塞进文化――哪怕有时候是生硬的,但是丽江旅游正是依靠文化才获得了旺盛的生命力。反过来,旅游文艺市场的持续火热也让本土文化找到了足够的自信。"(完)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