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去阿拉善,探寻沙漠里的秘境

[日期:2007-06-01]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字体: ]
阿拉善_去阿拉善,探寻沙漠里的秘境_乐途旅游网

阿拉善

阿拉善胡杨_去阿拉善,探寻沙漠里的秘境_乐途旅游网

阿拉善胡杨

  月亮湖边,赏风雨大漠

  在蒙古语里,“腾格里”是天上的海,“达来”是湖泊。按字义理解,腾格里达来就是天上的海(沙海)相伴的美丽湖泊。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境内的腾格里沙漠腹地,面积达150平方公里,集沙漠、湖泊、绿洲等自然奇观为一体,而美丽的月亮湖就镶嵌在这里。如果从银川出发,只要两个小时左右就能到达,难怪说月亮湖是距离国内各大城市半径最短的沙漠 营地。

  我们来到月亮湖的时候,已是近黄昏,必须赶紧转上了营地专用的大卡车,经过40分钟的“沙漠冲浪”,在天黑之前下榻营地。一路上,体验那种“登上腾格里(腾格里沙漠)离天三尺三”的感觉。大卡车登临沙山高处,我们坐着极目远眺,茫茫沙海,渺无边际。在车上晃得满面尘土之时,终于看到了我们的目的地:只见湖光沙色,交相辉映,恍如梦境一般。月亮湖是千万年地质演变留下的遗迹―――沙漠湖盆地,浓缩了整个腾格里沙漠的生态世界和地质构造奇观,在周边栖息生长着沙蜥、沙鸡、锁阳、红柳、白刺、苦豆子等珍奇的动植物。

  大伙儿正想坐船游湖的时候,忽然来了一阵狂风骤雨。近处,湖边的芦苇丛沙沙作响,燕子们绕着绿洲飞来飞去,颇有江南味道;但远处重重沙丘,大漠连天,荒凉依然,只是浮躁的黄色变得深沉,线条也逐渐清晰。听说,这是沙漠里罕见的一场大雨,为此营地的人们把我们视作“贵人”。

  不朽胡杨,生死皆成林

  “活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这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不过百年树龄的胡杨,在额济纳绿洲比比皆是。胡杨,又名胡桐,蒙古语叫“陶来”,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杨树品种,被誉为“活着的化石树”。它是一种极珍贵的乔木树种,其珍贵性可与银杏树相比,额济纳是世界上仅存的三大胡杨林区之一。对胡杨树的盛誉,使得额济纳人无比自豪―――“不到额济纳,不知道大漠绿洲的雄大气派;不亲临胡杨林,也无从领略胡杨树的神奇之美”。

  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因为没有通火车飞机,去那里只有走公路。为了看胡杨林和黑城,我们在汽车上颠簸了一整天,于翌日的早上才得以见到。额济纳河岸,便是胡杨的王国,那里的胡杨千奇百怪,神态万般。秋天的胡杨林,色彩在变幻,先是成了金色的海洋,晚霞一抹,由金黄变成了金红,一夜霜降,胡杨林又如香山枫叶一样火红。每年十月,那里是摄影发烧友必到之地。

  幽寂黑城,西夏古遗迹

  黑城位于内蒙古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东南25公里处,巴丹吉林沙漠的边缘,是北方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的古都,建于公元九世纪,党项语叫“亦集乃”。额济纳是“亦集乃”的变音。

  再没有坚固的城墙,取而代之的是胡杨枯木的围栏。黑城为长方形,周长约1公里。东西两墙中部开设城门,并筑有瓮城,现在城墙仍高耸地表,高达10米。城内的街道和墙壁及整齐排列的木头檐柱从流沙中露出。城外西南方,有一座蒙古包顶、壁龛样式的礼拜堂仍完整地矗立于荒野。这是古丝绸之路上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古城遗址。

  黑城外围有一片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的地域,被当地牧民称为“幽隐神秘的黑沙包”。据说,在重叠的沙包下埋藏着一个古屯田区和田舍。沙包连绵,神秘莫测,连最有经验的牧民深入其中也有迷路的危险。据推断,额尔古拉是汉代、西夏、元代的主要屯田区和居民区,由于沙化,有些房舍深埋沙下。

  内蒙古文物工作队于1963年曾经从沙窝中清理发掘出一座庙宇,发现了一些色彩斑斓、姿态优美的元代佛像。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曾发戌卒18万,在张掖、酒泉至居延一带戍守屯田,因而出现了人口众多、商贾发达的城市。公元1372年明朝大将冯胜进攻黑城,先把自额济纳河经黑城的支流堵塞,切断了水源。民间传说黑城由一位黑将军(名哈日巴特尔)驻守,黑将军率众死战,直至储水耗尽,乃下令将城中所有金银珠宝秘藏在一口枯井中,最后战死。城陷遭屠城,黑城从此成为荒凉的废墟。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