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出境游客形象调查:到处拍照、大声喧哗

[日期:2007-06-01]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作者: [字体: ]
  今年的“十一”黄金周期间,中央文明办和国家旅游局联合颁布了《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要求国人在境内外旅游时能够注意自身形象,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尊严。看风景的人也是风景的一部分,当游客游览精彩的世界时,何不也留给世界一个美好的印象呢?

  美国:到处拍照、大声喧哗

  到美国旅游的中国人最经常犯两大“毛病”,一是 到处拍照,二是大声喧哗

  国际先驱导报驻华盛顿记者李学军报道 华裔导游王先生在华盛顿的一个华人旅行社任职,干这行已有十多年,接待了很多中国来的旅游团。他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记者的采访时说,绝大多数中国游客的表现是好的,但确有一些人的行为举止非常不妥,最常犯的两大“毛病”,一是到处拍照,二是大声喧哗。

  美国是个非常注重私人权益的国家,很多人在自家大门上写着“私人财产,不许进入”的字样。一些不明情况的中国游客,看到人家的房子或院子很漂亮,不但私自进入观赏,还四处拍照,这当然会遭到房子主人的严厉警告。即便在公开场所,中国游客也应注意哪些设施可以拍摄和录像,哪些不可以,否则可能陷入麻烦。《纽约时报》曾报道一位来自尼泊尔的游客为家人拍摄关于纽约的录像时,无意中把联邦调查局的一个办公室拍了进去,结果他当即被美国安全人员拘捕并被关押了3个月。

  一些中国游客在旅游场所以及飞机、车厢、酒店和电梯等场所大声喧哗、高声说笑的行为,显得很刺眼。王先生说,有一次,他带领中国游客参观华盛顿附近的阿灵顿国家公墓,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墓也位于其中。公墓管理机构要求游客保持安静,以表示向已故者的尊敬。但有两名中国游客丝毫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路高声说笑。王先生不得不赶紧过去提醒他们要小声说话,以免引起他人不满。

  王先生认为,个别中国游客的行为固然是陋习,但更多的是出于无知。如美国公共场所的自动传输带扶手电梯,一般是站着不走动的在右边,左边则保持畅通,以便他人走动快速通过,但很多中国游客不知道这一点,喜欢并排站立,堵住通道,这在美国人看来很没有教养。

  美国每年有很多人出国,也有一些美国游客的行为举止不当而获得了“丑陋的美国人”的坏名声。为此,美国有关机构编写了《世界公民手册》,对走出国门的美国人的行为举止进行建议和规范,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中国近来推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之举在逐步生效。中国人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也用自己的点点滴滴的言行,勾画着中国人的形象。每位走出国门的中国人都要用心当好“形象大使”。

  法国:随地吐痰陋习难改

  近十年来,到欧洲旅游的中国游客组成、旅游方式以及举止态度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国际先驱导报驻巴黎记者林晓轩报道 说起中国游客在国外不受“待见”的地方,似乎许多人都能举出一大堆:大声喧哗,随地吐痰,不爱护宾馆里的公共设施,甚至自助餐时间夹带食品出餐厅,等等。法国文华旅行社副总经理李晓彤女士在谈到这些情况时却认为,中国游客确实存在一些素质问题,但不是普遍现象。总的来看,中国游客整体素质正逐步提高。近十年来,到欧洲旅游的中国游客组成、旅游方式以及举止态度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

  出境游刚兴起时,来欧洲旅游的中国游客多为两种:一是公务团,二是在法国定居的华人子女为表孝心为父母报团游玩。现在来欧洲的游客可分为四类:不带孩子的年轻人;带孩子的年轻父母;中年游客(多为公务团)和老年游客。其中,中国年轻的游客人数增长迅速,这与他国游客以中老年人居多的情况形成了对照。年轻人选择自助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在接触资讯、接受教育和行为举止等方面都与西方相近,这带动了中国游客整体形象的提升。

  中国出境游兴起才十多年,中国旅游市场远没有国外成熟。中国人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可能一时难以改变。在欧洲的各种旅游项目中,“荷比卢德法五国四日游”是一条常年开设、很受欢迎的旅行线路,报团走这条线路的游客很多。就在这条线路上的一些旅馆中,早餐时间会专门划定一个区域,用中文写着:“中国游客用餐区”。这些字确实让中国人不舒服。可中国游客吃饭时说话声音总是很大,影响到同时进餐的其他顾客。这其实是生活习惯差异的一种表现,中国人一边吃饭一边和同伴旁若无人地聊天在中国司空见惯,但对于习惯了安静吃饭的西方人来说,就无法接受。

  至于将自助餐食品带出餐厅的情况,李女士说,现在已经很少发生这种情况。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中国游客不在乎买几块面包、几个水果的钱,并且越来越多的人更希望能够品尝到旅游地地道的餐饮。不过,随地吐痰确实是一部分中国游客存在的陋习。如果在国外随地吐痰,肯定会招致周围人异样的眼光,这种无言的批评让一些中国人脸红。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个现象,还需要中国游客整体质量的提升。

  马来西亚:穿着睡衣漫步酒店

  上海游客喜欢用方言说“阿拉”如何如何,发音与“安拉”接近,容易在穆斯林中引起误解

  国际先驱导报驻吉隆坡记者陈丽华、熊平报道 马来西亚华人旅游公会会长蔡伍向本报记者表示,作为最早向中国大陆开放的旅游目的地之一,马来西亚并没有觉得中国游客有“另类”行为。部分中国游客素质确实有待提高,但总的来看,中国游客在当地并没有造成“文化震荡”。马来西亚的华文和英文报纸也很少报道中国游客的一些不文明举止等。事实上,马政府官员和旅游界还不断通过媒体,频频向中国游客发出邀请,希望他们来此感受独特的多元文化和缤纷的热带风情。

  在马来西亚,记者也很少看到专门用中文提醒游客注意文明礼仪的牌子。但也有少数出租车里有类似“不要乱扔垃圾”字样的中文提示语。

  不过,蔡伍也指出,有的中国游客身着睡衣、短裤和大背心在星级酒店大厅里走来走去,这不太符合当地礼仪。从四季分明的中国来到终年一夏的马来西亚,难免会觉得热。但是马来西亚公共场所的冷气开得很足,室内外温差很大,如果游客在酒店内穿着“短打扮”常常会感冒。这不仅是礼貌,也关系到游客的健康。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不同种族和宗教信仰的人民和睦相处。这里生活着600多万华人,约占总人口的25%,他们较好地保留和传承了华人的语言、文化和传统。中国游客来马在文化上不会遭遇太多的差异。再加上当地华人都会讲流利的华语,如有不妥,导游会及时给与疏导或劝告,不会有太大的误解或沟通障碍。

  在东南亚另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文莱,近来前往旅游的中国人年年都在增加。中国驻文莱杨燕怡大使向《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指出,近几年来,来文莱旅游的中国游客在服饰等外表形象有很大的改观。但由于一些中国游客对文莱文化、宗教等习俗不太了解,对自己的一些习惯不太注意,在文莱人眼里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有的游客喜欢在公共场所大声争吵,尤其在机场,还有的游客在航班延迟起飞时“索赔意识”过强,一些游客难改随地吐痰的习惯。另外,更多的问题是中国游客对当地文化和宗教习俗不太了解,如有上海游客喜欢用方言说“阿拉”如何如何,发音与“安拉”接近,容易在文莱人中引起误解。

  杨燕怡大使说,一些中国游客来文莱旅游时,要多了解文莱的国情,尊重当地文化宗教习俗。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