渼陂的角落
渼陂·宁静·闲适
宗法,书院,儒商,历史遗迹,建筑艺术,红色文化……构成了现在的“庐陵文化第一村”渼陂,耕读合一,官商合一,红古合一,村街合一的渼陂共583栋民居,明清的就有367栋,具有代表性的古祠堂5座,古书院4座,还有古书斋,古庙宇,古楼阁,古牌坊,900米的古街上,老店面就有100多个……历经风雨沧桑,却仍保留着众多精美细致的木雕、屏雕、石雕、砖雕、 灰塑、描金、彩绘、墨绘等,鹅卵石道路,青石板街巷,基本都是保持了明清的格局。
一跨进古村的大门,上有“翰林第”的大匾,左右大柱上各有“宝柱擎天鳌头直顶乾坤秀”“文星焕斗风羽高腾日月辉”和“肇基于斯喜紫瑶左峙芗城侧横本地名山钟灵秀”“发祥有日看渼水南来王江北绕中流砥柱汇渊源”的对联,气势非凡。
正对的就是梁氏宗祠——永慕堂,这也是渼陂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宗祠,每字足有4平米见方的“忠、信、笃、敬”壮观雄伟,长联匾额随处可见,居室内鎏金家训也随处可见,比如“言论如敲金戛石,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求志堂”“节寿堂”“出则第”“入则孝”等等诠释着古村当年不同凡响的一面。
穿过鹅卵石铺就的小巷,我们来到了当初拍摄《闪闪的红星》的古街,站在古街,900米的古街,街头看不到街尾,这条古街的整体呈S型,路面两边用鹅卵石,中间以青石板纵向铺就,据说是为了给马车行走方便而设计。现在的古街已经没有了当年放火的商业氛围,留下的只有了宁静,在古街之上,还居住着一些当地的老人。
宗法,书院,儒商,历史遗迹,建筑艺术,红色文化……构成了现在的“庐陵文化第一村”渼陂,耕读合一,官商合一,红古合一,村街合一的渼陂共583栋民居,明清的就有367栋,具有代表性的古祠堂5座,古书院4座,还有古书斋,古庙宇,古楼阁,古牌坊,900米的古街上,老店面就有100多个……历经风雨沧桑,却仍保留着众多精美细致的木雕、屏雕、石雕、砖雕、 灰塑、描金、彩绘、墨绘等,鹅卵石道路,青石板街巷,基本都是保持了明清的格局。
一跨进古村的大门,上有“翰林第”的大匾,左右大柱上各有“宝柱擎天鳌头直顶乾坤秀”“文星焕斗风羽高腾日月辉”和“肇基于斯喜紫瑶左峙芗城侧横本地名山钟灵秀”“发祥有日看渼水南来王江北绕中流砥柱汇渊源”的对联,气势非凡。
正对的就是梁氏宗祠——永慕堂,这也是渼陂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宗祠,每字足有4平米见方的“忠、信、笃、敬”壮观雄伟,长联匾额随处可见,居室内鎏金家训也随处可见,比如“言论如敲金戛石,持身如玉洁冰清,襟抱如光风霁月,气概如乔岳泰山。”“求志堂”“节寿堂”“出则第”“入则孝”等等诠释着古村当年不同凡响的一面。
穿过鹅卵石铺就的小巷,我们来到了当初拍摄《闪闪的红星》的古街,站在古街,900米的古街,街头看不到街尾,这条古街的整体呈S型,路面两边用鹅卵石,中间以青石板纵向铺就,据说是为了给马车行走方便而设计。现在的古街已经没有了当年放火的商业氛围,留下的只有了宁静,在古街之上,还居住着一些当地的老人。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