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兰花
魅力名镇和顺
霁虹桥
俗话说:有山无水就没有灵气,有水无山则缺乏骨气。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关系,就象山和水一样,缺了谁就没有持久的生命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近几年来,保山市从打造文化保山和树立旅游名品牌入手,给自然资源注入文化内涵,使纯自然的景点景观文化化,从而提高其品位,增加其魅力。同时把人文资源与自然资源进行捆绑包装后再推出去,使两大产业有机结合,实现了“1+1”大于2的效应 。去年,腾冲和顺镇荣登“中国十大魅力名镇”榜首,今年又获得“中国十大最美的村镇”,腾冲还被亚洲珠宝协会授予“中国翡翠第一城”的称号,就是文化与旅游联手打造的成果。
前几年,有人曾这样说到保山旅游的感受:上车睡觉,下车看庙。话虽偏颇,但不难看出保山旅游在吸引力方面还有欠缺。虽然优美的自然景观可以怡人、怡情,但如果没有厚重的文化作支撑,就会因缺少精神层面的东西变得很直白、很平面,自然也就缺乏魅力与吸引力。而如果没有旅游作为载体,人文资源也只能束之高阁不能发挥其效益。为了让二者从根本上找到结合点,保山市加大了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力度,为纯自然的景点注入文化内涵,并用经营的理念来开发景区景点,取得了明显成效,文化实现了二者完美的结合。
随着文化产业的建设进程的推进,一些文化单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重现历史风貌的发展机遇,全市40多个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与旅游业相结合,成为旅游区的文化主心骨,使风景名胜区的质量得到提高,促进和丰富了景点的文化内涵。和顺镇最先只是一个文化单位,虽然和顺的图书馆、艾思奇故居,以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老宅、民居等所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侨乡文化,但因过多偏重于它的文化特质,多年来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是很大。近几年来,保山市面向市场,从树立旅游品牌的角度,对和顺进行了全方位的包装与打造,把它从一个孤立的历史文化名镇中拉了出来,从而产生了新的魅力,使和顺凭着独特的侨乡文化获得“中国魅力名镇”称号,有了这一块金字招牌,和顺不仅人气大旺,而且旅游收入大增。腾冲国殇墓园和龙陵松山作为独特的文化单位,也从旅游的角度出发,对抗战文化进行挖掘、开发、利用,使其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景点。这既达到了对文化单位进行保护、研究的目的,又使文化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发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对一些纯自然的景点如腾冲北海湿地、火山热海等,以及一些老的景点的改造提升中保山市也注入了文化内涵,让这些景点变得生动、灵气且具亲和力。现在,每年到保山市旅游的有上百万人次,为保山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旅游产品是旅游业的伴生品,它不光承载着纪念、宣传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还能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保山市加大了力度。腾冲玉雕过去一直是旅游产品,自去年被保山市列为民族民间工艺保护项目以来,从根本上确立了它既是旅游产品也是文化产品,而被注入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保山市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相当多,如刺绣品、油纸伞、竹编等,但很多做工粗糙、设计呆板、包装简单而缺乏吸引力 。“文化与旅游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创新。”市文化局局长赵家华说,因为只有不断创新,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才能被更丰富地表现出来,游客才会喜欢才会买,产品才能增值。去年,市文化局成立了文化旅游产品创意设计工作室,目的就是要在旅游产品的创新上下功夫,把有品位有内涵的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在创意设计室努力下,用以装普洱茶的沙登甑子的外形设计已经完成,这是保山市推出的民族民间工艺与茶文化合而为一的又一项旅游产品。
如何挖掘地方文化,不断为旅游宣传、促销活力?前几年保山市对哀牢文化、永昌文化、滇西抗战文化、古道文化、马帮文化等进行了研究、挖掘、整理、开发、包装,改变过去宣传形式和途径单一的促销方式,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促销旅游的成功路子,逐渐树立起了强势的旅游品牌。去年12月,在昆明举行的首届中国西部(昆明)文化产业博览会上,保山市成为博览会上的一大亮点,丰富多彩的文艺展演将保山多元化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文化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增加了吸引力,极大地刺激了保山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保山市变原来节日搭桥经济唱戏的方式,着力办好旅游、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节日,拉动了许多产业的发展。如今,腾冲火山热海旅游节、保山端阳花市两大节日已经成了保山市响当当的节日品牌。
怎样才能让游客满意、尽兴,保山市从创新旅游形式、丰富旅游内容上入手,把一些有特色的民间表演团体组织起来,利用文艺表演的形式把保山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展现给游客,以拓展旅游市场。而一些宾馆、饭店及娱乐场所等也开始注重旅游环境档次的提升,结合当地极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文化,用民族民间工艺品、名人名家字画、老照片、旧报纸等作装饰,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让游客时时于细微之处感受到文化保山的魅力。
“就旅游与文化产业来说,前者更多的是外在,而后者偏重的是内在,二者相得益彰才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两大产业的生命力才会持久”。保山市文化局局长赵家华说,从这一点上来说,要实现文化与旅游、市场相对接,必须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和推进文化人才工程的实施、,狠抓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加强交通、景点景区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导游素质,打好了这些基础,才能让两大品牌产业树起来、走出去!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只要把这两方面一定要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把文化和旅游完全结合好了,才能让文化带动旅游,旅游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温馨提示:此次保山市重奖征集市歌市徽,投稿者的作品也如果将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那样获奖的机率会大大提高的!
保山市市歌市徽征集投稿地址:云南省保山市“三馆”文化中心西侧书画街保山市文化局“市歌市徽征集办公室”。邮编678000, 电话0875--2220952 邮箱:bswh2006@126.com保山市背景材料请点击 www.baoshan.cn(保山市新闻网)或点击http://www.travel2yn.com/yy/zhuanti/baoshan/(保山市市歌市徽征集)专题查询和下载。
云南省保山市文化局提供资料
新浪旅游云南栏目:林琳,刘伟整理
前几年,有人曾这样说到保山旅游的感受:上车睡觉,下车看庙。话虽偏颇,但不难看出保山旅游在吸引力方面还有欠缺。虽然优美的自然景观可以怡人、怡情,但如果没有厚重的文化作支撑,就会因缺少精神层面的东西变得很直白、很平面,自然也就缺乏魅力与吸引力。而如果没有旅游作为载体,人文资源也只能束之高阁不能发挥其效益。为了让二者从根本上找到结合点,保山市加大了地方特色文化的挖掘力度,为纯自然的景点注入文化内涵,并用经营的理念来开发景区景点,取得了明显成效,文化实现了二者完美的结合。
随着文化产业的建设进程的推进,一些文化单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获得了重现历史风貌的发展机遇,全市40多个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与旅游业相结合,成为旅游区的文化主心骨,使风景名胜区的质量得到提高,促进和丰富了景点的文化内涵。和顺镇最先只是一个文化单位,虽然和顺的图书馆、艾思奇故居,以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老宅、民居等所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侨乡文化,但因过多偏重于它的文化特质,多年来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不是很大。近几年来,保山市面向市场,从树立旅游品牌的角度,对和顺进行了全方位的包装与打造,把它从一个孤立的历史文化名镇中拉了出来,从而产生了新的魅力,使和顺凭着独特的侨乡文化获得“中国魅力名镇”称号,有了这一块金字招牌,和顺不仅人气大旺,而且旅游收入大增。腾冲国殇墓园和龙陵松山作为独特的文化单位,也从旅游的角度出发,对抗战文化进行挖掘、开发、利用,使其成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景点。这既达到了对文化单位进行保护、研究的目的,又使文化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发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对一些纯自然的景点如腾冲北海湿地、火山热海等,以及一些老的景点的改造提升中保山市也注入了文化内涵,让这些景点变得生动、灵气且具亲和力。现在,每年到保山市旅游的有上百万人次,为保山市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旅游产品是旅游业的伴生品,它不光承载着纪念、宣传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还能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因此在旅游产品的开发上,保山市加大了力度。腾冲玉雕过去一直是旅游产品,自去年被保山市列为民族民间工艺保护项目以来,从根本上确立了它既是旅游产品也是文化产品,而被注入了更丰富的文化内涵。保山市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相当多,如刺绣品、油纸伞、竹编等,但很多做工粗糙、设计呆板、包装简单而缺乏吸引力 。“文化与旅游的生命力就在于不断创新。”市文化局局长赵家华说,因为只有不断创新,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才能被更丰富地表现出来,游客才会喜欢才会买,产品才能增值。去年,市文化局成立了文化旅游产品创意设计工作室,目的就是要在旅游产品的创新上下功夫,把有品位有内涵的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在创意设计室努力下,用以装普洱茶的沙登甑子的外形设计已经完成,这是保山市推出的民族民间工艺与茶文化合而为一的又一项旅游产品。
如何挖掘地方文化,不断为旅游宣传、促销活力?前几年保山市对哀牢文化、永昌文化、滇西抗战文化、古道文化、马帮文化等进行了研究、挖掘、整理、开发、包装,改变过去宣传形式和途径单一的促销方式,走出了一条以文化促销旅游的成功路子,逐渐树立起了强势的旅游品牌。去年12月,在昆明举行的首届中国西部(昆明)文化产业博览会上,保山市成为博览会上的一大亮点,丰富多彩的文艺展演将保山多元化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文化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增加了吸引力,极大地刺激了保山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保山市变原来节日搭桥经济唱戏的方式,着力办好旅游、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节日,拉动了许多产业的发展。如今,腾冲火山热海旅游节、保山端阳花市两大节日已经成了保山市响当当的节日品牌。
怎样才能让游客满意、尽兴,保山市从创新旅游形式、丰富旅游内容上入手,把一些有特色的民间表演团体组织起来,利用文艺表演的形式把保山多姿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展现给游客,以拓展旅游市场。而一些宾馆、饭店及娱乐场所等也开始注重旅游环境档次的提升,结合当地极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文化,用民族民间工艺品、名人名家字画、老照片、旧报纸等作装饰,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让游客时时于细微之处感受到文化保山的魅力。
“就旅游与文化产业来说,前者更多的是外在,而后者偏重的是内在,二者相得益彰才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两大产业的生命力才会持久”。保山市文化局局长赵家华说,从这一点上来说,要实现文化与旅游、市场相对接,必须加大文化体制改革力度和推进文化人才工程的实施、,狠抓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发展,同时,加强交通、景点景区建设,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导游素质,打好了这些基础,才能让两大品牌产业树起来、走出去!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只要把这两方面一定要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把文化和旅游完全结合好了,才能让文化带动旅游,旅游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温馨提示:此次保山市重奖征集市歌市徽,投稿者的作品也如果将文化和旅游结合起来,那样获奖的机率会大大提高的!
保山市市歌市徽征集投稿地址:云南省保山市“三馆”文化中心西侧书画街保山市文化局“市歌市徽征集办公室”。邮编678000, 电话0875--2220952 邮箱:bswh2006@126.com保山市背景材料请点击 www.baoshan.cn(保山市新闻网)或点击http://www.travel2yn.com/yy/zhuanti/baoshan/(保山市市歌市徽征集)专题查询和下载。
云南省保山市文化局提供资料
新浪旅游云南栏目:林琳,刘伟整理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