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启钤——老京城规划第一人
位于双流镇政府后两公里处,有一个叫做江西坡的地方,境内丛林密布,绿荫蔽日,那里有处陵园,据说是近代历史名人朱启钤的祖坟,俗称朱氏家族墓。
朱启钤,(1871—1964年),字桂辛,号蠖公,贵州开阳人。1871年生于河南信阳,幼年丧父,寄居湖南长沙外祖父家。历经清至民国的动荡时代,民国初在北洋政府中当过五任交通总长,三任内务总长,一任代国务总理,开办中兴煤 矿公司和中兴轮船公司。新中国成立后,是全国政协二、三届委员。朱启钤是开阳乃至贵州历史上最具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气节的杰出人物,亦是中国近代政治和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
始建北戴河
光绪二十四年(1898),清政府正式辟北戴河海滨为避暑区。中国上层人士、地方豪绅、官僚资本家争相到此置地建屋,各自为政,群龙无首。1916年,朱启钤第一次到北戴河海滨,看到此情此景,为了争主权、拒外人,他挺身而出,号召在海滨避暑的中国上层人士创办地方自治公益会。公益会的成立,包含着一种强烈而朴素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尊心,有效地制止了帝国主义分子企图霸占海滨的野心。
在朱启钤的领导下,公益会为社会做了许多实事。一是聚义募捐,筹集资金,启钤每年捐资1000元;二是筑路修桥,修筑的公路计有东经路、西经路等36条干、支线。三是设立医院,朱启钤以公益会名义在西山事务所东北,利用德兵旧营房筹建一所“莲蓬医院”。四是兴办教育,朱启钤将每年获利息114元补助刘庄国民小学。五是开辟莲花石公园。六是引进树种,兴建苗圃。从1919年8月始,朱启钤在此举建苗圃10亩,培育银杏、罗汉松、马尾松、合欢树等名贵苗木,以绿化道路、市街和公园。七是整修名胜古迹。八是加强对海滨的管理。
通过公益会实际而有效的工作,使海滨“昔之渔户荒村变为华北胜境”,使北戴河海滨在市政建设方面初具避暑胜地的雏形,并为以后的开拓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此举保护了中国的主权,制止了侵略者的扩张,其爱国精神在当时深入人心。
创立营造学会
民国十年,朱启钤与陶兰泉校印李明仲《营造法式》,民国十二年告成。随即撰《丝绣录》、《女红传征略》。民国十四年创立营造学会,开始辑《哲匠录》,并大量搜集营造散失书史,其中有《贵阳甲秀楼建筑调查纪略》。营造学会的建立,使中国有了专门研究古建筑的组织,对我国古代建筑结构、布局、用料、设置各个方面进行理论研究,还培养了梁思成、刘敦祯等一批古建筑人才。推动了国内建筑业的发展,为国内外学者称道。
朱启钤发掘、整理出版的历史文献,主要有中国建筑技术和其他工艺以及贵州乡土文献。在石印《营造法式》一书后,曾说“自欧风东渐,国人趋向西式,弃旧制若土苴,欧美人来游中土者,睹宫阙之轮奂,惊栋宇之翚飞,翻群起研究,以求所谓东方式者,如飞瓦、复檐、科斗,藻井诸制,以为其结构奇丽,迥出西法之上,竞相则效,特苦无专门图籍可考。工匠亦识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夫以数千年之专门绝学,乃至不能为外人道,不惟匠氏之羞,抑亦士大夫之责也……”可见系统整理中国建筑历史文献的必要。当时,朱启钤发掘、整理出版的历史文献主要有《营造法式》、《髹漆录》等10余部。
朱启钤,(1871—1964年),字桂辛,号蠖公,贵州开阳人。1871年生于河南信阳,幼年丧父,寄居湖南长沙外祖父家。历经清至民国的动荡时代,民国初在北洋政府中当过五任交通总长,三任内务总长,一任代国务总理,开办中兴煤 矿公司和中兴轮船公司。新中国成立后,是全国政协二、三届委员。朱启钤是开阳乃至贵州历史上最具强烈的爱国心和民族气节的杰出人物,亦是中国近代政治和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
始建北戴河
光绪二十四年(1898),清政府正式辟北戴河海滨为避暑区。中国上层人士、地方豪绅、官僚资本家争相到此置地建屋,各自为政,群龙无首。1916年,朱启钤第一次到北戴河海滨,看到此情此景,为了争主权、拒外人,他挺身而出,号召在海滨避暑的中国上层人士创办地方自治公益会。公益会的成立,包含着一种强烈而朴素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尊心,有效地制止了帝国主义分子企图霸占海滨的野心。
在朱启钤的领导下,公益会为社会做了许多实事。一是聚义募捐,筹集资金,启钤每年捐资1000元;二是筑路修桥,修筑的公路计有东经路、西经路等36条干、支线。三是设立医院,朱启钤以公益会名义在西山事务所东北,利用德兵旧营房筹建一所“莲蓬医院”。四是兴办教育,朱启钤将每年获利息114元补助刘庄国民小学。五是开辟莲花石公园。六是引进树种,兴建苗圃。从1919年8月始,朱启钤在此举建苗圃10亩,培育银杏、罗汉松、马尾松、合欢树等名贵苗木,以绿化道路、市街和公园。七是整修名胜古迹。八是加强对海滨的管理。
通过公益会实际而有效的工作,使海滨“昔之渔户荒村变为华北胜境”,使北戴河海滨在市政建设方面初具避暑胜地的雏形,并为以后的开拓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此举保护了中国的主权,制止了侵略者的扩张,其爱国精神在当时深入人心。
创立营造学会
民国十年,朱启钤与陶兰泉校印李明仲《营造法式》,民国十二年告成。随即撰《丝绣录》、《女红传征略》。民国十四年创立营造学会,开始辑《哲匠录》,并大量搜集营造散失书史,其中有《贵阳甲秀楼建筑调查纪略》。营造学会的建立,使中国有了专门研究古建筑的组织,对我国古代建筑结构、布局、用料、设置各个方面进行理论研究,还培养了梁思成、刘敦祯等一批古建筑人才。推动了国内建筑业的发展,为国内外学者称道。
朱启钤发掘、整理出版的历史文献,主要有中国建筑技术和其他工艺以及贵州乡土文献。在石印《营造法式》一书后,曾说“自欧风东渐,国人趋向西式,弃旧制若土苴,欧美人来游中土者,睹宫阙之轮奂,惊栋宇之翚飞,翻群起研究,以求所谓东方式者,如飞瓦、复檐、科斗,藻井诸制,以为其结构奇丽,迥出西法之上,竞相则效,特苦无专门图籍可考。工匠亦识其当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夫以数千年之专门绝学,乃至不能为外人道,不惟匠氏之羞,抑亦士大夫之责也……”可见系统整理中国建筑历史文献的必要。当时,朱启钤发掘、整理出版的历史文献主要有《营造法式》、《髹漆录》等10余部。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