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11日将在厦门举办的第二届海峡旅游博览会,是“海峡西岸”写入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海峡两岸旅游区列为全国优先发展的12个重点旅游区之首后,两岸旅游经贸合作全面升温的特定历史时期举办的重要活动。届时,参加“9?8”的欧美、日韩、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以及台港澳地区的客商,包括与会的部分世界500强企业和国内大型企业代表将莅临旅博会。
信息、人 才、资金、商机荟萃,使海峡旅游博览会与“9?8”投洽会相互辉映,产生更大的效应,推进福建旅游业更快发展。
大主题:海西战略催生“海峡旅游”
2004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在海西战略中找准位置,有所作为。如何融入海西大局,发挥旅游业在对台工作中的作用,是福建旅游业在新世纪寻求新发展的重要课题。
去年初,省旅游局首次提出“海峡旅游”概念,积极拓展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统计,去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5881.31万人次,同比增长22.1%;旅游总收入685.23亿元,同比增长22.4%,相当于全省生产总值的10.6%。省委书记卢展工指出,旅游业已成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希望、一大优势、一大潜力、一大亮点、一大支柱。
“海峡旅游”的提出,得到两岸专家学者的认可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充分说明这个概念是一个新理念,有新作为。在首届海峡旅游论坛上,台湾政治大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纪珠说,两岸旅游业存在相互依存和吸引的空间,并且两岸又有着特殊的情感相连,完全可以以旅游为契机,带动两地经济的共同发展。香港大公报社长王国华说,在连宋相继访问祖国大陆的大背景下,提出“海峡旅游”的概念,以旅游为切入口,推动两岸交往,提升彼此共识,是民心所向、潮流所在,必将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北京大学教授杨开忠认为,海峡旅游圈建设有利于推进海峡西岸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闽台两地的沟通和了解,进而推动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
今年,国家旅游局把海峡两岸旅游区列为“十一五”期间中国旅游业优先发展的12个重要旅游区之首,提出从海峡西岸入手,联合东岸,打造“海峡旅游”品牌,共筑合作双赢平台,携手将海峡两岸旅游区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福建旅游业要在新世纪获得新发展,就必须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打好“海峡旅游”品牌,全力打造海峡旅游大平台。为加快海峡两岸旅游区建设步伐,福建省旅游局围绕“海峡旅游”开展一系列工作,组织编制海峡两岸(闽台)旅游区合作规划,创办海峡旅游网和《海峡旅游》杂志,筹建海峡旅游服务中心、海峡旅游规划设计院、海峡旅游学院和海峡旅游商品城,初步形成独具魅力的“海峡旅游”品牌。
“海峡旅游”新理念的提出,不仅呼应了海西建设,更找准了福建旅游在全国旅游发展总体格局中的位置,有利于发挥福建旅游业在推动两岸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对福建实现从旅游大省迈向旅游强省的大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大平台:两岸联办海峡旅游博览会
举办旅博会,旨在凸显“海峡旅游”主题,推动两岸旅游业共同发展。
在首届旅博会开幕式上,省长黄小晶说,举办海峡旅游博览会,就是要全面展示海峡两岸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两岸旅游业界搭建一个合作双赢的发展平台,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积极贡献。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认为,海峡两岸互为客源、互为市场,发展旅游有着广阔的空间和美好的前景;举办海峡旅游博览会,有利于两岸旅游业界加强交流、促进合作,是共同展示、实现双赢的舞台,是增强了解,增进友谊的桥梁。
首届旅博会吸引了香港、澳门旅游局和台湾各大旅行同业公会(协会)的积极响应和共同协办。展会期间,海峡旅游掀起对接热潮,武夷山与阿里山、泰宁大金湖与台湾日月潭签署了旅游合作意向书,首次实现了海峡两岸旅游景区的对接,使闽台旅游合作在企业层面又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招商引资是“9?8”投洽会的主要功能,也是旅博会的重要目标。首届旅博会签约的福建重点旅游项目有22个,涉及区域旅游合作、景区建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娱乐设施、旅游文化传播、游艇俱乐部建设等,投资总额达80.5亿元;其他旅游签约项目投资额38亿元。
旅博会后,闽台旅游合作再掀高潮,台湾省旅行商业同业公会组团参加中国?武夷山旅游节,与福建省旅游协会签订协议,达成互通旅游资讯、互推旅游产品、互送旅游客源的共识;海交会期间,福州与澎湖举办旅游对接研讨会,探讨合作事宜;邀请台湾旅游机构联合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提升妈祖文化和关帝文化在台湾的影响;全力做好“金马游”工作,积极组织福建居民赴金马地区旅游。今年1-8月,“金门游”人数约1万人次,是去年全年的3倍多。
本届旅博会与第十届“9?8”投洽会整体联办,同期同馆举行,实行独立招商招展,活动内容比首届更加丰富,台港澳旅游业者参会积极性更高,凸显“海峡旅游”主题、共谋海峡旅游发展、构建旅游招商平台三大特点更加突出,整体实效和海峡旅游特色更加明显。
“通过举办旅博会,从更宽的领域展示海峡两岸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合作环境,从更深的层面探讨海峡两岸旅游区的战略构想和发展理念,从更高的平台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省旅游局局长黄晓炎表示。实践证明,办好旅博会,实现加盟“9?8”、构筑平台、推动合作、共谋发展,对于贯彻落实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做大做强福建旅游支撑产业,有着十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旅博会已成为依托“五缘”推进“六求”,落实闽港八大合作平台和闽澳四项合作举措的重要载体。
大目标:携手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第二届海峡旅游论坛将围绕“构建海峡两岸旅游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主题,邀请北大、清华、台湾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院校专家学者就海峡两岸旅游区的战略构想、两岸“三通”与双向旅游的战略思考、旅游产品创新与对接、海峡两岸旅游共同市场的构建等问题发表演讲,展望海峡两岸旅游区发展前景,探讨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对策思路和两岸旅游业界交流合作的具体措施。
为了借助“9?8”投洽会这一平台,本届旅博会筛选出100个重点旅游招商项目,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项目59个,计划投资总额17.4亿美元,通过中国旅游报、投洽会组委会网站、第二届旅博会专题网站等媒体对外招商和预撮合,跟踪落实参加签约仪式的项目业主、签约客商,积极推动可望签约项目的洽谈进度,争取签约落地一批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
黄晓炎在接受采访时说:“福建旅游业要突破框框,进行崭新的创业历程,首先必须进行资源整合和创新,包括行政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整合。自然资源的整合,包括‘两山两水’、‘两门两马’的对接。目前,全省各地自办旅游节庆有10多个,要努力把这些特色节庆融合到旅博会中,发挥大平台拉动小平台的作用,促使节庆互动、地区互动。”
海峡旅博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以两岸旅游合作为主要内容、辐射境内外的一个重要旅游展会,是继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之后,由国家旅游局主办的富有对台旅游特色的全国性旅游展会。我们有理由相信,海峡旅游博览会将越办越好,成为永不落幕的对台旅游特色平台。
信息、人 才、资金、商机荟萃,使海峡旅游博览会与“9?8”投洽会相互辉映,产生更大的效应,推进福建旅游业更快发展。
大主题:海西战略催生“海峡旅游”
2004年初,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在海西战略中找准位置,有所作为。如何融入海西大局,发挥旅游业在对台工作中的作用,是福建旅游业在新世纪寻求新发展的重要课题。
去年初,省旅游局首次提出“海峡旅游”概念,积极拓展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据统计,去年全省旅游接待总人数5881.31万人次,同比增长22.1%;旅游总收入685.23亿元,同比增长22.4%,相当于全省生产总值的10.6%。省委书记卢展工指出,旅游业已成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希望、一大优势、一大潜力、一大亮点、一大支柱。
“海峡旅游”的提出,得到两岸专家学者的认可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充分说明这个概念是一个新理念,有新作为。在首届海峡旅游论坛上,台湾政治大学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李纪珠说,两岸旅游业存在相互依存和吸引的空间,并且两岸又有着特殊的情感相连,完全可以以旅游为契机,带动两地经济的共同发展。香港大公报社长王国华说,在连宋相继访问祖国大陆的大背景下,提出“海峡旅游”的概念,以旅游为切入口,推动两岸交往,提升彼此共识,是民心所向、潮流所在,必将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北京大学教授杨开忠认为,海峡旅游圈建设有利于推进海峡西岸地区经济发展,有利于闽台两地的沟通和了解,进而推动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
今年,国家旅游局把海峡两岸旅游区列为“十一五”期间中国旅游业优先发展的12个重要旅游区之首,提出从海峡西岸入手,联合东岸,打造“海峡旅游”品牌,共筑合作双赢平台,携手将海峡两岸旅游区建设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福建旅游业要在新世纪获得新发展,就必须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打好“海峡旅游”品牌,全力打造海峡旅游大平台。为加快海峡两岸旅游区建设步伐,福建省旅游局围绕“海峡旅游”开展一系列工作,组织编制海峡两岸(闽台)旅游区合作规划,创办海峡旅游网和《海峡旅游》杂志,筹建海峡旅游服务中心、海峡旅游规划设计院、海峡旅游学院和海峡旅游商品城,初步形成独具魅力的“海峡旅游”品牌。
“海峡旅游”新理念的提出,不仅呼应了海西建设,更找准了福建旅游在全国旅游发展总体格局中的位置,有利于发挥福建旅游业在推动两岸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对福建实现从旅游大省迈向旅游强省的大跨越,具有重要意义。
大平台:两岸联办海峡旅游博览会
举办旅博会,旨在凸显“海峡旅游”主题,推动两岸旅游业共同发展。
在首届旅博会开幕式上,省长黄小晶说,举办海峡旅游博览会,就是要全面展示海峡两岸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两岸旅游业界搭建一个合作双赢的发展平台,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作出积极贡献。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认为,海峡两岸互为客源、互为市场,发展旅游有着广阔的空间和美好的前景;举办海峡旅游博览会,有利于两岸旅游业界加强交流、促进合作,是共同展示、实现双赢的舞台,是增强了解,增进友谊的桥梁。
首届旅博会吸引了香港、澳门旅游局和台湾各大旅行同业公会(协会)的积极响应和共同协办。展会期间,海峡旅游掀起对接热潮,武夷山与阿里山、泰宁大金湖与台湾日月潭签署了旅游合作意向书,首次实现了海峡两岸旅游景区的对接,使闽台旅游合作在企业层面又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招商引资是“9?8”投洽会的主要功能,也是旅博会的重要目标。首届旅博会签约的福建重点旅游项目有22个,涉及区域旅游合作、景区建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娱乐设施、旅游文化传播、游艇俱乐部建设等,投资总额达80.5亿元;其他旅游签约项目投资额38亿元。
旅博会后,闽台旅游合作再掀高潮,台湾省旅行商业同业公会组团参加中国?武夷山旅游节,与福建省旅游协会签订协议,达成互通旅游资讯、互推旅游产品、互送旅游客源的共识;海交会期间,福州与澎湖举办旅游对接研讨会,探讨合作事宜;邀请台湾旅游机构联合举办妈祖文化旅游节、东山关帝文化旅游节,提升妈祖文化和关帝文化在台湾的影响;全力做好“金马游”工作,积极组织福建居民赴金马地区旅游。今年1-8月,“金门游”人数约1万人次,是去年全年的3倍多。
本届旅博会与第十届“9?8”投洽会整体联办,同期同馆举行,实行独立招商招展,活动内容比首届更加丰富,台港澳旅游业者参会积极性更高,凸显“海峡旅游”主题、共谋海峡旅游发展、构建旅游招商平台三大特点更加突出,整体实效和海峡旅游特色更加明显。
“通过举办旅博会,从更宽的领域展示海峡两岸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合作环境,从更深的层面探讨海峡两岸旅游区的战略构想和发展理念,从更高的平台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省旅游局局长黄晓炎表示。实践证明,办好旅博会,实现加盟“9?8”、构筑平台、推动合作、共谋发展,对于贯彻落实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做大做强福建旅游支撑产业,有着十分重要和深远的影响。旅博会已成为依托“五缘”推进“六求”,落实闽港八大合作平台和闽澳四项合作举措的重要载体。
大目标:携手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第二届海峡旅游论坛将围绕“构建海峡两岸旅游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主题,邀请北大、清华、台湾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院校专家学者就海峡两岸旅游区的战略构想、两岸“三通”与双向旅游的战略思考、旅游产品创新与对接、海峡两岸旅游共同市场的构建等问题发表演讲,展望海峡两岸旅游区发展前景,探讨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对策思路和两岸旅游业界交流合作的具体措施。
为了借助“9?8”投洽会这一平台,本届旅博会筛选出100个重点旅游招商项目,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重大项目59个,计划投资总额17.4亿美元,通过中国旅游报、投洽会组委会网站、第二届旅博会专题网站等媒体对外招商和预撮合,跟踪落实参加签约仪式的项目业主、签约客商,积极推动可望签约项目的洽谈进度,争取签约落地一批投资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
黄晓炎在接受采访时说:“福建旅游业要突破框框,进行崭新的创业历程,首先必须进行资源整合和创新,包括行政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整合。自然资源的整合,包括‘两山两水’、‘两门两马’的对接。目前,全省各地自办旅游节庆有10多个,要努力把这些特色节庆融合到旅博会中,发挥大平台拉动小平台的作用,促使节庆互动、地区互动。”
海峡旅博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以两岸旅游合作为主要内容、辐射境内外的一个重要旅游展会,是继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中国国内旅游交易会之后,由国家旅游局主办的富有对台旅游特色的全国性旅游展会。我们有理由相信,海峡旅游博览会将越办越好,成为永不落幕的对台旅游特色平台。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