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三叠泉、五老峰——轻装庐山游

[日期:2007-06-01] 来源:户外探险网站  作者: [字体: ]
轻装庐山游_三叠泉、五老峰——轻装庐山游_乐途旅游网

轻装庐山游

  车沿105国道行驶半个多小时后,便到了群山环抱,溪水回流的东林寺。寺南翠屏千仞,寺前一泓清流——虎溪迂回向西而去,溪上跨着一座石砌拱桥,这就是我国文化史上传为佳话的“虎溪三笑”故事发生的地方——“虎溪桥”。据传,慧远和尚来东林寺后,“影不出山,迹不出俗”,一心修行,连送客也未曾过虎溪桥,若是过了桥,山上的神虎就要吼叫。一天,慧远送陶渊明与陆修静,三人携手边 走边谈,越谈越开心,不觉过了石桥,谁知没走几步,山上的神虎便吼叫不止,他们这才恍然大悟,三人相视仰天大笑,惜别分手。这就是广为流传的文苑佳话“虎溪三笑”。

  过虎溪桥,北行约百余米为东林寺的第一道山门。此山门已和我儿时到此游玩时的山门大不一样了。红墙的山门早已不见踪迹,失去了历史和痕迹。沙石的甬道也已被水泥路面替代,两旁的田地也已成了荷塘。门墙书有“秀辑庐峰”四个篆体大字,山门上竖挂着“晋建东林寺”石刻。跨进第一道山门有一条南北伸展的石砌甬道,甬道东侧屹立着一棵苍劲挺拔,形如圆盖的罗汉松,其旁立着刻有“护法殿”,正中盘坐着大肚弥勒佛,其后立着韦陀佛。由此再往里走,可见一排正殿。其中究其精巧壮观者首推“神运宝殿”,它殿堂高大,精雕细镂,廊腰缦回,檐牙高啄。殿内有一口神话传说中出木建寺的“出木池”。据传,神运宝殿就是用“出木池”中涌出的良木建造而成的。“神运殿”西侧是接待室,东面是“三知堂”。与“三笑堂”毗连的为“十八高贤影堂”,是慧远与共修净土的十八位佛教徒结白莲社诵经的地方,故亦称“念佛堂”。堂内西壁嵌有刘程之、雷次示、高僧慧远、梵僧佛驮跋陀罗等“十八高贤”石刻像。雕塑精细,形象逼真,个性鲜明,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在“十八高贤影堂”和“神运殿”后有两口水泉。一口叫“聪明泉”,是慧远与其好友殷仲堪经常一起研究“易经”,盘教谈天的地方,另一口是在文殊阁下墙根处的“古龙泉”,相传为慧远和尚举杖扣地而成的水泉,后因其弟子慧安为计时立芙蓉十二叶于泉水中,据波转定十二个时辰,故亦称“莲花漏”。东林寺西的山丘上,有东方佛教“净土宗”的始祖慧远墓塔——“荔枝塔”。

  半个小时的游览,转眼间就结束了!心中暗悔,安排的时间太短了!惜别了东林寺,也就意味着结束了此次的庐山之行。司机送我们到了位于九江县的庐山火车站。在站前广场,我们留下了此行的合影。发现时间还早,寄存了东西,大家结组四散,逛九江县城去了!

  归途

  19:00,大家相继回到车站碰头,取了行李。19:20,2389次,准点到站。我们进站上车,惜别了庐山。和“吼吼”做出了此行的帐目明细,已近12点,大家早已睡去。匆匆洗漱后,上床睡觉。一觉醒来,车已停靠在来舟车站。7点整,车进南平站。大家下车,各自上班去了!

  情景回放:庐山站临上车前,大家相约“再来庐山!”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