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首届“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
首届“中国十当代徐霞客”系列回访(二)
刘建:我每天都在感动
刘建,《华西都市报》记者,1986年孤身骑单车走川藏线,加入长江漂流队抢险。1993至2006间多次漂流长江源。1995年攀登梅里雪山,至今已经登上世界7大洲最高峰;徒步到达南北极;参加多次溶洞探险;完成中国人的“7+2”。2006年当选首届“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
见到刘建是在北京“极度体验 ”户外用品店的书吧里。做为我们回访的第二位首届“中国十大徐霞客”,“建哥”一个幽默的开场白就开始了我们愉快的采访,周围柔和的灯光,一杯香浓的咖啡,与其说是采访感觉更像是老朋友久别重逢后的聊天。“建哥”还是那么乐观,谈起探险宛若烹制一盘佳肴。
出得南北极,下得厨房
“去年参加完评选,八九月份我组织了“20年重返长江源”的漂流,十二月参加了在格聂峰的高山救援。”
记者:一年中您很少在家呀!看过您的博客,在南极度过了元旦、平安夜、圣诞夜。不想家吗?
刘建:“我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很多节都不在家过,在家就好好享受家的温馨,在外面就好好的享受外面的快乐,没必要搞的那么苍凉。我不觉得亏待家里人,浓缩的就是精华嘛!其实坐办公室和探险只是生活方式的不同,都是一种享受,登山时我要负责拍照、摄像,到营地还要做饭……”
说到这里我们想起去年首届颁奖完毕的晚上,在大排档“建哥”亲自主勺的热闹场面。
记者:您在家时经常给家人做饭吗?
刘建:“做!今年我在家过的年,从大年三十做到大年初三,一个人操持二十多人的伙食。”难怪称他是“出得南北极,下得厨房的好男人”。
我每天都在感动
记者:小时候您说离开家就像冲出笼的鸟,现在还这样认为吗?
刘建:“我是探险完急切想回家的人,尤其是登山的时候,最高速度冲上山,最快速度冲进城市,最快冲进——酒馆!”
记者:“为什么不是回家呢?”
刘建:“酒馆是一个让大家非常依恋的地方,在那里不仅仅是庆祝,更重要的是听圈里人讲过去的事、琐碎的事。”
记者:这么多次的探险就没有难忘的事,感动的事吗?
刘建:“每件事情都很感动,每天都有美好和浪漫的事发生。有人让我写书,写着写着就没什么好写的了,没有什么很伟大的,装在脑袋里就行了。在南极一天下来,进了帐篷就累的快要死了,脱掉风镜、围巾,钻进睡袋,喘上一口气,吃东西的时候觉得是最美好的,我们的集体活动,没有观众,没有人在旁边鼓掌加油,天天在一起重复着一件事情,每天面对这几个人,连做梦都在念叨这几个人,但把这一切编织起来,整个过程让人感动。”
徐霞客是精神探险
记者:从1986年代你开始爱上探险,上山下江走过两极,想过下一步去穿越沙漠吗?
刘建:“我从没想去做第一,做唯一,好像上山打猎打到兔子打到羊我都很高兴,探险是在平实中找到一种快乐,当然记者的职业也促使我去探险,记者的采访方式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到现场,现场第一,现场为王。最初从事新闻工作时我是搞摄影的,我的老师说‘靠近靠近再靠近。’离你拍摄景物越近,误差越小,最大限度靠近你采访的主体写出的东西最真实。我最初的登山运动就是由此开始的,本来是不让记者上去的,可我不上去怎么写登山队员呢?一上去发现自己还行,哈哈哈。探险是采访的一部分,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告诉大家一个事实。”
记者:当年徐霞客出游应该也抱着同样的想法吧?
刘建:“我不能确定徐霞客为什么出游,但我欣赏他走出去的精神,首先要‘看’,尤其是信息比较闭塞的古代,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很多东西越传越误,天上掉下来一块石头砸破一个人的头,最后变成天上掉下五十公斤的石头把头砸个洞,我觉得徐霞客‘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方式我们还是要借鉴的。”
记者:您认为通过寻找中国当代徐霞客是否能够传递这种精神呢?
刘建:“当代徐霞客就是一个个的连接点,通过年复一年的寻找这种精神才会让更多人知道,方法是很可取的。但我觉得还不够,形式应该更多样化,评选是深层次的,我们应该来个徐霞客‘批判’来升华徐霞客精神。在当时,中国儒家思想是父母在不远游,徐霞客对儒家思想接触比较深的,在当时的历史角度他能走出这一步已经很超前了。从事探险这么多年来看,世界上强大的民族总是具有‘扩张力’的民族,是喜欢冒险的民族,反思我们的某些冒险就多了点功利的念头,缺少寻找未知答案的探险,一种精神层面的探险。我认为能把探险者列入徐霞客评选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就是徐霞客精神的升华,希望也是评选工作的发展方向。”
将“麻膜”进行到底
在采访接近尾声时,我们从“建哥”的“7+2”战友处得知他还是“麻膜队”的教练。“麻膜”两个字从字面上讲就很奇怪, “麻”,最早字面意思是小儿麻痹症,“膜”就是脑膜炎。取这个名字,本身的意思是这个队伍是有缺陷,或者身体不是很好的人组成这个队伍,其实引申这支队伍很业余,是介于山友、驴友之间的大锅菜。“建哥”说:“麻膜队没有门槛,我们不是要破哪个记录,我们就是不断的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最终身体健康,心理更健康,有什么过不去的呢?那次在北极碰到冰裂我们不是也过去了嘛?实在不行我们还有下次嘛!”他们出于对山、对自然的痴爱一起追逐简单而纯粹的快乐,享受一场精神探险。
和“建哥”聊了很多,做为一名记者他绝对是一个拼命三郎,但做为一个探险者他更像一个大厨,精心而快乐的烹制着自己的探险生活,不知道他下一个目的地是哪里,但那里一定有快乐。(记者:王阳 王夕)
刘建:我每天都在感动
刘建,《华西都市报》记者,1986年孤身骑单车走川藏线,加入长江漂流队抢险。1993至2006间多次漂流长江源。1995年攀登梅里雪山,至今已经登上世界7大洲最高峰;徒步到达南北极;参加多次溶洞探险;完成中国人的“7+2”。2006年当选首届“中国十大当代徐霞客”。
见到刘建是在北京“极度体验 ”户外用品店的书吧里。做为我们回访的第二位首届“中国十大徐霞客”,“建哥”一个幽默的开场白就开始了我们愉快的采访,周围柔和的灯光,一杯香浓的咖啡,与其说是采访感觉更像是老朋友久别重逢后的聊天。“建哥”还是那么乐观,谈起探险宛若烹制一盘佳肴。
出得南北极,下得厨房
“去年参加完评选,八九月份我组织了“20年重返长江源”的漂流,十二月参加了在格聂峰的高山救援。”
记者:一年中您很少在家呀!看过您的博客,在南极度过了元旦、平安夜、圣诞夜。不想家吗?
刘建:“我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很多节都不在家过,在家就好好享受家的温馨,在外面就好好的享受外面的快乐,没必要搞的那么苍凉。我不觉得亏待家里人,浓缩的就是精华嘛!其实坐办公室和探险只是生活方式的不同,都是一种享受,登山时我要负责拍照、摄像,到营地还要做饭……”
说到这里我们想起去年首届颁奖完毕的晚上,在大排档“建哥”亲自主勺的热闹场面。
记者:您在家时经常给家人做饭吗?
刘建:“做!今年我在家过的年,从大年三十做到大年初三,一个人操持二十多人的伙食。”难怪称他是“出得南北极,下得厨房的好男人”。
我每天都在感动
记者:小时候您说离开家就像冲出笼的鸟,现在还这样认为吗?
刘建:“我是探险完急切想回家的人,尤其是登山的时候,最高速度冲上山,最快速度冲进城市,最快冲进——酒馆!”
记者:“为什么不是回家呢?”
刘建:“酒馆是一个让大家非常依恋的地方,在那里不仅仅是庆祝,更重要的是听圈里人讲过去的事、琐碎的事。”
记者:这么多次的探险就没有难忘的事,感动的事吗?
刘建:“每件事情都很感动,每天都有美好和浪漫的事发生。有人让我写书,写着写着就没什么好写的了,没有什么很伟大的,装在脑袋里就行了。在南极一天下来,进了帐篷就累的快要死了,脱掉风镜、围巾,钻进睡袋,喘上一口气,吃东西的时候觉得是最美好的,我们的集体活动,没有观众,没有人在旁边鼓掌加油,天天在一起重复着一件事情,每天面对这几个人,连做梦都在念叨这几个人,但把这一切编织起来,整个过程让人感动。”
徐霞客是精神探险
记者:从1986年代你开始爱上探险,上山下江走过两极,想过下一步去穿越沙漠吗?
刘建:“我从没想去做第一,做唯一,好像上山打猎打到兔子打到羊我都很高兴,探险是在平实中找到一种快乐,当然记者的职业也促使我去探险,记者的采访方式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到现场,现场第一,现场为王。最初从事新闻工作时我是搞摄影的,我的老师说‘靠近靠近再靠近。’离你拍摄景物越近,误差越小,最大限度靠近你采访的主体写出的东西最真实。我最初的登山运动就是由此开始的,本来是不让记者上去的,可我不上去怎么写登山队员呢?一上去发现自己还行,哈哈哈。探险是采访的一部分,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告诉大家一个事实。”
记者:当年徐霞客出游应该也抱着同样的想法吧?
刘建:“我不能确定徐霞客为什么出游,但我欣赏他走出去的精神,首先要‘看’,尤其是信息比较闭塞的古代,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很多东西越传越误,天上掉下来一块石头砸破一个人的头,最后变成天上掉下五十公斤的石头把头砸个洞,我觉得徐霞客‘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方式我们还是要借鉴的。”
记者:您认为通过寻找中国当代徐霞客是否能够传递这种精神呢?
刘建:“当代徐霞客就是一个个的连接点,通过年复一年的寻找这种精神才会让更多人知道,方法是很可取的。但我觉得还不够,形式应该更多样化,评选是深层次的,我们应该来个徐霞客‘批判’来升华徐霞客精神。在当时,中国儒家思想是父母在不远游,徐霞客对儒家思想接触比较深的,在当时的历史角度他能走出这一步已经很超前了。从事探险这么多年来看,世界上强大的民族总是具有‘扩张力’的民族,是喜欢冒险的民族,反思我们的某些冒险就多了点功利的念头,缺少寻找未知答案的探险,一种精神层面的探险。我认为能把探险者列入徐霞客评选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就是徐霞客精神的升华,希望也是评选工作的发展方向。”
将“麻膜”进行到底
在采访接近尾声时,我们从“建哥”的“7+2”战友处得知他还是“麻膜队”的教练。“麻膜”两个字从字面上讲就很奇怪, “麻”,最早字面意思是小儿麻痹症,“膜”就是脑膜炎。取这个名字,本身的意思是这个队伍是有缺陷,或者身体不是很好的人组成这个队伍,其实引申这支队伍很业余,是介于山友、驴友之间的大锅菜。“建哥”说:“麻膜队没有门槛,我们不是要破哪个记录,我们就是不断的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最终身体健康,心理更健康,有什么过不去的呢?那次在北极碰到冰裂我们不是也过去了嘛?实在不行我们还有下次嘛!”他们出于对山、对自然的痴爱一起追逐简单而纯粹的快乐,享受一场精神探险。
和“建哥”聊了很多,做为一名记者他绝对是一个拼命三郎,但做为一个探险者他更像一个大厨,精心而快乐的烹制着自己的探险生活,不知道他下一个目的地是哪里,但那里一定有快乐。(记者:王阳 王夕)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