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悼会刚刚结束,才有时间整理此过程,目前还只能写出过程让大家先了解情况,有其它问题请提出。
3月底,马一桦、刘喜男、张俭、李霖鹏、姚宇(随同旅游考察)一行五人,攀登位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党巴乡的党结真拉雪山时,队员刘喜男在海拔5700多米处的岩石上意外坠落至5500米的冰川上失去生命。事故过程如下:
3-20:在成都办理完本次登山注册及保险等手续。
3-21:一行五人从成都出发,住雅江。经过康定时去州登协办理相关手续。
3-22:车至党巴乡时向该乡布络书记联系马匹等事宜。当晚住巴塘县雪域扎西宾馆。
3-23:住巴塘县城雪域扎西宾馆。当天去县体育教育局办理登山登记手续。
3-24:上午11点从党巴乡出发,进驻上冲坝村长家,海拔3700米。
3-25:进驻4900米并建好大本营。营地风大。
3-26:大本营周边风雪,落雪达20公分。全体人员休整一天。
3-27:马一桦、刘喜男、张俭三人进驻C1营地(海拔5275米),李霖鹏、姚宇及村长三人送至冰川前返回大本营。上午天晴,冰川上多冰裂缝,下午四点降雪,被迫建营。
3-28:马一桦、刘喜男、张俭三人进驻C2营地(海拔5650米);整天天气晴好,冰川上雪深及膝,行动困难,翻过一面横贯整个冰川的冰墙,再直接上攀至垭口,在垭口平台建C2,但垭口上风较大,少浮雪。这一天刘喜男情绪很高,多次要求在前面开路。
在大本营的冲坝村长前一天返回村里,今天换了书记来驻守大本营。李霖鹏、姚宇仍然留在大本营。
3-29(出事当天):全天晴
早8点半,马一桦、刘喜男带全部公共技术装备出发前往尝试冲顶,张俭留守C2营地,原因是三人攀登比两人攀登所用时间长,而且张俭在攀岩方面操作不是很擅长会耽误更多时间,为争取冲顶成功,张俭主动放弃让马一桦和刘喜男两人尝试更有机会成功。
攀登过程中食品和饮水、摄像机放在马一桦所背的包内,马一桦身上挂的装备以冰雪器材为主;刘喜男身上挂的器材以攀岩功能为主,无背包。
两人选择的路线是沿所住山脊至主峰下,岩石操作攀岩至接近雪顶的冰盖上,再冰雪操作至顶峰。
两人所带一根攀登绳为60米长,共攀登九段达到约5800米左右,距离冰盖约还有二至三段时,由于时间已经下午五点,决定放弃登顶下撤,一路上岩石非常破碎,不时会碰下落石。
攀登中因未登顶而没有使用摄像机拍登顶资料,两人一直处于确保与被确保的状态,也无法空出手来拍摄。所以这一天摄像机一直被放在马一桦背后的背包内。
张俭按马一桦的要求每到整点时通过对讲机报告时间提醒攀登组掌握好攀登及下撤的时间。
下撤分工是:刘喜男先下,并设好保护点,马一桦后下,取下后备及不用的保护点。下撤过程中不一定是绳降,有可能是退攀,即后下的人一边退一边取下事先预留的锚点。
在下撤至5700米左右时休息一次从包中取水饮用,刘喜男曾说想小便,马一桦希望他到安全地带即通往C2的山脊再方便,因为非安全地带攀登者通常需要利用与穿在裤子外的安全带连接保护点,只有安全地带除去安全带才能方便。
在最后一部分被一段冰槽分割开的岩石脊上,下降大约不到三段就可以回到与C2营地连接的山脊,每段不到30米(因60米绳子对折),过此冰槽顶部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马一桦曾建议沿冰槽下降一部分后再横切至与C2营地连接的山脊;刘喜男认为最好是从上来的路线下降,这也是通常人们采用的方式。
这三段中的第一段,刘喜男先下降,一段时间后通过对讲机对马一桦说“可以下降了,可以下降了”,马一桦开始下降,曾看到刘喜男的头灯在下一个平台移动,下降过程中不时会有小石块向下落。
马一桦下到小平台后没有发现刘喜男的身影,还以为他躲在什么地方上厕所,叫刘喜男的名字也没有任何回应,心想有可能出事了。
这个小平台有大约十平米,呈十至二十度坡,边缘向下都是悬崖,没有找到与保护点有关的任何器材,下降绳尾部的终止结还很好的留在绳尾,马一桦降到小平台加上体重正好落地,绳子从下降器中取出后绳尾距离小平台地面大约一米高。马一桦利用身上仅有的下撤过程中取下的一个多余岩锥做好确保点,当时下降绳卡住拉不下来,取出包内的另一根9米向导绳保护自己向四周观察情况,大声呼喊刘喜男的名字,但四周一片黑暗,没有刘喜男或他的头灯的影子。
马一桦镇定下来,考虑到大本营有三位没有登山经验的人员在守候,如果让他们知道攀登组在下撤途中出事了他们在慌乱中有可能出其它的事故,只好让位于最近的C2营地的张俭换对讲机频道并告诉他下降过程中刘喜男失踪了。这时大约时间是傍晚九点半,由于马一桦和刘喜男带出了所有公共的技术装备,张俭并不能向马一桦靠近及参与寻找或协助。
可以看到面朝岩壁的左侧再下降一个多绳段就是与C2相连的山脊,而右侧岩壁边有一滩淡黄的尿渍,而尿渍边的平台却有一个5、60公分见方的缺口,只有这里有可能是失足的地方,马一桦利用体重下跳取下下降绳,在岩锥上挂好后开始从这个缺口下降,下面五六米处是又一个岩石小平台,在这个小平台找到了本应该在刘喜男身上的一只短冰镐,马一桦把冰镐挂到身上又继续从冰镐附近向下降,再向下五六米就是前面提到的冰槽,沿着冰槽看到一个竖向并不深的坑,坑的下方没有重物滑动形成的沟槽,但有一片横向的脚印大小的血迹在坑的下方约两三米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