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的被前人遗留的物品
青翠的山川
第三天 牛群 牛棚子—衰衣棚—湘江沟—圆崖窝—红流沙
早上,有两名队员撤回去了,一位体力不济,另一位因腰伤复发。分别中充满了遗憾和无奈,他们不愿意影响队伍的行进速度。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有种说不出来酸楚,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走完这段路。
这一天的路相对好走,只是几段下山的路不太好走,坡度很陡,而且石头很多,特别容易滑到。
第四天 长雨 红流沙—小卡子— 小沟—卧牛堂阴山
早上下雨,雨滴帐篷发出“噼啪”之声,清楚可闻,真不想起来……
时间总是忽然而过。我们在山腰上行走,俯视下方能看到细细长长的湘江沟,如一条蜿蜒的长蛇,伸向遥远的东方。在泉水旁边,清晰可见红色的沙土,土里长不出任何植物,故此地被称为红流沙。走山腰,脚下似乎是有路,宽之处有20厘米的格尺那么长,窄之处是向外倾斜60度的路。在快速行进中注意保持平衡,摔下去可不是闹着玩的。
小卡子海拔4240米,中间有一条陡路,连着十几米远地方的另一座山峰,海拔4260米,叫做小沟小卡子。小沟小卡子上面有一块界碑,山的左面是庐山县,右面是宝兴县。从小卡子下山,下到3600米左右,地名叫小沟,是面积特别大的牧区。
下午四点钟左右登上卧牛堂阴山,离山顶不远处一个相对平整的地方建立了营地,海拔3940米。水源很远,背夫们打回了水,没有生火,用煤气炉烧开水。附近可烧的树木几乎没有,因为整整一天都在细雨迷雾中穿行,浑身都是湿的,喝了姜汤后,就早早睡觉。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天的行程中要多次穿过山间的河水,有的宽度有两三米长,而且河水湍急。从石头上走过去要注意别摔倒,石头很滑,而且,鞋不湿是不可能的。
第五天 纪念 卧牛堂阴山—二四二塘—飞机失事地—大卡子—长河坝—关牛沟牛棚
二十四塘是一个非常容易迷路的地方,这里四面环山,大雪塘冲上云霄,于薄雾中仿佛是几根支撑天庭的立柱,只是分辨不出那根才是最高的。周围崇山峻岭,几乎都是无人区,没有向导很难走出去。
到二十塘尽头,向左走,翻越大卡子,向右走,到坠机的卡子。61年前,代号为“祈祷中的螳螂”美军战机在轰炸日本军事工业后,返回成都基地的途中,因燃料耗尽和迷航,坠落于此,机上11人全部遇难。当地山民认为,飞机是撞在了大雪塘山峰上,被弹到了下面。
我们在这里呆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将哈达献给长眠于此的英雄,并寻找到一些当年坠毁飞机的碎片。离开后,我们登上海拔4530米的大卡子。在藏民范学中(藏名尚加)带领下,队员们去他牧场的棚子里过夜。没有想到他的牧场居然有那么大,面积超过了北京东城、西城、宣武、崇文四区的总和。这片土地是由柳落村6户人家承包的,每个月有两个人在这里看守。
两个人在这么大的地方守一个月,很是孤单,但十几年都过去了,孤单变成了一种习惯。
早上,有两名队员撤回去了,一位体力不济,另一位因腰伤复发。分别中充满了遗憾和无奈,他们不愿意影响队伍的行进速度。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有种说不出来酸楚,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走完这段路。
这一天的路相对好走,只是几段下山的路不太好走,坡度很陡,而且石头很多,特别容易滑到。
第四天 长雨 红流沙—小卡子— 小沟—卧牛堂阴山
早上下雨,雨滴帐篷发出“噼啪”之声,清楚可闻,真不想起来……
时间总是忽然而过。我们在山腰上行走,俯视下方能看到细细长长的湘江沟,如一条蜿蜒的长蛇,伸向遥远的东方。在泉水旁边,清晰可见红色的沙土,土里长不出任何植物,故此地被称为红流沙。走山腰,脚下似乎是有路,宽之处有20厘米的格尺那么长,窄之处是向外倾斜60度的路。在快速行进中注意保持平衡,摔下去可不是闹着玩的。
小卡子海拔4240米,中间有一条陡路,连着十几米远地方的另一座山峰,海拔4260米,叫做小沟小卡子。小沟小卡子上面有一块界碑,山的左面是庐山县,右面是宝兴县。从小卡子下山,下到3600米左右,地名叫小沟,是面积特别大的牧区。
下午四点钟左右登上卧牛堂阴山,离山顶不远处一个相对平整的地方建立了营地,海拔3940米。水源很远,背夫们打回了水,没有生火,用煤气炉烧开水。附近可烧的树木几乎没有,因为整整一天都在细雨迷雾中穿行,浑身都是湿的,喝了姜汤后,就早早睡觉。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天的行程中要多次穿过山间的河水,有的宽度有两三米长,而且河水湍急。从石头上走过去要注意别摔倒,石头很滑,而且,鞋不湿是不可能的。
第五天 纪念 卧牛堂阴山—二四二塘—飞机失事地—大卡子—长河坝—关牛沟牛棚
二十四塘是一个非常容易迷路的地方,这里四面环山,大雪塘冲上云霄,于薄雾中仿佛是几根支撑天庭的立柱,只是分辨不出那根才是最高的。周围崇山峻岭,几乎都是无人区,没有向导很难走出去。
到二十塘尽头,向左走,翻越大卡子,向右走,到坠机的卡子。61年前,代号为“祈祷中的螳螂”美军战机在轰炸日本军事工业后,返回成都基地的途中,因燃料耗尽和迷航,坠落于此,机上11人全部遇难。当地山民认为,飞机是撞在了大雪塘山峰上,被弹到了下面。
我们在这里呆了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将哈达献给长眠于此的英雄,并寻找到一些当年坠毁飞机的碎片。离开后,我们登上海拔4530米的大卡子。在藏民范学中(藏名尚加)带领下,队员们去他牧场的棚子里过夜。没有想到他的牧场居然有那么大,面积超过了北京东城、西城、宣武、崇文四区的总和。这片土地是由柳落村6户人家承包的,每个月有两个人在这里看守。
两个人在这么大的地方守一个月,很是孤单,但十几年都过去了,孤单变成了一种习惯。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