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调整国家法定节假日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具体涉及缩短“五一”、“十一”长假时间,并增加中秋节、清明
节等法定节假日。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翟振武在第三届中国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上指出,这个政策很快就会落实,2008年可能实现。
本报联合华商报、今晚报、海峡都市报、新京报等全国十二家媒体听取全国市民的意见。
跟大年三十从山东挤车赶回长沙 老家过年一样,昨天上午,何志虹又要挤火车前往山东上班。“要是平时中国的传统节日能增加几个为法定假日的话,我们就不用挤在春节这个时间里受这么多罪了。”何志虹无奈地说,但他的想法不久就可能实现。2月2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上透露出消息:调整国家法定节假日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具体涉及缩短“五一”、“十一”长假时间,并增加中秋节、清明节等法定节假日,国家发改委已就最后意见稿征求了多方意见。
【方向】增加中秋清明等法定假日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翟振武参加了此次会议,他对此给出了一些建议。在当日举行的论坛上,他指出,“我感觉已进入实质阶段,这个政策很快就会落实,2008年可能实现。”在电话采访中,他表示,尽管有多个方案,但一些方向性的东西是肯定的。比如增加中秋、清明等法定节假日,作为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没有异议;春节因此将得以保留。可能缩短“五一”、“十一”长假的时间,是基于“节日总数不变,结构调整”的考虑。至于延长长假时间,尽管也有提法,但有反对意见,可能难以成行。
据了解,早在2004年,中央有关部门开始统筹研究是否将传统节日设为法定节假日。2005年6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下发《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除夕、元宵、清明、端午和中秋等传统节日进行统一部署,以彰显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一步扩大传统节日的影响。该意见对增设上述5大节日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说明。
【声音】增设法定假日是好事
“增设清明和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那当然是个好事了。”今年42岁的长沙市民纪清格得知这一消息后,面露喜色。他告诉记者,这不仅符合我国的国情,也是方便市民的大好事。“就拿我来说吧,以前清明节由于单位不放假,自己要到望城乡下给父亲扫墓都要跟单位请假。”纪清格说,对于市民来说,清明也是个很重要的节日,是大家缅怀已逝亲人的日子,而中秋更是仅次于春节的又一全家团聚的节日。因此,他十分赞成增设法定假日。
在采访中,大多数市民对此表赞成。陈钊是一位在长沙工作的外地人,他认为,如果增加法定假日的话,就可以缓解春节出行难。
本报联合12家媒体听你意见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进行了1年多的调研后,在2004年2月27日“中国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上,首次正式提出关于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的建议。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还分别在2004年~2006年的三次人大会上提交议案,建议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内容包括增加除夕、端午、清明、中秋4个传统节假日,取消黄金周,强化春节长假。
同时,他也建议国家强推带薪休假制度,可以在夏季或者冬季。据本报了解,他还将在今年全国两会提出一个新的休假议案,比如取消“五一”或“十一”黄金周。2007年1月22日,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王威,处长饶权、朱世宏等官员,专程到中国人民大学调研,并听取纪宝成关于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的意见。
如果你对缩短“五一”、“十一”长假,增加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有什么看法的话,不妨拨打本报新闻热线:0731———4326110。本报已联合华商报、今晚报、海峡都市报、新京报等全国十二家媒体听取全国市民的意见。
新闻背景 “黄金周”存废之争
1999年,中国开始实施黄金周长假制度。从当年开始,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长假,尽管使得国人旅游猛增,消费大幅增加,但也产生了不少问题。过多的人在一个时间集中出游,给交通和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带来很大的问题,假日旅游投诉也不断增加。
此后几年,相关部门开始讨论取消三个公众长假中两个长假的计划,但由于争议很多,仍然维持了现状。
2004年,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张坚钟表示,他们的确对有关调整长假安排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但最终决定在短期内不改变“黄金周”长假制度。
增加中秋节等法定节日最初是在2004年的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上提出,此后得到各方的积极响应。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已对此征求过不少意见,并正在考虑出台新的假日调整方案。 (来源:三湘都市报)
调整国家法定节假日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具体涉及缩短“五一”、“十一”长假时间,并增加中秋节、清明
节等法定节假日。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翟振武在第三届中国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上指出,这个政策很快就会落实,2008年可能实现。
本报联合华商报、今晚报、海峡都市报、新京报等全国十二家媒体听取全国市民的意见。
跟大年三十从山东挤车赶回长沙 老家过年一样,昨天上午,何志虹又要挤火车前往山东上班。“要是平时中国的传统节日能增加几个为法定假日的话,我们就不用挤在春节这个时间里受这么多罪了。”何志虹无奈地说,但他的想法不久就可能实现。2月2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第三届中国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上透露出消息:调整国家法定节假日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具体涉及缩短“五一”、“十一”长假时间,并增加中秋节、清明节等法定节假日,国家发改委已就最后意见稿征求了多方意见。
【方向】增加中秋清明等法定假日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翟振武参加了此次会议,他对此给出了一些建议。在当日举行的论坛上,他指出,“我感觉已进入实质阶段,这个政策很快就会落实,2008年可能实现。”在电话采访中,他表示,尽管有多个方案,但一些方向性的东西是肯定的。比如增加中秋、清明等法定节假日,作为弘扬传统民族文化没有异议;春节因此将得以保留。可能缩短“五一”、“十一”长假的时间,是基于“节日总数不变,结构调整”的考虑。至于延长长假时间,尽管也有提法,但有反对意见,可能难以成行。
据了解,早在2004年,中央有关部门开始统筹研究是否将传统节日设为法定节假日。2005年6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部门下发《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除夕、元宵、清明、端午和中秋等传统节日进行统一部署,以彰显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一步扩大传统节日的影响。该意见对增设上述5大节日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说明。
【声音】增设法定假日是好事
“增设清明和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那当然是个好事了。”今年42岁的长沙市民纪清格得知这一消息后,面露喜色。他告诉记者,这不仅符合我国的国情,也是方便市民的大好事。“就拿我来说吧,以前清明节由于单位不放假,自己要到望城乡下给父亲扫墓都要跟单位请假。”纪清格说,对于市民来说,清明也是个很重要的节日,是大家缅怀已逝亲人的日子,而中秋更是仅次于春节的又一全家团聚的节日。因此,他十分赞成增设法定假日。
在采访中,大多数市民对此表赞成。陈钊是一位在长沙工作的外地人,他认为,如果增加法定假日的话,就可以缓解春节出行难。
本报联合12家媒体听你意见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在进行了1年多的调研后,在2004年2月27日“中国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上,首次正式提出关于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的建议。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还分别在2004年~2006年的三次人大会上提交议案,建议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内容包括增加除夕、端午、清明、中秋4个传统节假日,取消黄金周,强化春节长假。
同时,他也建议国家强推带薪休假制度,可以在夏季或者冬季。据本报了解,他还将在今年全国两会提出一个新的休假议案,比如取消“五一”或“十一”黄金周。2007年1月22日,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副司长王威,处长饶权、朱世宏等官员,专程到中国人民大学调研,并听取纪宝成关于增加中国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的意见。
如果你对缩短“五一”、“十一”长假,增加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有什么看法的话,不妨拨打本报新闻热线:0731———4326110。本报已联合华商报、今晚报、海峡都市报、新京报等全国十二家媒体听取全国市民的意见。
新闻背景 “黄金周”存废之争
1999年,中国开始实施黄金周长假制度。从当年开始,春节、“五一”、“十一”三个黄金周长假,尽管使得国人旅游猛增,消费大幅增加,但也产生了不少问题。过多的人在一个时间集中出游,给交通和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带来很大的问题,假日旅游投诉也不断增加。
此后几年,相关部门开始讨论取消三个公众长假中两个长假的计划,但由于争议很多,仍然维持了现状。
2004年,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司长张坚钟表示,他们的确对有关调整长假安排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但最终决定在短期内不改变“黄金周”长假制度。
增加中秋节等法定节日最初是在2004年的社会发展政策高层论坛上提出,此后得到各方的积极响应。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已对此征求过不少意见,并正在考虑出台新的假日调整方案。 (来源:三湘都市报)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