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难忘布达拉 记忆的影子永不消散

[日期:2007-06-01] 来源:国际在线  作者: [字体: ]
<b> </b>_难忘布达拉 记忆的影子永不消散_乐途旅游网



  那天,我们是从“普陀山”西侧绕道入宫的。进入宫门,便晕乎乎的,辨不清东南西北。桑布告诉我们,布达拉宫的建筑面积为1万平方米,但宫内到底有多少房间,连这里的僧侣都搞不准。不过,布达拉宫的内部结构也实在太复杂了。我们徜徉其中,忽上忽下忽左忽右地转了老半天,却总在佛殿、经堂、僧舍或画廊间兜圈子。

  而且,这些环环相接层出不穷的宫内建筑,大都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在你 的面前,即使来到东、西大殿这样的重要场所,事前也没有任何暗示;但不管到了哪里,你心中总会升腾起一种莫名的、从未有过的感觉,一种既圣洁、又神秘,似乎处处藏有机锋,又处处留有余韵的感觉。也许正因为如此,前来布达拉宫观光与朝拜的人们,竟然没有一个敢于或忍心在这里高声喧哗、横冲直撞。这一完全屏弃了当今社会流传甚广的通病——“浮躁病”的人文景观,在别的旅游区已是十分罕见了。

  漫步布达拉宫,我又发现,尽管这里的内部结构像迷宫似的扑朔迷离,但并非没有规矩方圆:宫内的所有建筑,其实都是依照密宗坛城的形式,结合凸凸凹凹的山体构造而建成的,因而处处荡漾着起伏的节奏与抑扬的美感,弥漫着浓郁的宗教气息。还有,宫内那一尊尊妙相庄严的金身佛像,一座座光芒四射的纯金灵塔,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精美壁画,以及佛殿和经堂的枋、柱、梁与门楣上各种各样美不胜收的纹饰彩雕……无不显示出极高的美学价值。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