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富翁奥尔森是第三位以私人身份进入太空的游客。10月11日,奥尔森刚乘坐"联盟TMA-6"返回地球,此前10天,他一直在太空观光,其中8天是在国际空间站度过的。为了这项特别的太空游,他支付了整整2000万美元的旅游费。在奥尔森之前,美国富翁丹尼斯·蒂托和南非富翁马克·沙托沃思曾分别在2001年和2002年遨游太空,花费均为2000万美元。
特殊见面礼打 开话匣子
“哇哦!”当晨报记者向奥尔森递上装有面包和盐的饭盒时,刚刚还一脸倦容略显冷淡的他顿时露出笑容,禁不住发出惊叹。
面包和盐是俄罗斯传统中迎接贵客所用的物品。10月3日,当奥尔森和俄美两名宇航员抵达国际空间站时,就受到了“面包和盐”的热情接待。“真是个意外的惊喜!”对于晨报记者的这份见面礼,奥尔森十分中意,他立即打开饭盒,将盐撒在面包上开口大吃起来,并不停夸赞:“美味!”
同样让记者感到惊喜的是,奥尔森竟然愿意回答记者的提问了。此前,奥尔森和美国太空探险公司新闻官斯坦丝曾不止一次告诉中方接机人员:“我们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太累了,不想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
经历魔鬼般的训练才成行
“这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我很高兴自己选择了这次太空之旅!付出的所有一切都是值得的,包括魔鬼般的训练,包括2000万美元的费用。”奥尔森这样告诉记者。2003年6月,奥尔森看到《纽约时报》上刊登的一篇关于美国太空探险公司将继续提供太空游服务的文章,这项太空游服务强烈吸引着奥尔森。2003年末,奥尔森与这家公司签订了轨道太空飞行的合同。
不过,奥尔森的太空之梦在刚开始的时候遭到了极大的打击。2004年4月,奥尔森正式开始宇航员的训练,但是训练了没多久,俄罗斯医生便给他亮了红灯:因为他的体格检查结果无法令他们满意。
但是,奥尔森没有放弃。“我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一旦你在精神上放弃了它,就会完全失去它。你需要一直拥有坚定的信心。”数月的重复检查后,俄罗斯医生终于认为奥尔森的身体条件允许他恢复训练了。2005年5月14日,奥尔森重新回到了莫斯科郊外的“星城”加加林宇航训练中心,继续训练。
奥尔森说,宇航员的训练让人感觉“好像重新上了一次大学”,每天不仅要进行艰苦的身体训练,还要学习大量技术与资料。据悉,任何一名参加轨道飞行的太空游客都要参加宇航员训练的各项单元:如苏-TMA飞行训练、水中中性浮力实验、国际太空站、离心机、和平号太空站的模型训练、失重训练、高G力战斗机飞行训练、体能训练和生存训练等等。有一次,近乎魔鬼般的训练让奥尔森的体重在两个小时内至少减轻了3斤。
最遗憾的是相机在太空漂走
“那种失重、四处飘荡的感觉真的特别棒,除此之外,你还能欣赏太空的世界。哦!还有地球,它令人惊奇,非常迷人!”奥尔森再次向记者描述了自己所感受到的无与伦比的太空体验。
不过,比起“太空游客”的称呼来,奥尔森更希望自己被看作是一名去太空做实验的工作者。“‘游客’这个词不能准确表达我在太空所进行的活动,事实上,我还在太空进行了一些科学实验。”奥尔森说。据介绍,在国际空间站的日子里,拥有材料学博士学位的奥尔森进行了10项科学实验,包括晶体培养和地球大气湿度测量等,他还对空间站内部进行拍照和摄影、给地球拍照、和无线电爱好者进行无线电联络。俄罗斯宇航员托卡列夫将奥尔森称为“国际空间站的科学调查员”。
“在太空做实验,一定要比在地面上更仔细,你知道,在太空任何东西都是漂浮的,所以不仅要关注实验,还要关注实验器材的状态。”奥尔森说。虽然太空实验没有出状况,但是失重却让奥尔森丢失了一台自己的数码相机,至今奥尔森仍心疼不已,“那是我自己的一台微型数码相机,我用它在国际空间站里拍了很多照片,但它却从我的口袋中漂出去了。一直到离开,我都没找到这台相机,现在空间站的宇航员也还在帮忙寻找这台相机,我希望他们能够找到,这样就可以把照片传给我了。”
中国之行希望拜会杨利伟
看来,2000万美元的10天太空之旅并未让奥尔森尽兴。
“或许,我还会参加月亮之旅,这并不是不可能哦!太空探险公司不是在开发月亮游项目嘛!”奥尔森笑道。不管这是否只是句玩笑话,但奥尔森对太空游的热情可见一斑。日前,美国太空探险公司正式向公众开放“1亿美元游月亮”的太空探险项目。这一超级太空旅游项目―――月亮旅行将提供3个座位,一名宇航员和两名游客。旅行的价格将是两亿美元,费用均摊,每人1亿美元。奥尔森对这个高昂的月亮游似乎有所动心。
“太空真是太美了!我太喜欢在太空漂浮的感受了,当然,在火箭上出发一刹那的感觉也特别棒!”在奥尔森看来,太空梦想永远没有止步的一天。
“这次,我来中国,也将与中国的学生分享我美妙的太空经历。”记者了解到,20日晚上,奥尔森将在清华大学作演讲,在北京的3天里,奥尔森还有可能与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见面。“‘神舟六号’非常成功,中国在航天事业方面取得的进步让人印象深刻,我很期待和中国的航天专家与航天员见面。”
特殊见面礼打 开话匣子
“哇哦!”当晨报记者向奥尔森递上装有面包和盐的饭盒时,刚刚还一脸倦容略显冷淡的他顿时露出笑容,禁不住发出惊叹。
面包和盐是俄罗斯传统中迎接贵客所用的物品。10月3日,当奥尔森和俄美两名宇航员抵达国际空间站时,就受到了“面包和盐”的热情接待。“真是个意外的惊喜!”对于晨报记者的这份见面礼,奥尔森十分中意,他立即打开饭盒,将盐撒在面包上开口大吃起来,并不停夸赞:“美味!”
同样让记者感到惊喜的是,奥尔森竟然愿意回答记者的提问了。此前,奥尔森和美国太空探险公司新闻官斯坦丝曾不止一次告诉中方接机人员:“我们坐了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太累了,不想接受任何媒体的采访!”
经历魔鬼般的训练才成行
“这一切都是那么新鲜。我很高兴自己选择了这次太空之旅!付出的所有一切都是值得的,包括魔鬼般的训练,包括2000万美元的费用。”奥尔森这样告诉记者。2003年6月,奥尔森看到《纽约时报》上刊登的一篇关于美国太空探险公司将继续提供太空游服务的文章,这项太空游服务强烈吸引着奥尔森。2003年末,奥尔森与这家公司签订了轨道太空飞行的合同。
不过,奥尔森的太空之梦在刚开始的时候遭到了极大的打击。2004年4月,奥尔森正式开始宇航员的训练,但是训练了没多久,俄罗斯医生便给他亮了红灯:因为他的体格检查结果无法令他们满意。
但是,奥尔森没有放弃。“我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梦想。一旦你在精神上放弃了它,就会完全失去它。你需要一直拥有坚定的信心。”数月的重复检查后,俄罗斯医生终于认为奥尔森的身体条件允许他恢复训练了。2005年5月14日,奥尔森重新回到了莫斯科郊外的“星城”加加林宇航训练中心,继续训练。
奥尔森说,宇航员的训练让人感觉“好像重新上了一次大学”,每天不仅要进行艰苦的身体训练,还要学习大量技术与资料。据悉,任何一名参加轨道飞行的太空游客都要参加宇航员训练的各项单元:如苏-TMA飞行训练、水中中性浮力实验、国际太空站、离心机、和平号太空站的模型训练、失重训练、高G力战斗机飞行训练、体能训练和生存训练等等。有一次,近乎魔鬼般的训练让奥尔森的体重在两个小时内至少减轻了3斤。
最遗憾的是相机在太空漂走
“那种失重、四处飘荡的感觉真的特别棒,除此之外,你还能欣赏太空的世界。哦!还有地球,它令人惊奇,非常迷人!”奥尔森再次向记者描述了自己所感受到的无与伦比的太空体验。
不过,比起“太空游客”的称呼来,奥尔森更希望自己被看作是一名去太空做实验的工作者。“‘游客’这个词不能准确表达我在太空所进行的活动,事实上,我还在太空进行了一些科学实验。”奥尔森说。据介绍,在国际空间站的日子里,拥有材料学博士学位的奥尔森进行了10项科学实验,包括晶体培养和地球大气湿度测量等,他还对空间站内部进行拍照和摄影、给地球拍照、和无线电爱好者进行无线电联络。俄罗斯宇航员托卡列夫将奥尔森称为“国际空间站的科学调查员”。
“在太空做实验,一定要比在地面上更仔细,你知道,在太空任何东西都是漂浮的,所以不仅要关注实验,还要关注实验器材的状态。”奥尔森说。虽然太空实验没有出状况,但是失重却让奥尔森丢失了一台自己的数码相机,至今奥尔森仍心疼不已,“那是我自己的一台微型数码相机,我用它在国际空间站里拍了很多照片,但它却从我的口袋中漂出去了。一直到离开,我都没找到这台相机,现在空间站的宇航员也还在帮忙寻找这台相机,我希望他们能够找到,这样就可以把照片传给我了。”
中国之行希望拜会杨利伟
看来,2000万美元的10天太空之旅并未让奥尔森尽兴。
“或许,我还会参加月亮之旅,这并不是不可能哦!太空探险公司不是在开发月亮游项目嘛!”奥尔森笑道。不管这是否只是句玩笑话,但奥尔森对太空游的热情可见一斑。日前,美国太空探险公司正式向公众开放“1亿美元游月亮”的太空探险项目。这一超级太空旅游项目―――月亮旅行将提供3个座位,一名宇航员和两名游客。旅行的价格将是两亿美元,费用均摊,每人1亿美元。奥尔森对这个高昂的月亮游似乎有所动心。
“太空真是太美了!我太喜欢在太空漂浮的感受了,当然,在火箭上出发一刹那的感觉也特别棒!”在奥尔森看来,太空梦想永远没有止步的一天。
“这次,我来中国,也将与中国的学生分享我美妙的太空经历。”记者了解到,20日晚上,奥尔森将在清华大学作演讲,在北京的3天里,奥尔森还有可能与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见面。“‘神舟六号’非常成功,中国在航天事业方面取得的进步让人印象深刻,我很期待和中国的航天专家与航天员见面。”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