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双桥沟—最容易接近的伊甸园(组图)

[日期:2007-06-01] 来源:登山者网站  作者: [字体: ]
本文作者赵凯_双桥沟—最容易接近的伊甸园(组图)_乐途旅游网

本文作者赵凯

此次活动的团队_双桥沟—最容易接近的伊甸园(组图)_乐途旅游网

此次活动的团队

  顺带说一句,双桥沟海拔三千多米,对于没有高海拔经验的攀冰者而言,适应很重要。少量多次的及时补水,循序渐进的活动强度,饮食有度,睡眠充足等等是克服高原反应的法则。这次,向导Jim可能就是在初期补水不足而带来不适。大家的日程安排都很紧,缩短反应期才能提高旅程的效率,这一点,需要在出发之前就做好心理和生理上的准备。

  其次,四川协会的全程服务也让人颇多感慨。

  说实 在的,他们做得很周全,从接机、交通、门票、食宿、甚至攀冰过程中的行动食,一条龙服务。当然,每项有每项的价钱,但这种让顾客免除一切后顾之忧,全心享受运动的乐趣的方式,应该算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商业化运作模式,是与爱好者的野爬、野聚相辅相成的另一种吸引手段。到偏远的地方,尤其对于不了解中国的人而言,是有一定顾虑的。地方协会依托官方信誉的背景,提供有偿服务,便利顾客,同时也拓展对当地旅游和体育行业的宣传,带动自己的名气,还可有经济上的收入,是非常有益的尝试和推动。这次,对四川协会而言,只是一个起步,可能没有太多金钱收益,但至少让世界知道,到这里可以有这么一种便利可靠的服务。口碑相传,也许会有更多休闲攀爬者来享受轻松攀登的乐趣,他们的资金会为给当地带来更多的收益。

  另外,配套设施的完善使本区的发展有了更好的人文基础。

  此次行程可以说是非常轻松舒适的。我们住在沟外的星级宾馆。两年前,宾馆的水和空调还不能正常使用,现在已经让人满意了。早餐后,专车进山,到大家都中意、难度和美丽度(齐整、摄影效果好)都适合的冰壁停下。我们攀爬时,随从人员做饭煮汤、摄影拍照,时间富余的话,他们也到简单的冰壁上小作尝试。下午收工,回程中到沟里的家庭旅馆溜达溜达,和阶级弟兄们碰个头,简短交流几句,然后回宾馆惬意休息。

  沟里五色山庄的书记家是爆满的。加拿大,芬兰,美国,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来自全国各省的爱好者们济济一堂。书记拿出沙棘酒要我共享,老熟人了吗。书记家也开始举行烤羊宴了。民族风情的歌舞聚餐是这儿的特色,也最能触动我们这些自由分子灵魂深处的寂寞与张狂,让我们在这荒蛮而秀丽的地方玩得更爽。我们给当地带来新的世界和新的生活方式,而他们的逐步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越来越值得留连的理由。

  我们自身的攀爬

  其实攀冰并不难,尤其是现在装备大幅度进步的大环境下,20年前的不可攀冰壁现在已经变成了热身级别的路线了。不同于攀岩,攀冰更多的依赖经验,自身的攀爬能力需求并不高,举例而言当你攀岩达到5.11的水平,原则上就有能力攀爬WI6。

  这次我进行了7天的攀爬,第一天攀爬了一条WI6-的路线,之后分别攀爬了WI4-WI5间的十条左右冰壁。总体感觉双桥沟的冰壁比较多,但相对很好的路线不够多,也就在20条左右,难度也有些偏低。但有很多长的路线,非常漂亮。

  发展中面临的一些问题

  人多了,发展了,就会有新的问题需要面临和解决。最首要的,爱好者普遍存在着技术操作不熟练、鲁莽冒进等安全隐患,需要有经验丰富的先行者与他们交流,为他们提供指导。尤其是在运动的初始阶段,专业系统的培训对于运动的安全性和健康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闲聊中,有人问我:如何才能最快领攀WI5,如何才能突破自己攀爬技术上的瓶颈;其实如果换个角度想想:如何才能最稳定的领攀WI4,如何才能掌握最全面的操作技巧等等可能才是我们需要求索的关键,稳扎稳打才能安全提高。

  其次,双桥沟的丰富资源也需要进行系统的整理,拍摄照片,记叙冰壁特征、难度等信息,这样才能让更多人了解双桥,让来双桥沟的运动者能更方便更透彻地体会攀登的乐趣。

  还有,当地服务设施的配套发展,如何能更周全,更便利,而同时又保留根源处的淳朴大气—因为那是吸引外界的重要特征,这些也是值得思考和引导之处。

  我在双桥沟花费过很多精力,交结了不少朋友,也留下了无穷难忘的回忆。因为投入过,所以有感情,也愿意继续为这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奉献。衷心希望双桥沟能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希望这里能真正成为世界攀冰者心中的圣地。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