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苏三起解》删改,伪京剧误导外国游客

[日期:2007-06-01] 来源:新浪旅游  作者: [字体: ]
  临近“五一”,北京京昆艺术团为了给来北京旅游的外国观众换换口味,把《玉堂春》大删大改,和《沙家浜》中“智斗”一折一古一今凑成了两台“旅游京剧”。

  多年来,为外国游客演出的京剧,曾形成一个顺口溜:“拾不完的玉镯,盗不完的草,别不完的虞姬,打不完的三岔口。”近日,北京京昆文化艺术团与美国一家旅游公司共同商讨出了两台新的“旅游京剧”节目——《苏三起解》和《沙家 浜》“智斗”一折。改编后的《苏三起解》浓缩了《玉堂春》的故事情节,全长一个小时。念白的语言也改为更贴近现代的语言,而且删除了所有的眼慢板演唱段。

  北京京昆艺术团团长赵羽说:“因为跟美国的一家公司签了合同,所以根本不用为客源发愁,600个座位基本上每天都是满的,而且都是外宾。这样一来,一年的收入能达到五六十万元。”

  【相关评论】

  别拿“伪京剧”误导外国游客

  “旅游戏”不能老是“拾不完的玉镯,盗不完的草,别不完的虞姬,打不完的三岔口”。从戏曲界的理论家到表演艺术家都这么说。于是,给“老外”看什么样的京剧就成了一个研究了多年的课题,给“老外”换点花样也就成了一种时髦。于是,就有了没了眼慢板演、念白全改成现代语言的《苏三起解》。

  然而,我们为什么非要让来逛北京的“老外”看京剧呢?似乎从来没有人问过这个问题,似乎这是不言而喻的——让“老外”看京剧,是因为京剧代表着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是希望通过看京剧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这还用问吗?我相信几乎所有的北京人都会这样回答。那么既然是这个目的,就应该让外国游客看的是原汁原味的京剧才对呀,怎么还跟一个美国公司一起炮制出专为外国游客演的缺胳膊少腿面目全非的《苏三起解》来?

  从展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讲,你给外国游客看的只能说是“伪京剧”,是“假古董”,误导“每天600位”的“老外”,让他们对中国这么伟大的戏剧艺术产生“不过如此”的误解。这种影响,“一年的收入能达到五六十万元”的北京京昆艺术团不该考虑考虑吗?

  从外国消费者的角度来讲,你让人家看删了所有眼慢板演的京剧,就好比中国人去意大利听的歌剧里都没了咏叹调;你让人家听到的念白全都改成了现代语言,就好比中国游客在俄罗斯看芭蕾舞,演员跳的却是街舞。你一定会认为上了当了,一定会投诉把你领去的导游。

  也许北京京昆艺术团开辟北京旅游文化市场的初衷是好的,可效果我认为难免有负面影响,外国游客可能因此对剧情的了解稍微容易了一点,但他们没有看到真正的京剧,对京剧的了解依然是零,甚至是负数。还是赶快拿出正宗的中国京剧给外国游客看吧,旅游文化市场也不该卖“假货”。(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