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老杭州,街角里的风光

[日期:2007-06-01] 来源:金羊网  作者: [字体: ]
热闹的西溪龙舟赛_老杭州,街角里的风光_乐途旅游网

热闹的西溪龙舟赛

  蒋村龙舟,老式水上竞技

  端午节杭州的蒋村赛龙舟一定会让你热血澎湃的,杭州蒋村龙舟已有千余年历史,每年端午节之前,村民们就开始动手准备龙舟。到了端午那天,一早河道边上就挤满了人,中午时分,各村精心“打扮”的龙舟陆续“登场”,只见号子震天,水花飞溅。蒋村龙舟与别处不同,并不比赛速度,而是看那条龙舟划的有“气势”简而言之比的是“精神风貌”讲究的是龙 舟如出水蛟龙,船手动作力度感强,整齐划一。如此一来,竞争愈显激烈,各村选手都憋足了劲儿,号子声此起彼伏,岸上的观众更是叫好声、加油声响成一片,平日里宁静的河道便沸腾了起来。

  中山中路,岁月凝固的片段

  中山中路则完全是英雄迟暮。但就那立在路边的十几幢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洋式小楼便已见端倪,与大井巷相比这里全无那种“乌衣巷口夕阳斜”的萧瑟,觥筹交错、光怪陆离的年代早已逝去,在各种名目的商标、牌匾、店名的簇拥下,在弥漫着火腿、羊杂汤,甚至农家土菜香味的空气里,这些据说由石灰、水泥加上糯米砌成的西洋建筑丝毫不显的突兀。

  夕日洋场老板的豪宅,今日底层大多成了小吃点或杂货店,上面的楼层有的成了办公场所,有的则索性荒废了,只有圆形拱顶上“1923”几个数字和班驳生锈的镂空铁窗还在挣扎着。

  随意走进一个墙门,里面是狭窄、昏暗的,堆满自行车和杂物的过道,过道的尽头则是低矮的平房,不大的院子里种着些牵牛花,老葡萄藤爬上了房顶,当然,也少不了堆在各家各户角落里的蜂窝煤和缠着布条的水龙头……狭小的空间里充盈着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讲述着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古运河的呓语,枕河人家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杭州的历史文化有一半是京杭大运河造就的。这条流淌了千余年的运河,不但见证了古都杭州翻天覆地的变化,更目睹了运河人家日复一日简单而真实的生活。

  位于杭州拱墅区长征桥一侧的小河直街集中反映了古运河的人文历史风貌。它的历史渊源可以上溯到南宋时期,河畔现存的民居,其建筑基础在明代之前,明末清初时这里可是商船如梭,富贾云集之地,被称为杭州十八景中的“北关夜市”,盛极一时。由于是大运河的支流,小河直街理所当然地成了南北货物的集散地。

  当地的老人说,当时的店铺的种类数不胜数,报得上名堂的就有:炮仗店、茶馆、酱坊、铁匠铺、蜡烛坊等等,还有一种专门孵小鸡、小鸭的店,叫做“哺坊”,可见当时商业形态之繁多。这种盛况直到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方告结束,原来的打铁铺、茶馆、蜡烛坊、碾米店,现大多已成了民居,只留下了木门板上依稀可辨的字迹和同样模糊的记忆。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