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不再走马观花
出境游日渐升温,中国公民出境游的目的地也逐年增加,2006年新开放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为15个,至此其总量已达132个。这让中国游客有了更多的选择,而出境游市场也开始逐步走向成熟。
从“观光游”转向“休闲游”是旅游市场日益成熟的表现之一。过去国人出境游常因图新鲜,习惯于走马观花式“观光游”,游线设计为欧洲十国、十二国等, 但近几年,观光游线路开始退潮,休闲游,海岛游、自由行更受追捧。游客往往愿意选择环境优雅的海岛轻松休闲。欧洲各国也已意识到这种转变,在相同市场预测的基础上,开始为中国游客挑选、编配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每一个欧洲精品游的产品都具有明确的主题,凝结了旅游专家们的精心设计,直接面对具有特别喜好的人群。
以今年黄金周的一些出境游线路为例,上海的旅行社大多设计了休闲游的节目:2至3个国家组合的半深度游,以及单游览一个国家的深度游大大抢了“串烧游”的风头。
另一方面,中国游客也开始越来越注重旅游过程中的个性化。比如,一部分富裕起来的中国游客,要求高端服务和餐饮住宿条件,讲究旅游的品质,并更为关注当地特色;而部分游客对价格较为敏感,要求提供性价比较好的旅游服务。
同时,年轻游客和老年游客也开始成为出境游市场的亮点。一批高收入的老年人退休后,成为出境游的重要客源;因消费门槛降低,年轻游客也日趋增多。
一般来说,老人游要求景点安排轻松,也更多地会选择避开旅游高峰出游。“不少子女平时都忙于工作无暇陪伴父母,现在又适逢春暖花开,便给自己父母出钱,希望老人们到外面开阔眼界,放松心情。像日本、韩国等国近日气候温和,价格也没有变化,所以选择这些旅游线路的老年人比较多”,采访中,旅行社的工作人员这样介绍。
而年轻人的出境游,则以兼顾教育和旅游相结合的“修学游”为亮点,修学游有望成为出境旅游的重要市场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著名景点游览、当地高等学府参观等。从市场反映来看,近年来每年的出境修学游都供不应求。加之日本、英国政府对修学游提供宽松政策,免去或简化签证手续,使得修学游在每年假期都收获颇丰。特别是作为青年学子出国留学的“预演”,出境修学游的趋势正不断彰显。
成长中的烦恼
虽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纷纷看好中国出境游市场,但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最新推出的《旅游绿皮书》指出,中国出境游仍处于增长初期,出境游市场目前仍不成熟,出境旅游行业管理亦不成熟。由于境外目的地在旅游经营、管理体制与机制中存在缺陷,致使中国出境旅游市场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并有向新开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扩展的趋势。
首要的就是强制购物。据上海国旅统计,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一直占据着其全年出境游人次中的半壁江山,是出境游“常青树”;然而,强制购物成为投诉较多的问题。事实上,购物是中国游客旅游中的重要内容和出境游偏好,目的地相关部门应对购物市场进行规范,提供适合游客的旅游产品,使游客产生信任感。
为此,今年4月香港入境团旅行社协会决定,将分阶段增加内地团接待费,首阶段增收300元团费,今后还可能分阶段提价,最高可能每人加价1000元,以解决“零团费”或低团费而强制旅客购物的问题。而香港入境团旅行社协会的25家地接社也组成联盟,宣布提高团费,抵制内地“零负团费购物团”。
《瞭望》新闻周刊了解到,现在旅行社带团到香港购物,只能去那些已向旅游业议会登记的店铺,店铺违反旅游业议会规定可按严重性被记分,记满30分就要被除名。但香港旅游发展局有关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旅游业议会现行的违规店扣分制力度不足,建议一旦被扣分,旅游业议会便在网页公布店名,并且在罗湖等内地旅客主要入境口岸,设置告示板张贴名单,以便更有效打击“黑店”。即使商户未被旅游业议会扣满30分,但只要被记分便可公开问题店铺名称,包括在旅游业议会网页及各入境口岸。
其次,安全问题也受关注。中东游、南亚游常因安全问题令游客不放心。例如,中东爆炸案常使中国游客却步。目前,中东国家旅游仍是零敲碎打,在安全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中东游尚难成气候。而南亚也曾发生爆炸案以及海啸等自然灾害,业内专家建议,这些国家和地区应加强对灾害的预测,并加强治安管理,改善安全状况,这将能吸引更多中国游客。
同时,为保障人身安全,根据目前恐怖袭击的特点,建议中国游客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应尽量不去或缩短逗留时间。如果不幸遭遇恐怖袭击,需听从当地安全人员的指挥,而身在旅行团中,相互救助也很重要。另外,住价格便宜一些的酒店可能更安全,奢侈消费场所尽量不去。
鉴于有些国家可能是遭受恐怖袭击的高危国家,游客可在确定出游目的地前先上网查看该国情况,如到中国外交部网站及时查看“出国特别提醒”及“走出国门赴部分国家和城市注意事项”等,都很有价值。
三是,日韩游价高问题使客源受影响。日韩游日益受到中国游客、特别是年轻游客欢迎。作为中国的近邻,日韩是仅次于东南亚的旅游目的地。但日韩线价格较高,抑制了部分客流。近年来,一些旅行社积极调整线路,日本游有了多层次的报价,并开始出现上升趋势。而韩国游中的海岛游,适合休闲,则可在游线设计上下功夫。
此外,还需打造旅游和保险合作的平台。2006年中国的出境游客达3452万人次,同时还接待了1.29亿人次的入境旅游。面对如此庞大的旅游消费人群,旅游保险市场却明显滞后。
来自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的数据显示,目前除20%左右的旅客是随团旅游由旅行社办理保险外,绝大部分出游者均处于无保险状态,每年至少应有70亿元保费潜力的旅游保险市场,但实际却只有约10%~20%的收入,尚有八至九成的市场未开发。
而另一方面,旅游保险的不规范操作也仍比较突出。为此,在2007旅游保险论坛上,专家提出了深化旅游业保险业的合作、推广旅游意外保险、探索建立“旅游救援平台”等建议。
此外,中国游客习惯带现金出行,遭遇抢劫、行李被盗等意外也较多,专家建议,无论是组团还是个人出境游都应在出境前掌握当地驻华使馆和领馆的联络方式,把护照等重要证件复印留存,以备不时之需;而托运行李中则不得存放现金,境外游应尽量使用信用卡。(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出境游日渐升温,中国公民出境游的目的地也逐年增加,2006年新开放的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为15个,至此其总量已达132个。这让中国游客有了更多的选择,而出境游市场也开始逐步走向成熟。
从“观光游”转向“休闲游”是旅游市场日益成熟的表现之一。过去国人出境游常因图新鲜,习惯于走马观花式“观光游”,游线设计为欧洲十国、十二国等, 但近几年,观光游线路开始退潮,休闲游,海岛游、自由行更受追捧。游客往往愿意选择环境优雅的海岛轻松休闲。欧洲各国也已意识到这种转变,在相同市场预测的基础上,开始为中国游客挑选、编配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每一个欧洲精品游的产品都具有明确的主题,凝结了旅游专家们的精心设计,直接面对具有特别喜好的人群。
以今年黄金周的一些出境游线路为例,上海的旅行社大多设计了休闲游的节目:2至3个国家组合的半深度游,以及单游览一个国家的深度游大大抢了“串烧游”的风头。
另一方面,中国游客也开始越来越注重旅游过程中的个性化。比如,一部分富裕起来的中国游客,要求高端服务和餐饮住宿条件,讲究旅游的品质,并更为关注当地特色;而部分游客对价格较为敏感,要求提供性价比较好的旅游服务。
同时,年轻游客和老年游客也开始成为出境游市场的亮点。一批高收入的老年人退休后,成为出境游的重要客源;因消费门槛降低,年轻游客也日趋增多。
一般来说,老人游要求景点安排轻松,也更多地会选择避开旅游高峰出游。“不少子女平时都忙于工作无暇陪伴父母,现在又适逢春暖花开,便给自己父母出钱,希望老人们到外面开阔眼界,放松心情。像日本、韩国等国近日气候温和,价格也没有变化,所以选择这些旅游线路的老年人比较多”,采访中,旅行社的工作人员这样介绍。
而年轻人的出境游,则以兼顾教育和旅游相结合的“修学游”为亮点,修学游有望成为出境旅游的重要市场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著名景点游览、当地高等学府参观等。从市场反映来看,近年来每年的出境修学游都供不应求。加之日本、英国政府对修学游提供宽松政策,免去或简化签证手续,使得修学游在每年假期都收获颇丰。特别是作为青年学子出国留学的“预演”,出境修学游的趋势正不断彰显。
成长中的烦恼
虽然,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纷纷看好中国出境游市场,但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最新推出的《旅游绿皮书》指出,中国出境游仍处于增长初期,出境游市场目前仍不成熟,出境旅游行业管理亦不成熟。由于境外目的地在旅游经营、管理体制与机制中存在缺陷,致使中国出境旅游市场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并有向新开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扩展的趋势。
首要的就是强制购物。据上海国旅统计,东南亚和港澳地区一直占据着其全年出境游人次中的半壁江山,是出境游“常青树”;然而,强制购物成为投诉较多的问题。事实上,购物是中国游客旅游中的重要内容和出境游偏好,目的地相关部门应对购物市场进行规范,提供适合游客的旅游产品,使游客产生信任感。
为此,今年4月香港入境团旅行社协会决定,将分阶段增加内地团接待费,首阶段增收300元团费,今后还可能分阶段提价,最高可能每人加价1000元,以解决“零团费”或低团费而强制旅客购物的问题。而香港入境团旅行社协会的25家地接社也组成联盟,宣布提高团费,抵制内地“零负团费购物团”。
《瞭望》新闻周刊了解到,现在旅行社带团到香港购物,只能去那些已向旅游业议会登记的店铺,店铺违反旅游业议会规定可按严重性被记分,记满30分就要被除名。但香港旅游发展局有关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旅游业议会现行的违规店扣分制力度不足,建议一旦被扣分,旅游业议会便在网页公布店名,并且在罗湖等内地旅客主要入境口岸,设置告示板张贴名单,以便更有效打击“黑店”。即使商户未被旅游业议会扣满30分,但只要被记分便可公开问题店铺名称,包括在旅游业议会网页及各入境口岸。
其次,安全问题也受关注。中东游、南亚游常因安全问题令游客不放心。例如,中东爆炸案常使中国游客却步。目前,中东国家旅游仍是零敲碎打,在安全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中东游尚难成气候。而南亚也曾发生爆炸案以及海啸等自然灾害,业内专家建议,这些国家和地区应加强对灾害的预测,并加强治安管理,改善安全状况,这将能吸引更多中国游客。
同时,为保障人身安全,根据目前恐怖袭击的特点,建议中国游客在人员密集的地方应尽量不去或缩短逗留时间。如果不幸遭遇恐怖袭击,需听从当地安全人员的指挥,而身在旅行团中,相互救助也很重要。另外,住价格便宜一些的酒店可能更安全,奢侈消费场所尽量不去。
鉴于有些国家可能是遭受恐怖袭击的高危国家,游客可在确定出游目的地前先上网查看该国情况,如到中国外交部网站及时查看“出国特别提醒”及“走出国门赴部分国家和城市注意事项”等,都很有价值。
三是,日韩游价高问题使客源受影响。日韩游日益受到中国游客、特别是年轻游客欢迎。作为中国的近邻,日韩是仅次于东南亚的旅游目的地。但日韩线价格较高,抑制了部分客流。近年来,一些旅行社积极调整线路,日本游有了多层次的报价,并开始出现上升趋势。而韩国游中的海岛游,适合休闲,则可在游线设计上下功夫。
此外,还需打造旅游和保险合作的平台。2006年中国的出境游客达3452万人次,同时还接待了1.29亿人次的入境旅游。面对如此庞大的旅游消费人群,旅游保险市场却明显滞后。
来自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的数据显示,目前除20%左右的旅客是随团旅游由旅行社办理保险外,绝大部分出游者均处于无保险状态,每年至少应有70亿元保费潜力的旅游保险市场,但实际却只有约10%~20%的收入,尚有八至九成的市场未开发。
而另一方面,旅游保险的不规范操作也仍比较突出。为此,在2007旅游保险论坛上,专家提出了深化旅游业保险业的合作、推广旅游意外保险、探索建立“旅游救援平台”等建议。
此外,中国游客习惯带现金出行,遭遇抢劫、行李被盗等意外也较多,专家建议,无论是组团还是个人出境游都应在出境前掌握当地驻华使馆和领馆的联络方式,把护照等重要证件复印留存,以备不时之需;而托运行李中则不得存放现金,境外游应尽量使用信用卡。(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 0
- 顶一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