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是离天最近的地方,吸引着无数的过客。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旅途的艰辛乃至危险,这些年轻人是否做足了准备呢?
在7月的可可西里索南达杰管理站,每周都会有一两拨上门求宿或者求助的年轻人,他们或者疲惫不堪、身体不适,或者碰到坏天气、无处遮蔽,或者带的钱物已经消耗殆尽。旅行准备不足正成为这项时兴的运动埋下巨大隐患。
"有些事情现在不做,一辈子也不会去做了。"
这是在2009年拍摄的纪录片《搭车去柏林》中的一段文字,7月的青藏线上,你能看到许许多多背着行囊的身影,跟随着这样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步行或者骑车,去拉萨。
几天前,天色将晚,冰雹即将袭来,在西宁和格尔木先后相遇的小雪和他的伙伴们进到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求宿一宿。她们的身上钱已经不多,保护站的志愿者帮助他们腾出了一个房间,只收了40元的住宿费。
小雪:真的很难,好几次都想放弃,特别难的时候就给妈妈打电话,然后我就特别想哭,但是我还是坚持下来了。
索南达杰管理站的职责,是以藏羚羊为代表的野生动物救护和保护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兼顾提供一些便民服务给沿线徒步和骑行的游客。进入七月,这里每周都会遇到一两拨像小雪这样的年轻人,今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小马和小雪同一天来到了管理站,身上只剩十几块钱了。
小马:车上坐了四个人,有一个高反特别严重,而且感冒了,我拿着包挤在车上他特别不舒服,而且路很颠簸,我就让他给我放到一个有人的地方,然后看到路牌有个可可西里保护站,而且有很多穿冲锋衣的人,我感觉这里应该有人,至少晚上应该不会有风什么的,然后我就想过来看看。
小马毕业后从西安出发,准备翻越唐古拉山去拉萨,奔波一路的他此时又冷又饿,管理站的工作人员给他泡了一碗方便面,同意免费让他住一晚。
小马:第一天上高原,天气的确出乎我的意料,能得到这种帮助,我只能说非常感激。我今天一天就吃了一个两块钱的馍馍,和一瓶从旅馆打的水,现在才喝了一半,已经是最省最省的开支了。
在记者提到的那部纪录片里,还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话是:"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帮你。"
联想到报道里在保护站狼吞虎咽吃着泡面的小马,我们可以理解年轻人希望通过努力挑战极限的愿望。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踏上旅程的年轻人们也许更需要明白,真的想做一件事,就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
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很担心小马和小雪们的安全,尽管他们已经做了一些功课,但是有过十几次入藏经历的资深驴友杨刚还是不太赞同这样有些冒失的行走方式。
杨刚:这两年是越来越多,对自己出门完全没有状态,自己走到哪也不知道,该带的衣服也不带,不要说对父母不负责任,对自己都不负责任。
志愿者:我觉得现在就是孩子想走就走。
杨刚:想走就走这个理由非常好,我们那时根本不敢想,但你可以用最少的钱走最远的路,不能没有钱走最远的路。
小马:我一直想出去走已经很久很久,这是我第一次。看过一个视频,上里有一句话是"有一些事情你现在不去做,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做了"。我也有了很长很长一段计划了。有理性的判断才会走到这个地方,比如说我搭车过来,比如三轮车,我会判断该什么时候下车。
杨刚:你的计划包括积攒旅行费用吗?
小马:包括积攒旅行费用,我现在从西安到索南达杰管理站,一共花了300块钱不到吧。
第二天早上,小马离开管理站,继续前行。杨刚仍然担心他的行程,他说,做年轻时想做的事情,并不意味着可以毫无顾忌的往外走。
杨刚:这一路上的气候变化非常大,一天有四季的变化,特别是对那种简单出行,不能背上包就出门了,一定要对旅行有一个总体的、在金钱方面最低的准备。也许说你在某个地方可以不花钱,我们觉得这是一个生存能力的体现,但是我觉得,从负责任的角度,必须要有这部分做一个后盾。
当然,需要规划不代表举步不前,杨刚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对于向往青藏线的年轻人来说,不妨从相对简单的路线走起,循序渐进。
杨刚:比如说从云南、贵州这样一些海拔相对较低、基础服务设施相对较好的地方开始旅行,慢慢的渐进渐进的再往青海、新疆、西藏这样的地方走,一方面对自己的出行能力是有一个了解,另外积累旅行和户外的经验,以及与人打交道的经验。
其实,对于年轻人的这种挑战精神,大家都是非常支持的,但是另一个角度来说,远行如果没有充足的准备,一会影响到自己的安全,二是会给沿路的人带来很多麻烦,近几年,经常能听到一些驴友在旅行过程中出现意外,有时候还酿成悲剧。我们这里也衷心希望,这些年轻人在实现自己梦想的路上,有一个安全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