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的戴珞,已经在国内多个自行车比赛中获得冠军,并即将骑行前往英国助威奥运。6月6日,谈起妈妈邱西萍对自己的教育方式,戴珞用一个词概括"放养"。
"运动妈妈"鼓励孩子要好动
"我觉得孩子不一定要乖,要尽量好动。"谈起儿子戴珞的成长,家住东西湖田园社区54岁的邱西萍说,自己尽量支持他尝试,"喜欢做就做,不想做了就放弃。"
和别的家长不一样,邱西萍从小鼓励戴珞和外面的陌生人接触。她说:"不要怕孩子被别人骗了或者欺负了,这样也是积累人生经验。"
戴珞从小学到高中,成绩一直不是太好,而且很多爱好也随学遂丢,没有坚持下来。但是,邱西萍一直不因为成绩"看贬"儿子,而是鼓励他,只要追求自己感兴趣的事,人生一样会很精彩。
"我高中毕业后,就揣着家里给的400元钱,独自到北京、内蒙古等地旅游。"邱西萍说,那还是1976年,一个18岁的女孩独自旅行让周围的人觉得"不可思议"。
她说,因为喜欢运动,所以她鼓励儿子朝着"好动"方向,追求自己的兴趣。
融入儿子的圈子成为"哥们儿"
高考后,戴珞被江汉大学文法学院录取。喜欢运动的戴珞,迷上跆拳道,并加入学校相关社团。这一次,戴珞兴趣强烈,学得很扎实,还考取了跆拳道教练资格。
在学习跆拳道的师兄带领下,戴珞到东西湖府河参加自行车竞赛。第一次比赛,就取得了名次,戴珞发现,自己在此项运动上具有一定天赋。
只练了几年,戴珞在大学生骑行界就崭露头角,获得多个大赛的冠军。在去年8月的首届环青海湖大学生公路自行车比赛上,代表华中师范大学参赛的他,获得个人总成绩第一名。
"不要追求名次,而是要追求兴趣。"邱西萍说,每次比赛,自己第一关心儿子的身体,二是心情,成绩无所谓。
而在儿子的影响下,邱西萍也成了自行车运动爱好者。她告诉记者,自己现在有三辆赛车,最长的一次骑行190公里,每年都要和"骑友"一起外出骑行旅游。
"我们没有代沟。"邱西萍说起儿子,就像谈论哥们一样。
教育儿子"不以赚钱为目的"
"阿姨,您说做生意不以赚钱为目的,为什么?"在邱西萍资助下,戴珞和朋友,在东西湖吴家山开了一家自行车车行。在银行和钱打了30多年交道的她,总是告诫年轻人,不要以赚钱为目的。
面对孩子们的反问,她自有道理。她说,现在油价贵,而且道路拥挤,骑自行车既可以锻炼身体,又能够节能减排,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通过骑车得到健康与快乐,这是赚多少钱都换不来的一件好事。
眼下,尽管车行生意很好,但是戴珞希望能够攻读体育经济学的博士生,并想前往北京发展,邱西萍对儿子依旧鼓励。
退休以来,邱西萍热衷于骑车和锻炼,身体越来越好,社保卡上的钱都没有动过。"运动不仅心情舒畅,还能强身健体。"邱西萍说,只要心态年轻,人就不会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