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五一徒步穿越桂林漓江记

[日期:2007-06-01] 来源:乐途旅游  作者: [字体: ]
五一徒步穿越桂林漓江记_五一徒步穿越桂林漓江记_乐途旅游网

五一徒步穿越桂林漓江记

五一徒步穿越桂林漓江记_五一徒步穿越桂林漓江记_乐途旅游网

五一徒步穿越桂林漓江记

  5月1日:桂林净瓶山大桥东—铁路桥西—摆渡小龙村—大圩古镇(“遵义会议”召开)—竹江码头扎营

  RMB:摆渡一2元/人,乘车2元/人,摆渡二1元/人,晚餐12元/人,回程汽卧280元/人

  早上8点,和乘火车的TX共45人汇合,买了回程票后,大家分乘11辆的士浩浩荡荡到了净瓶山大桥。队伍中没人徒步穿越过漓江,导致我们走一路问一路,岔路口讨论一番,还走了错路(对户外来说,脚下的路没有对错之分)。徒步正式启动,漓江的水和山,在我们两侧纷然陈列,美仑美奂。水往下流,人在岸边走,青山绿水,好不惬意!步行两个小时,在柘木镇附近,路线问题第二次被提出来了。是摆渡过江,还是继续前进。这是有一队坐船到了江对岸。剩下我们一队,向前行进。气温很高,大家顶着烈日,随身饮水快完了,我们到村里商店里把矿泉水、桔子汁,最后连啤酒也买光了。路面,当地一小孩用小棍挑着一只大蛾,很是好看,队员花了10元将它买下来,赏完不已。前行500米,大家又迟疑不决。最后折回,摆渡过江和前一队汇合,共进午餐。下午3点,大家接着徒步,到了柘木镇东部马山脚下的小龙村。在路旁,一些队员忍受不了长途跋涉,乘上迎面而来的班车,有一个人上车,其他的人也鱼贯而上。队员们自己上了车,还在埋怨是谁要上的车。坐在车上,和风吹来,再欣赏窗外景色,也是一种享受。远处有一山被削掉半边,是作建筑用的石灰。我坐在车上正在生闷气:这么好的山,怎么就这样被糟蹋了啊!可再一想,桂林建设也需要材料啊,还是让它去吧!

  车停在大圩古镇。该镇是广西古代“四大圩镇”之一(圩就是赶集的意思)。古镇始建于公元200年。古老的大圩老街顺着漓江绵延2公里长,不宽的街道上铺着青石板,石板路两边是保存完好的老房子。古镇现在还保留着许多竹编作坊、草鞋作坊、传统的丧葬用品店、草医诊室、老理发店等一批古老的手工作坊。闲着无事的老人们或是在街边看些发黄的书,或是聚集在一起喝茶打牌,平静地生活着,守望着这最后的古老。石板路旁的房子多为青砖、青瓦的两层明清建筑,历史沧桑随处可见。每栋房子设计十分合理,集商住于一身,均由门前、天井、正房、厢房、后院组成。靠街的一般作铺面从事商业,有楼梯可上二层。往里走是天井,一般都栽有花草,利于采光;天井后是正房,高大宽敞,供着神像及祖宗牌位,是主人活动、会客的地方;两边是用来居住的厢房。正房、厢房的门窗上都雕有花纹;正房后有门可到后院,后院临江并建厨房和厕所,有石阶可到江边取水、洗衣。

  在镇上的大树下,两位队员召** 议作了决议:徒步野营的作为一队先行开展活动。他们的提议得到大家的响应,此次户外活动人多装备不齐,意见经常不一致,容易造成混乱。分两队,有利于大家深度徒步欣赏漓江风情。我和骆驼自然参加了徒步野营队。下午,我们乘坐三轮车,再摆渡到竹江码头。晚6点,大家临街摆了两桌FB一顿,两个帅气的小伙子端上酒杯主动出击,女同学毫不示弱,穿臂靠背喝上了交杯酒!夜色深了,大家借着十五月色,开着头灯。情绪在酒力的推动下,高昂而兴奋!我们来到自然渡的岸边安营扎寨,在漓江边沐足而栖。朦胧中进入梦乡,帐篷外还有同学在高谈阔论。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