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国家旅游局:促进国民消费 奠基旅游强国

[日期:2011-12-26]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字体: ]

 促进国民消费 奠基旅游强国——就旅游业“十二五”发展专访国家旅游局有关负责人

  《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日前正式发布。国家旅游局党组成员、规划财务司司长吴文学就“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主要目标、“十二五”我国旅游业面临的发展环境等接受了记者专访。

  奠定更坚实的旅游强国基础

  记者:“十二五”规划的主要目标,能不能以量化介绍?

  吴文学:“十二五”发展主要目标是,到“十二五”期末,旅游业初步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在转方式、扩内需、调结构、保增长、促就业、惠民生等战略中发挥更大功能。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奠定更加坚实的旅游强国基础。

  到2015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5万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0%;国内旅游人数达到33亿人次,年均增长率为10%;入境旅游人数达到1.5亿人次,年均增长率为3%;旅游外汇收入达到58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5%;出境旅游人数达到8800万人次,年均增长率为9%;旅游业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650万人,每年新增旅游就业60万人。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比例达到10%。

  以国家发展战略为依归

  记者: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有什么样的战略依据?

  吴文学:中央建议和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及2009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是我们科学制定旅游业“十二五”规划的战略依据。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积极发展旅游业”;《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旅游业要在农民增收、发展海洋经济、发展服务业、维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等战略中发挥积极作用,并明确要求“全面发展国内旅游,积极发展入境旅游,有序发展出境旅游。坚持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并重,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重点旅游区、旅游线路建设。推动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和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全面推动生态旅游,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国内外环境机遇挑战并存

  记者:“十二五”期间,怎么判断旅游业国内外战略机遇?

  吴文学:“十二五”期间,我国旅游业进入大众化的全面发展阶段,面临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调整,民生基础更加稳固,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更加稳固。在国家和地方旅游发展战略,以及旅游法制化进程加快等利好政策的影响下,政府和社会各界发展旅游的积极性将更加高涨。

  城市化进程加快、高速交通体系完善、信息化在旅游业普及应用使游客的旅行、居住和相关消费变得更加方便。旅游标准化建设和政府对游客满意度的重视与保护让游客消费更加明白和放心。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国际合作的深化等,都为旅游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记者:从宏观看,国内外存在哪些主要的挑战呢?

  吴文学:旅游产业对环境的变化很敏感。今后五年,我国旅游既要努力解决人民群众持续增长且不断变化的旅游休闲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旅游生产力之间的基本矛盾,也面临后金融危机的世界经济不稳定、全球气候变化等中长期挑战,以及各种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经济危机、公共卫生等不利事件对旅游业的阶段性冲击。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国际经济缓慢回升但动力不足,人民币升值预期、国际汇率变化以及贸易保护抬头加剧了国际旅游竞争,我国旅游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国内通胀预期增加,收入分配调整难度加大,在一定程度影响居民旅游消费意愿。近年来,国内外各种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明显增多,传统和非传统的安全因素影响增大,对旅游业发展产生较大冲击。

  主要矛盾仍旧是结构性供需矛盾

  记者:怎么看待我国旅游产品的总供求形势?

  吴文学:随着我国旅游市场规模持续扩张和大规模建设,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的压力明显增大。总体旅游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度假休闲和个性化旅游产品不足,不能有效满足旅游者多样化需求。与大众化旅游消费和分散式出游特点相配套的公共服务不健全,交通、住宿等刚性消费支出比重高,文化性消费和购物性消费支出比重低。

  从旅游服务商角度看,发展方式和运行方式比较粗放。许多地方仍处于单纯依托门票的经营模式,没有形成完善、高效的产业链。旅游经营没有把节能减排工作摆到应有高度,旅游业科技含量不高,旅游人才队伍需要进一步提高专业化、国际化水平。

  记者:从公共服务层面看存在什么亟待解决的问题?

  吴文学:发展体制机制不完善。国家层面的综合性旅游立法尚未完成,旅游法规和依法行政的能力不能满足旅游业发展的要求。旅游标准化建设特别是实施相对滞后。带薪休假制度还未落实。旅游资源管理与产业管理脱节,缺乏综合协调机制。旅游规划不是法定规划,对旅游开发和市场管理的约束力还显不足。旅游市场秩序不够规范,削价竞争、承包挂靠经营、“零负团费”等问题长期存在,不少环节还存在安全隐患。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不少旅游景区外部可进入性较差,断头路较多;景区内部游客中心、标识系统、安全等人本化、个性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不足。旅游基础设施依托性的多、专门性的少,缺乏整体规划建设。中西部地区主旅游景区连接交通干线的公路建设滞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不完善。“十二五”期间,就是为这一系列问题破题。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