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最完整的梅里雪山攻略(组图)

[日期:2007-06-01] 来源:乐途旅游  作者: [字体: ]
  雨崩

  雨崩村在主峰卡瓦格博南侧,女神峰缅茨姆北侧,五佛冠冰川下,是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雪山下的美丽村庄,有雪山,冰川,牧场,溪流,和原始森林,也是很多游客计划中的目的地之一.

  进入雨崩最短要3天,4天是最理想的安排。

  有两条线路,一是完全徒步线路,从飞来寺下山,直达澜沧江边,过吊桥,爬山到西当温泉,当晚住在西当温泉,比较艰苦。而且要多一天时间.

   另一条线路是,从飞来寺乘车一个半小时,到达西当温泉,直接从西当温泉步行出发,中午可以到达3700的南宗垭口,下午到达雨崩上村,可选择住雨崩上村或下村,下村与上村虽然仅相隔一条河,但需要上坡下坡,颇耗体力,步行需1.5小时

  如果第二天计划去雨崩神瀑,建议住雨崩下村

  如果第二天计划去大本营,冰湖,建议住雨崩上村,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体力。

  从西当温泉到南宗垭口,有马可以租,12公里,马费是明价,105,不讲价

  第二天有两个选择,去雨崩神瀑或大本营,冰湖

  去大本营,冰湖:从雨崩上村出发去大本营,去大本营的路比去神瀑的路要难走。到达大本营后,沿右边的小路走可以看到冰瀑(草甸上岔路较多不要迷路)。可以去冰湖看雪崩。美极了

  从冰瀑返回时,仍然选择右边的岔路即是去冰湖的路。不想去冰湖的话原路返回即可。

  去冰湖的路基本上是在山脊上,有一边的山坡比较陡,走的时候要小心,不要跌下去。从冰瀑到冰湖大概还要走2个小时的山路。

  从雨崩上村到笑农大本营 骑马100元/人

  去雨崩神瀑:雨崩神瀑在喀瓦格博主峰南侧,有个百米悬岩倾泻而下的瀑布。每年夏季冰雪融化,一股股水朝沿岩壁飞流直下,像万千匹白练悠悠下垂,经风一吹,不时涌银吐玉,飘飘洒洒,十分壮观,若逢阳光返照,霞霓蒸腾,更是美胜仙境,人入瀑中,幸有者便有彩虹绕身。冬季的瀑布似如一条洁白的长哈达,巍巍壮观,这个瀑布被藏胞称为"神瀑",四季有人朝拜。

  以下是该线路上的时间表:

  德钦——飞来寺(坐车20分钟)——西当温泉(坐车2小时)——南宗垭口(徒步3小时)——雨崩村(1.5小时)、雨崩——神瀑(2小时)——雨崩(2小时)——大本营(2小时)——冰湖(1.5小时)——雨崩上村(3.5小时)。雨崩——那宗拉垭口(2小时)——西当(2小时)——德钦(2小时)。

  去雨崩,翻过丫口手机就没有信号了,住的地方都干净,不用带睡袋,里面吃的东西选择较少,可以带些面包和巧克力去补充体力。干净袜子和防晒油最好都带上。

  在雨崩遇到的难题是,如果时间不够,在雨崩神瀑和大本营,冰湖之间如何取舍啊?

  雨崩神瀑是一条雪山景观加宗教遗迹的路线,而大本营,冰湖是一条纯自然景观线路,据不完全统计,如果非要作出取舍,就舍神瀑,去大本营,冰湖,当然,取舍因人而异。最好是都去。

  游客评价:雨崩是一定要去,非去,累也决不后悔, 我在飞来寺梅里往事的留言板看到一个游客的留言:不去天堂,就去雨崩.此言太精辟了.

  关于装备,已经不需要帐篷,但怕跳蚤,可以租睡袋

  雨崩神瀑、大本营、梅里内转外转的详细攻略、地图可在飞来寺梅里往事免费咨询,并有睡袋出租,0887-8416617

  从飞来寺去雨崩通常是在飞来寺包车前往,梅里往事提供吉普车包车,若要等班车,只有下午3:00才有,时间非常不理想.

  茨中与茨中教堂

  迪庆的藏民们大多是虔诚的佛教徒,把它作为生活的最重要部分,但却接纳了茨中教堂,所以茨中教堂的存在可谓是个奇迹。

  1866年,法国传教士顾德尔神甫,进入迪庆,竭力将其势力渗透到滇西北并力图扩展到藏区腹地。他们建立教堂、发展信徒,在强大的藏传佛教势力中,极艰难的存在着。信徒甚少,并且日益被信仰藏传佛教的百姓所仇视。百姓们不能容忍天主教士的传教活动,引发了阿墩子教案和维西教案。在1905年的维西教案中,愤怒的群众焚毁了澜沧江、怒江沿岸的10所教堂,杀死了法国传教士余伯南和蒲得元。当时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的势力,派重兵镇压僧俗民众,反洋教的群众抵抗了三个月,最终被镇压下去,教会因此而获得了巨额赔款,在茨中约三分之二的土地上兴建茨中教堂。1921年,茨中教堂竣工,成为天主教“云南铎区”主教坐堂,下辖2个分堂,先后办过一所学校和一所修女院,1951年在此成立省立第一完全小学。

  教堂风格整体上体现了巴斯利卡式教堂的特征,又兼罗马教堂的特色。主体建筑坐西朝东,为砖木结构。其正面为高大的钟楼,钟楼的上部,虽为中式亭阁,中式飞檐瓦顶,但它两头顶端的十字架标记还是引证了它西式的身份。在历史风雨中飘摇多年之后,政府的出钱修缮、保护,使它重现当年的风采。

  从德钦县城往维西方向南行88公里,汽车缓缓跨过澜沧江大桥,便到了依山面水,环境幽静的茨中村。“茨”藏语意为“村庄”,“中”藏语意为“六”。茨中被人们称之为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

  走进茨中,便见一座中西合壁的砖木结构建筑,凭高雄踞在可人的绿荫世界里,被游人誉为名副其实的“世外桃源”。这就是天主教堂。林木藏高楼,里外花如海。茨中教堂建筑群座落在花木繁茂的村寨中央,背系青山,四周有农舍梯田点缀。建筑群体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别具风格。整个建筑以教堂为中心配套组合,中西兼容,主次得体,包括大门、前院、教堂、后院以及地窑、花园、菜园、果园等等,结构紧凑。规模壮观。沿大门筑有外围墙,院内辟花坛,植果木,风雅别致。教堂座西向东,为法式(哥特式)建筑,整体成十字形,如意踏跺高1.30米,拱形门廊用条石砌成,进深6米,宽3米,门廊之上再砌成三条钟数(晾望楼),高达20米。楼顶为亭式攒尖顶木结构,用4棵内桩和12棵外柱承托脊樟,内外柱问砌有石栏杆。登上钟楼、茨中景色尽收眼底,还可遥览江岸风光。教堂进深22米,面宽12.7米,由二排六棵正方形石承托屋脊,两侧各设7个小窗。祭台宽3.8米,进深5.75米,两侧设有净身。更衣室。屋顶用玻璃瓦覆盖,院中的两棵百年棕树亭亭玉立。果园里出产的葡萄甘甜可口。传教士从法国带来了酿制甘地葡萄酒的器皿和酿制技术,并把酿制技术传授给当地信教群众。时至今日,教堂里还保存着当时酿酒的器皿。如果你到茨中,还可品尝到醇正的甘地葡萄酒。

  在茨中,可以寻找到詹姆斯希尔顿在《失去的地平线》中塑造的人物——法国传教士佩罗极其相似的经历和故事。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