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穿越”可可西里是“擦边”行为还是公众误读?

[日期:2011-11-04]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 [字体: ]
“穿越”可可西里一行人称未进入保护区。
“穿越”途中志愿者有公益行动。


  针对一场可能惊扰大自然的商业活动 大众通过微博发声 最后协调取得多赢局面

  作为中国最大无人区,可可西里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但这里同时也是“生命的禁区”,极少有人涉足,想进入须有相关批文。

  然而,2011年7月,某著名啤酒品牌北京高调宣布启动“穿越可可西里”活动,声称携手热爱探险人士探究这片神奇土地。活动最终选拔了50名穿越志愿者,从10月15日开始至10月29日,沿青藏公路自北向南穿越可可西里,最后翻越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完成为期14天的行程,共计4138公里。

  早在活动开始之初,生态恐慌和环保质疑便接踵而至。在主办方看来,一次本意为呼吁保护环境、倡导环保实践的活动,却招致铺天盖地的负面评价,让他们感到始料未及。

  在公众最关注的具体穿越路线上,活动已从事先宣传的穿越可可西里最终变更为“大可可西里”。然而,主办方是否迫于压力改变路线?事件幕后推动力量何在?请看本报记者对该风波事件始末的调查。

  文/本报记者李华、邱瑞贤 图/受访者提供

  对于林刚而言,10月26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日子。这一天,他在冈仁波齐圣山脚下的塔尔钦苹果小学,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课,打了一场篮球赛,还捐助了学习用品。当地教育的落后与学生们高涨求知欲的反差触动了他。这一天也是参加活动穿越可可西里的第11天,他记得。

  一问:

  是否需要获得批文?

  林刚是徐州人,热爱户外运动,这已是他第三次参加该啤酒品牌组织的活动——之前他参加了2009年攀登乔戈里峰、2010年重走红二方面军长征路。对于穿越可可西里保护区的合法性与可行性,他直言,出发之前并没有清晰的概念。

  可可西里是目前中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为丰富的自然保护区之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禁止游人进入;即便是实验区也要经过严格的环评程序后才能适度开展生态教育、旅游等活动。

  未经许可进入保护区是严令禁止的行为。据悉,可可西里属于青海省的管辖范围,按惯例需向青海省林业厅提出申请。穿越的合法性是活动举办的前提,因此主办方是否取得相关批文,便成为大众的关注焦点。

  青海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透露,“主办方没有提交过相关申请,林业厅也没下过批文”。而直接管辖保护区的可可西里管理局局长才旦周也表示,“没有接到青海省林业厅对活动穿越可可西里的相关批文”。

  对此,该啤酒品牌市场推广部经理毛小君表示,活动自始至终都没有计划穿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穿越的是大可可西里区域,并没有进入保护区,不涉及批文的问题。

  二问:

  路线是否进入保护区?

  是否需要提出申请,获得进入保护区的批文,与穿越路线息息相关。但是从该活动宣传到选拔志愿者的近三个月期间,自始至终都没有公布过路线,这是其饱受质疑的原因。

  通过活动相关涉及人员和环保人士透露的信息,可以勾勒出其大致路线。6月29日蜂鸟汽车公司的总经理彭燕在微博中提到,“2011年穿越可可西里活动,由我公司执行,活动期间,将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同时对冰川进行近距离的考察”。

  8月22日,这个信息得到可可西里管理局局长才旦周的印证——“穿越活动会到索南达杰保护站搞捐赠,然后去可可西里保护区内的缓冲区库赛湖周边转转。”此言一出,便引来了无数劝阻和反对的声音。为消除阻力,9月2日,主办方在活动官方微博上表示,近期将公布行动路线。

  据环保志愿者吴柱透露,参加穿越活动的一名成员曾向他曝光穿越的详细路线,路线中多处涉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与此同时,在9月的一篇报道中提到,活动时间为10月15日到10月26日,跟曝光路线的时间一模一样,彭燕与才旦周透露的行程也均在曝光路线之列。

  活动至此受到更广泛的关注,也引来了环保人士及广大网友的强烈反应。10月初,环保志愿者发起抵制活动:“我们的目的就是,让主办方认识到错误,对可可西里说一声对不起”。

  不过,主办方对此也有说法。有关负责人称,这个提前公布的线路属“伪造”。基于对可可西里生态物种的保护,避免人为的破坏与干预,该活动的实际路线是从格尔木出发,沿青藏公路自北向南穿越可可西里,翻越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

  三问:

  公众误读“可可西里”?

  到底穿越可可西里是否需要进入保护区?在各方争议中,这个对于地理概念的认识是另一个插曲。

  10月15日,参与该活动的山西电视台评论员范炜在微博中回复网友提问时透露,“徒步穿越且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只在实验区和缓冲区。”在网友的追问下,他又改口,“后来官方确认实验区和缓冲区也不通过”。他对此的解释是,该信息只是他个人与朋友的聊天对话,不慎流传开来。

  与此同时,主办方也在官方微博上称:“本次活动线路完全合法合规,确保不会进入任何可可西里地区所涉及的保护区,包括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

  对此,才旦周介绍说,从格尔木走上170公里就可到达可可西里的边界,青藏公路沿线都是自然保护区的边缘,从地理概念上来讲是“大可可西里”,这些地带任何人都可以通过。

  而在可可西里地区地理范畴划分的制定者之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李炳元看来,此次穿越可可西里活动之所以引起争议,本质上是公众对可可西里地理概念不了解所致。他指出,活动穿越的是可可西里地区,而不是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两者并不是同一地理概念,可可西里是一个很广阔的地域,而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

  他认为,“活动路线是沿青藏公路自北向南穿越可可西里,因此完全不涉及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以及其他任何自然保护区。而无人区不是一个学术专业名词,只是因为可可西里的神秘感、人迹罕至,不知何时开始大家一提到可可西里就这么称呼了。”面对公众对于地理概念的混淆引发争议,曾作为中国科学院可可西里考察队队长,多次率队进入可可西里考察的李炳元表示可以理解,毕竟公众不是专业人士。

  四问

  是否一场“擦边”炒作?

  一个商业活动最终在网友的推动下迅速调整,有网友直指,这是一种“擦边”炒作。

  “如果这个不进入任何保护区的‘穿越可可西里’是可能的,那么,主办方是在欺骗他自己,欺骗公众,还是在欺骗参与的啤酒志愿者们?”导演乔乔发出自己的质疑。网友“古格遗子”说,穿越可可西里活动纯属一个噱头,涉嫌欺骗民众。

  作为穿越一行的成员,范炜和林刚则表示,虽然这是一种商业行为,但他们对此并不太在意。范炜说,在穿越过程中,主办方做了公益活动,让更多的人关注到贫困地区学生教育问题,也让一些学生受益,这样的商业行为应该鼓励。

  而主办方自己则认为,这是一个珍爱可可西里,传播环保理念的活动,他们除确保自身行动的环保性外,还沿途对保护区进行人力物力支持,助力当地生态保护事业。

  指责的声音基于主办方事先没有公布路线,缺乏一定的环保意识,穿越可可西里有哗众取宠之嫌。但无论如何,最终宁静的可可西里和珍稀的藏羚羊都没有受到惊扰,这才是最重要的——经过一次大众的共同发声,这片神奇的土地依然平静。

  幕后推动力

  微博吹响环保集结号

  在面对各种阻力与质疑之下,活动最终确定的具体路线为:从格尔木出发,沿青藏公路自北向南穿越可可西里,翻越唐古拉山口,进入西藏,行程共计4138公里,前后历时14天,超出了预期的时间安排。在活动期间,穿越志愿者参观了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向保护站捐赠御寒衣物;同时,志愿者也为藏羚羊募捐,对诸如苹果小学这类贫困地区学校进行了捐资助学。

  活动最终的行程路线没有涉及保护区。对此,环保志愿者冯永锋和吴柱表示很欣慰。他们认为,此次能够取得“胜利”,环保组织的参与是一部分原因,此外,社会各界和媒体的积极响应也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名人效应起了重要作用。据冯永峰和吴柱介绍,导演乔乔、记者闾丘露薇、清华大学副教授蒋劲松等名人都有参与。

  “环保公益需要大家一起努力,民众应该有公益的责任心”。导演乔乔认为,“可可西里生态非常脆弱,一个脚印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恢复,一个车轮则需要上千年的时间”。10月12日和14日他先后发布抗议、劝阻雪花的博文,被转发近千条,评论数百条。

  除了名人和网友的鼎力支持,更有神秘人出手相助——微博ID为“我是高原人啊”的网友,在个人信息中透露自己是青海海西人。他只发过5条微博,内容均为号召各方行动起来,劝阻穿越队伍进入可可西里。虽然发布微博数量很少,但他却多次给吴柱发私信,提供了许多重要的信息。“他不愿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但我认为他是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吴柱猜测。

  “微博是一个观点与行动同步的平台”,冯永峰说,网友可以通过微博参与公众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以行动干预事态的发展,“它有一个推进剂的作用”。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