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沈阳到拉萨,从拉萨到宁金抗沙峰,再撤至拉萨、回到沈阳,经过整整17天的旅程,辽宁青年画家孙义全结束了宁金抗沙峰的攀登之旅,于10月20日晚抵达沈阳。来不及休整的他昨天下午做客沈阳晚报、沈阳网,与晚报的读者及登山爱好者们进行了交流互动。
印象最深的一次登山之旅
孙义全是一位青年画家,今年26岁。他从6岁开始画画,如今已经画了20年。2006年开始,他迷上了登山,几年来,他已经征服了十余座5000米以上的山峰。单是2011年,他就已经攀登了三座山峰,分别是海拔5000米以上的四姑娘山、海拔6000米以上的启孜峰以及此次攀登的海拔7000米以上的宁金抗沙峰。在被主持人问及这些年登过的这些山当中,对哪次登山经历印象最深时,孙义全坦言——就是这一次的宁金抗沙峰。
昨天,他通过向读者们讲述此次攀登的过程,也重新回味了这次特殊的旅程:10月5日抵达拉萨,10月8日进山,一直到10月17日登顶,孙义全在山里整整待了十天。登山的过程是艰辛的。谈到最后登上顶峰的那一刻的感受,孙义全说:“觉得之前那些天的经历还是挺值得的。”
在宁金抗沙7206米的顶峰,孙义全将沈阳晚报的旗帜和祝福全运的标语展开,让那珍贵的瞬间永远定格。谈到那个时刻,孙义全回忆说,其实登山过程中很多细节,其背后的困难都是难以想像的。
下山过程步步惊心
宁金抗沙峰之旅成为迄今为止让孙义全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一次他在登顶后下撤的途中遭遇了一次惊心动魄的经历。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对此,孙义全现身说法地解释说,在上山过程中,人是有目标的,体能也相对充沛,而下山时往往只想着赶紧下撤,精力不如上山时集中,体能也已经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这时往往就容易发生状况——宁金抗沙峰的雪层非常厚,雪缝也特别多。加上下山过程中在视觉上会产生高度差,雪缝不容易被发现。当孙义全登顶后下撤时,不小心掉进了雪缝当中。
按理说,登山者身上的主钩会挂在事先搭设好的安全绳上作为保护措施,可是由于当天孙义全登顶速度比较快,当他下撤时还有一些队员正在上行,所以孙义全只能将自己与向导两人的保护钩拴在一起。当孙义全掉进雪缝时,向导自然也跟着往下掉,好在向导比较高大,在掉到两三米的地方卡住了,随后这位曾8次登顶珠峰的向导凭借经验将自己和孙义全解救上来。
孙义全坦言,当自己掉进雪缝后脑子一片空白,而在经历了这场惊心动魄之后,他静静地坐在雪坡上整整一个小时,才缓过神来。
身体力行倡导环保
很多读者对于登山过程中在山里吃什么感到好奇。据孙义全介绍,登山队里有专业的高山厨师负责提供饮食服务,不过到了C1、C2营地,就只能通过简单的路餐来解决饮食问题了。至于饮用水,在营地时他们通常都是将雪化成水,然后烧开来喝。
对于登山过程来讲,注重环保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昨天,谈到环保的话题,孙义全也由衷地表示,对于大山里的那片最后的净土,应该好好地保护。同时,他也给大家讲述了维护环境的一些做法上的细节。比如,如果在山里抽烟,要么将抽完烟剩下的烟头带下山来,要么将过滤嘴撕开——因为被撕开的过滤嘴会自然地被蒸发掉。而除了对自己制造的垃圾要很好地进行处理,孙义全和队友们还会捡起别人留下的饮料瓶,放在自己的包里带下山,尽力去保护那片未被污染过的环境。
登山不能盲目奔高度
昨天活动现场来了不少登山爱好者,大家也纷纷把一些关于登山的问题抛给孙义全。对于人们关心的如何抗高原反应的问题,孙义全坦言,这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主要是通过时间进行调整,多喝水,不能太早睡。至于抗高原反应的药物,如果是去拉萨旅游的话可以通过吃药来预防和缓解,但靠吃抗高反的药去登山显然是不科学的。”
登山是一个极限项目,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孙义全也透露说,自己曾经遇到过以往登山遇难者的遗体。登山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永远是被人关注的话题。对此,孙义全强调说:“登山不能盲目,也不能单纯为了追求一个高度而去登山。”据孙义全介绍,6000米以上的山峰他已经登了三四座了,在7000米这个档,他也已经登了两座独立的山峰,再加上一个珠峰的北坳。这样的适应过程对于继续向上攀登是非常有好处的,而有的山友为了尽早攀登更高的山峰,不惜作假,这是非常危险的。另外,孙义全也表示,登山最重要的是应该体现在过程,一定要在专业系统的组织下去登山,否则拿不到第一手的天气预报,也缺乏各种保障和经验,这样去登山是不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