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轻量化出行的策略、技巧以及装备—格聂穿越回来的一些感受

[日期:2011-10-25] 来源:装备者论坛  作者:彩云指南 [字体: ]
附:装备列表

服装类 数量 重量(g)
羽绒服(裤) 1套 443
防水外套 1套 326
保暖手套、帽子、额外羽绒裤一条 1套 216
备用衣物 1套 369
凉鞋 1双 300
小计   1654
炊事用品
2个+锅夹 166
炉具 117t 48
铝箔 1.5m 11
小计   225
露营用品
大A塔 1 305
400红虫 1 680
防潮垫 内垫 187
帐篷配件(钉、绳) 10 154
地布 1.5*2 129
小榔头 1 170
小计   1625
水具
800ml保温壶 1 356
2L软体水袋+净水器 1 100
小计   456
摄影器材
相机包 1 107
相机 1套 480
备用镜头 1 90
米袋 2
配件 备用电池*2,遥控器、读卡器 112
小计   791
背包
主包 1 476
主包防水袋 1 30
肩包 1 72
小计   578
器材
冰爪 1 450
头盔 1 390
绳子 20m 259
扁带 120*1 73
主琐 1 50
手杖、冰镐 1+1 618
上升器、下降器、冰锥、冰钩、碳纤维雪铲 290
小计   2130
杂项
杂项备用包 1 150
头灯 2 65
电池 AA1.5v锂电*2 30
药品 1 48
备用墨镜 1 56
手机 1 92
对讲机 1 107
psk工具 哨子、刀、手电 93
整理袋、防水袋 2 42
小计   683
总重 7686

经常听策略高于技巧,技巧高于装备这句话,在经过若干次户外的实践之后,对这三方面有了一些认识。虽然之前活动的次数不少,不过就轻量化活动来说,此次的格聂出行应该算是最成功的一次,所以这里结合这三方面,把格聂出行作为一个案例写出来跟大家分享。

穿越线路图(借用水电图片)


首先,策略、技巧以及装备其实是一个整体,因为当中的某一项发生改变的时候,必然会影响到其他方面,对于这三者的关系,我个人认为是考虑的问题的三个先后顺序:先是策略,然后才是技巧以及装备。

在你开始一次全新的探索(想用探险这个词,但总觉得怪怪的)之旅之前,你必须要对这样一次活动有一个清晰的定位:季节、活动区域、时间以及轻量化的程度等等。这些都是你做后期工作的基础。

制定计划时所选择的时间段,会直接跟气候有关。在雨季、冬季还有季节交替的时间段出行对于装备都会带来不同需求。同样的海拔,在不同季节体现出的地貌可能完全不一样,就我经常活动的滇西北以及川西地区来说,如果出于温度考虑,最适宜的季节是7-9月,但是这段时间也是降水最为频繁的时候,选择这个时间段出行,需要做好各种防水的准备。而从12月到第二年的5月期间,在海拔稍高一些的地方还被积雪所覆盖,这期间可能需要考虑应对各种雪况。需要提醒的是,在冬春以及夏秋交汇的季节,天气情况通常是不稳定的,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要特别注意应对突发性降雪所带来的麻烦(积雪、起雾等等)。国庆期间出行,刚好就处在雨季结尾,所以我们采取了赶早不赶晚的原则,出发日期直接提前了国庆一周。从最后的结果上来看,很幸运,当我们完成线路到达奶干多村的当天晚上,格聂地区迎来了今年第一场大规模的降雪。 

格聂地区今年第一场雪


有关线路。这次活动选择的活动在格聂地区,海拔4400米至5200米,在大致的活动范围确定之后,需要细化具体线路。这里就有2个选择,1、只翻一个5200米的垭口,带冰川,难度较大,但距离上稍微近一点,海拔上是上升下降;2、翻2个5200米的垭口,其中一个带冰川,但坡度较缓,有一定难度,距离较远一些,要跨越2条沟,海拔上是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做这类选择题通常是没有完全正确的答案的,只能根据自身条件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我们最后选择的线路2,主要是基于以下的几个方面作为考虑: 
1、 安全性,这个是户外出行的首要条件。原则就是根据自身的经验还有能力,选择最安全的线路。 
2、 线路难度。在GE上观察2个冰川垭口,不管是线路1还是线路2,其最大的难点就在于翻越垭口,线路2的冰川要平缓的多,而且根据地形以及等高线的分析,在冰川上产生大的裂隙可能性非常小。而对于冰川上才攀登以及行走,虽然之前有过这方面的经历,但总的来说我个人是缺乏这方面经验的。在碰到复杂地形或者突发情况,在应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可能会有不顺利甚至无法解决的麻烦。 
3、 线路的灵活性。虽然线路2的距离虽然较长,但是选择性更多,先不说2个风格不同的垭口的风景迥异性如何,如果我们在翻越第二个垭口不成功,或者在出现意外的情况下不需要原路返回,而线路1只有成功或者返回两种可能。有关于这点,有点个人的建议,在计划一条超过7天的纯野外线路的时候,最好能在当中设置一个撤出点,也就是说,从这个撤出点能够在短时间内撤离到人类文明所覆盖的地方,这对于应对突发情况是有意义的。 在线路时间安排上,通常对于一条未知线路来并不好把握。就我个人经验来说,考虑时间需要考虑这几个方面的因素:线路长度、海拔提升、线路难度,包括攀登、下降、涉水以及可能需要穿越的灌木或者树林。每天的线路安排可以根据GE上的测量的数据作为一个参考,使用路径工具进行测量,在海拔缓慢提升货下降的路况下,如果不需要自行开路,一天设置距离不要超过15公里,因为在行进过程中你是不能保证始终在直线前进,通常实际行走距离还需要乘以1.5甚至是2的系数;在路况不明,或者有海拔较大提升的情况下,设计每天的行进距离不要超过10公里,因为你在找路以及开路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在路况非常复杂,比如翻越未知情况的垭口的时候,设计距离不要超过5公里;此外,在设计线路总时间上增加一天余量以便于因对可能的突发情况。

冰川之上,远处是需要翻越的第二个5200的垭口 
 

线路选择和时间安排只是策略的一方面,在确定了详细线路之后,就需要对出行方式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当然,对于我跟水电来说,这个是非常明确的:无向导、无背夫以及无后援的超轻穿越。因为采用了无向导、无背夫以及无后援,这也就直接影响到了饮食(包括燃料)、导航以及装备各方面的策略。

在饮食以及燃料方面,可以做的文章其实很多。而且往往根据你选择策略的不同,会导致最后的重量以及野外生活品质的极大差异。 单就饮食来说,你可以选择需要现加工的日常食品(米、面、新鲜蔬菜……);半加工过的食品(方便米饭、方便面……);熟食(真空包装食品、囊……);还有单纯能量食品(能量棒、士力架……)等等方法。就我个人经验来说,需要现加工的日常食品,口味最家常化,相同重量最省体积并且最耐饱,但是煮食费时费燃料,虽然每次都会带,但是通常是作为调剂口味用的;半加工过的食品,省时省火,但是长时间食用,口味一般容易让人产生厌恶;熟食的可选择种类很多,好处是口味丰富,但是重量偏重;能量食品虽然能够快速补充能量,但是通常成分都是单糖,对于短时间补充能量是有用处的,通常作为路上的能量补充食品比较合适。 之前曾经尝试过全半加工食品还有日常食品为主两种方式,效果都不太理想,这次尝试了一下日常食品以及熟食各占一半的方法,在行程结束后仍然剩余了将近1.5kg的食品,里边基本都是米面一类的日常食品。要想获得一个重量合适、搭配合理,并让自己满意的食品清单是相当不容易的。在经过若干次不同组合尝试之后,我想我在下次活动当中可能会以熟食为主(节省燃料和时间),配合一定量的日常食品(少量米面,一定量蔬菜),以及一定量的能量食品,这样结构的一个食品组合。

在第一个5200米垭口吃午饭的水电 


跟食品密切相关,还有就是燃料。户外燃料的选择,在最终背负重量上也会有极大的差异。我先说说我所使用过的几种燃料的优缺点:1、气罐。在我之前的绝大多数活动当中使用的都是气罐。使用气罐最大的好处就是方便,而配合现在市场上买得到的各种超轻炉头,相对以前来说,整体重量虽然有一定的减少,但是如果用超轻的眼光来说,重量还是一个让人头大的问题。毕竟一个灌装230g气体的空罐重量就有260g。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做到户外不痕迹,那这260g的重量要算到你的基础装备中去。而对于超过7天的行程,在考虑到有充足备份的前提下,你至少要带2个气罐——你最后不得不背着至少1斤无用的东西走完全程。2、酒精。酒精这个东西在国内户外圈基本是不太主流的东西,不过去年我在AT路上碰到的背包客里边至少50%是使用的酒精。酒精最大的好处就是轻,毕竟在容器还有炉具方面省去了很大的重量。但是它也有2个缺点:热值低、不能控制火力。热值低这个是物理特性,可以通过增加携带量和提高效率来一定程度的弥补。但是不能控制火力的问题现在已经不是问题了,解决办法很简单——用酒精棉球——想烧时间短点就把棉球酒精挤出点来,想火力大就多丢几个酒精棉球。DIY一套简单的支架和挡风板,重量也就几十克。3、柴火炉。柴火炉最大的优势就是重量,只需要利用各种罐子DIY一个的话,重量也就2、300g,只要在合适的地区以及季节,燃料基本是无限的。不好的方面就是你必需得忍受黑锅的问题,还有就是这东西不能在帐内煮食。 本次出行,让我最为惊讶的是水电的饮食策略:基本上以熟食为主,配合一些米面新鲜蔬菜之类日常食品,在行程结束的时候居然还有至少150g的酒精剩余,要知道,他总共才带了400克的酒精。这里边,抛开个人需求差异问题,燃料重量跟饮食策略有相当大的关系,道理不说你也明白,对于热食还有热水需求的越少,所需要携带燃料的用量肯定也就越少。这里有个技巧,在对于热水需求量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使用便携净水器来喝水是个节省燃料跟时间的好办法。比如我们带的Frontier Pro管式净水器,几十克的重量,但是却节省了大量的燃料。就我的情况,7天下来,也就用掉了整整一个扁罐在稍微多那么一点燃料。下次出行,我会选择少量酒精+柴火炉的方式。之前多次出行我发现,即使在雨季,4000米以下的树林里还是能找到大量可用的柴火,而在冬季,简直就是柴火炉的天下,只需额外携带少量酒精用于引火以及在高海拔较短时间之内使用,这样一来,在炉具以及燃料总重500g以内就能实现长时间出行对燃料需求完全满足。

篝火和远处的雪峰,那天晚上我用篝火的炭火做了一顿晚饭 
 

再有就是导航。国内地图资源并不丰富,想要找到大比例的精确地图很困难,不过网络弥补了这一问题。如果对某一区域有兴趣,通过Google Earth上的卫星照片能很直观的观察此区域的地形地貌以及海拔和植被情况。这一来也就对我们想自主实施对未知区域的探索提供了机会。如何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可以配合导航软件使用的电子地图我这里不说了,相关的帖子很多。只要能够熟练掌握和使用导航软件,我相信对于任何一个有一定经验的户外人来说,不需要向导去探索一片未知区域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前边说到的这些策略,最终的体现就是在装备上,而所有东西的总和就是你轻量化的程度。下边有关装备我不会花太多篇幅介绍所使用的东西,更多的,我想说一些心得和技巧。

帐篷
现在我所使用的帐篷基本都是无杆、无底的透气面料帐。围绕这类帐篷最多的困扰是2个,一个是防水的问题,一个是搭建的问题。我一个一个的来说。先说防水,透气面料在耐水压方面的确是弱项,这也就是说,你把帐面用来兜水,水会很快的就从一侧湿透到了另一侧,那这种透气面料的帐篷到底能不能防水?回答当然是肯定的。要解释为什么之前,在这里我们先来了解一个名词:结构性防水。其实这个东西在生活当中很常见,我们日常使用的雨伞就是个典型的例子。雨伞的面料其实只是密度相对较高一点的面料,而多数都不带防水涂层,防水原理是通过水来防水——你没看错——刚开始,雨滴在碰到撑开的雨伞之后会快速扩散,然后在雨伞内表面形成一层水膜,当后来的雨滴再落到雨伞上的时候,这层水膜会阻止雨水直接从面料上滴落,而让他们顺着伞面流向雨伞的边缘。这也就是为什么紧绷的伞面为什么不会把雨水滴落在打伞人头上的原因。回到我们所使用的帐篷上,除去帐篷面料密度比较高,外层还做了拒水处理之外,防水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帐篷结构一定要挺括。只有让雨水能够快速的通过面料滴落,而不在局部聚集才能保证这类帐篷的防水性。说了这些,或许你也能理解为什么这类帐篷在下雨的时候内层是湿的了吧,那不是漏水。再说搭建,说实话,这个只能多加练习。唯一要注意的是在特殊地形,你要学会使用各种办法和手边的各种材料来搭建以及加固。就我们这次活动碰到了2个地方,一个是在小河边,要完整的拉开风绳是不可能的,只能利用一只手杖来协助支撑以便缩短风绳距离;还有就是在冰川下的碎石上,在这种地方如果想要固定住地丁,只有选择用大石头来加固。还有,为了应对可能的雪地露营,虽然没有用到,我们一人还是携带了十来个塑料袋以便于装雪代替地丁固定帐篷,总之,需要因地制宜的想办法解决各种问题。在支撑类似香3一类需要2根手杖对接的金字塔形帐篷的时候,我有一点轻量化的技巧,很简单,只需要一根2米长10g重的营绳就能解决:营绳的一端在2只手杖的腕带上打个节,然后把两只反向的手杖捆在一起,最后再打个节防止松脱就完事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试试。

在4800米水边营地的大A,注意看靠河的一侧 


在4900米冰川下部的营地 
 

保暖保暖分为2部分,行进保暖还有营地和睡眠保暖。要解决保暖有个笨办法,那就是带上足够多的保暖衣物和足够厚的睡袋。但是要追求超轻的话,你所带的每一样东西都需要仔细考量。 就我个人经验来说,行进保暖只需要解决2方面问题,一个是一定厚度保暖层,一个是防风。虽然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对于每个人来说找到合适自己的解决方案还是需要有一个探索的过程。对于现阶段我的解决方案主要有2个:稍微温暖一些的气候条件,一件powerdry的内衣+防水外套;寒冷一些的气候条件,内衣+薄/厚抓绒(+防水外套)。下一步可能会尝试一些羊毛类制品的内衣,什么效果以后再来汇报。对于行进保暖所携带的衣物来说,如果想要总重量最轻,最好能够在事先有个准确的判断,通过灵活的组合,以便带的每一件衣服都能发挥作用而不是一直压在包里。 而对于营地保暖还有睡眠保暖,可以将营地保暖的衣物作为睡眠保暖的一部分来配合睡袋以减轻重量。当然,这个也有一个加法减法的问题在里边,多厚(重)的营地保暖+多厚(重)的睡袋能够实现最优,这个需要每个人自己根据自己情况去考量。就这次出行来说,我有几个方案:羽绒夹克+羽绒裤+800g睡袋、羽绒夹克+羽绒裤+羽绒小被子+400g无头套睡袋还有厚款羽绒服(带帽)+羽绒裤×2+400g无头套睡袋。最终的均衡结果是第三种方案,同时也是最轻的方案,实际使用中在4400左右的2个营地,穿着厚羽绒服,只需要把睡袋摊开盖在身上,而在4900的营地也只用把睡袋稍微拉紧一些就好。对于睡眠保暖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防潮垫,在几次出行当中都采用了内垫+外垫的方式,效果都非常理想,这里也推荐给大家。所谓内外垫,就是把防潮垫剪成身体的形状(肩膀至小腿),然后塞入睡袋里作为内垫,再在外边铺一层外垫,外垫可以使用铺设木地板用的地板垫直接取代地席。这样使用的好处在于即使你睡觉的时候翻身,睡袋内的热量也不会损失,而且通过削减防潮垫的尺寸,大大的降低了重量和体积。 

早晨植物上的霜和远处的红虫 
 

照明
自从大功率LED照明设备出现以来,大大的改变了过去以卤素灯泡为主的照明方式。现在市场上这类产品已经非常丰富了,我只想大概提两点我的心得。第一,头灯VS手电。或许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头灯要比手电方便,如果单纯从现成产品来说,的确是这样,但如果自己开动一下脑筋动动手,情况或许并不是这样。只要想办法用头巾、文件夹、自己做一个绑带或者直接买现成的手电固定装置等等方法可以把手电固定在帽檐或者当作头灯使用,你就能解放你的双手。而且手电的重量通常都要比头灯轻的多。像是使用AA还有CR12跟CR123电池的可以无级调光的Nitecore的EZ系列(23g)、AAA电池的4档Klaus X6(18g),重量都已经比相同功能的头灯重量减轻很多了。第二,夜间照明碰到的一些具体问题。主要是两方面,一个是不同色温LED对物体的还原性。就我个人使用情况来说,例如Q3暖白光的效果就比R5的要好,特别是路上的一些小水坑之类的地方,用白光或者冷白光源,可能只有踩了进去才会发现是水。不过这里有个矛盾,暖白的LED效率通常没有白光或者冷白高,具体怎么平衡这个看个人选择。我通常的做法是带2个手电,主力用暖白,带一个中白或者冷白的作为备用。当然,有个原则我一直在强调,不管带的照明工具如何nb,都还是要尽可能的避免走夜路。另外一个就是在夜间起雾的环境使用照明设备,就个人体会,把光源尽量远离眼睛会一定程度的增加能见度,原理应该同开车的时候起雾用近光灯而不是远光灯吧。不过还是那个原则,在这种情况下,最好是能找到合适的营地就地扎营。

背包
说是背包,不过我在这个小结主要想说的是携行的问题。51南门关沟一行把我之前做的那个jelly的侧兜全部磨坏了,51回来之后用纯dyneema做的一个包,背包主体用的是1000D的dyneema,侧兜、扩展和鼠袋的隔断用的是200D的dyneema,这样一来彻底解决了耐磨问题,背包总容量在50L左右,重量476g。背包本身是无背负的,要想把这么个口袋背的舒服,最重要的就是要能控制好你的总背负重量。同时我也有2个小技巧:将折叠起来的内垫垫在内部靠背部分充当背负板,还有就是把发泡鞋垫缝纫到腰带上充当腰垫,只要背包装填的合理、密实的话,行走一段你会发现背包形状会很自然的变成你背部的曲线,而我的腰带上的鞋垫在之前的使用之后也具有了跟热塑相似的效果,完全和腰部以及胯骨相吻合。还有,如果自己打算DIY背包的同学,我建议背包的侧兜一定要大一些,这对于存放和取用东西是相当方便的。除了背包之外,其实我们在行进或者路途上经常会有需要用到的一些小东西,这个时候有个方便访问的小包就显得很有用处了。我现在采取的方案是采用玫瑰的肩包魔怪,这么一个小肩包对于携带墨镜、头灯、备用相机电池以及简易的路餐还有些小的零碎来说相当方便。小牌子有个好处就是很贴近用户,就我所知,根据用户的反馈,玫瑰的这个小包已经做了2次改进,前后2个版本的我都有,现在的版本在固定方式上还是保护性能上都有所提升,唯一缺点,对于重量吹毛求疵的我来说就是稍微重了点,一番改造之后,重量从之前的120g降到了72g。说到了强氧,实在忍不住多说一句题外话:号称澳洲大牌的Kailas,最事不要太无耻,山寨连强氧都不放过,如果设计部门无能就干脆解散了吧。 垭口上的白包以及玫瑰的肩包  有关携行还有就是摄影器材的问题。之前一直使用胶片小旁轴跟LX3,这方面并没有太大需求,一个小相机包就搞定了。在入了nex5之后,也是因为市场上现有产品的重量问题,自己做了个相机包,虽然能够满足需求,但在如何存放备用镜头、备用电池并方便取用的方面碰到了一点麻烦。现在想重新设计一个能满足需求的相机包,或者是再做个类似dana design web rib一类的玩意装在相机包上。其实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不唯一,不在乎重量可以考虑玫瑰的肩包、胸包一类的东西,或者用个腰包,不过我不太喜欢在腰上栓太多东西,这东西的解决大家看各自需求吧。

可以应对至少10天的所有东西就塞进去了


野外通讯野外通讯这个问题虽然放在装备的最后,但是他的重要性绝对不是最低的。就目前来说,国内的背包客在野外通讯基本还止步于对讲机,而且有的时候有的队伍对讲机都没有。不管是玩家还是商家在这方面貌似都没有什么太大的认识。这次龙眼的那只队伍所牵扯出的一系列事情归结到低,其实就是因为信息沟通不畅的原因。要说解决办法,大家可能第一个反应就是卫星电话,的确,卫星电话是最方便快捷的通讯方式,不过相对应的费用以及电源,特别是费用问题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不过卫星电话也分几个档次,要信号最好延时最小的铱星,价格也最高,如果能忍受2秒钟的延时,以及在部分地形情况下无信号的缺点,欧星或许是个便宜点的选择项。当然,除了卫星电话,也有其他选择。在走AT路的时候就看见过有人带了个SPOT(www.findmespot.com) Personal tracker,上边有3个按钮,一个是报平安的,一个是寻求帮助的,还有一个是直接跟911联动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如果用的是 Satellite GPS Message还可以跟智能手机蓝牙连接发送自编短信。这玩意说白了就是个卫星信号的接收/发送装置,可惜如果你想用的话还得从美国买,不知道国内什么时候能有类似产品的推出。当然,除了购买硬件,你如果想要使用这个东西也需要支付一定的年费,不过费用相比卫星电话要便宜的多。 

翻过垭口,水电正在跟LD汇报情况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