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黄山2日自助游详记 驴友真实分享攻略及体会

[日期:2011-10-13] 来源:新浪  作者: [字体: ]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黄山似乎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的人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或者如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所说的: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对于黄山,他们是推崇备至的,让人感觉错过黄山将会是人生的一大遗憾。不过,在上海地区,民间又有着另外一种说法:不到黄山想黄山,到了黄山怨黄山,再到黄山猪头三(猪头三,上海地区的方言,指猪)。

  这次黄山之行,是全程“巴士+酒店”的自助游形式。这样既省心,又有充分的自由度可以安排在黄山上的行程。去之前,我在网上搜集了大量关于黄山的信息,初步地制定了山上的行进路线。我们的目标就是:合理安排时间,争取尽可能多看景。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征服天都峰。

  综合了前人的经验,考虑到从前山攀登十分费体力和时间,有自知之明的我们选择了从云谷寺乘坐索道上山,从后山到前山的游览线路。这条路走起来比较轻松,食宿比较方便,而且渐入佳境,越到后面景色越精彩。实际也证明了我的这个决策是非常英明的(小小地自我吹嘘一下)。我采用的黄山游览线路具体如下:

  第一天:由后山云谷寺坐缆车上山,白鹅岭-石笋峰-始信峰-连理松-散花坞(梦笔生花)-经过北海宾馆-狮子峰(清凉台)-经西海饭店-排云亭-飞来石兼观日落-光明顶 -白云宾馆(天海)

  第二天:光明顶看日出-白云宾馆(天海)-鳌鱼峰-鳌鱼洞-百步云梯-玉屏楼-迎客松-天都老道口-鲫鱼背-天都峰-半山寺-慈光阁。

  选择这一条路,黄山的美景尽收眼底,唯一错过的是莲花峰和西海景区。莲花峰是黄山三大峰当中海拔最高的山峰,目前正在休养中,不对游客开放,所以,我们只能远远地欣赏啦。至于西海景区,据游览回来的人说,风景确实非常不错。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建议可以去西海看看,具体路线可以选择从排云亭进、从步仙桥出,时间大概需要3-4个小时。目前西海景区尚在开发之中,听说路比较难走,而且比较考验你的体力。我们就在西海边的排云亭转了一圈就回头去“飞来石”了。没能攀登莲花峰和饱览西海美景的遗憾,只能以后找机会补上了。

  言归正传,大巴下午1点左右到达了黄山的南大门-汤口。我们一行6个人抓紧时间在这里的小饭店吃过午饭,又在对面的世纪华联超市买了矿泉水和登山用的雨衣后,就乘坐新国线的小的士向云谷寺索道进发了。

  周五的时候,索道非常空,买票和上缆车都不用排队,而且随便坐。大家一路拍照,一路嘻笑,很快就到了索道的终点-白鹅岭。

图为 黄山索道

  初上黄山,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松的世界”。一眼望去,到处都是根植于悬崖峭壁上的各种松树,形态各异,身形挺拔。古有“不到始信峰,不见黄山松”的说法,始信矣。

  黄山上的标识十分清楚,只要自己规划好行进路线,不用担心会迷路。刚开始,路也非常好走,上坡路和下坡路相交替,走起来颇为轻松。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到排云亭为止。接下去一直到光明顶的这段路,才真的有点爬山的味道了,我朋友的拐杖也开始正式发挥作用。路上经过飞来石的时候,恰逢夕阳西下。如血的残阳伴着晚霞,映红了半边天。我们都不由地停下了脚步,改变了原来到光明顶看日落的计划,就在这里稍作休息,静静地观赏黄山日落的美景。那种感觉,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体会,实在太美了。这次体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第二天没有看到黄山日出的遗憾。

图为 黄山光明顶落日

  观赏完日落,我们抓紧时间行进。终于赶在天黑之前,登上了黄山第二高峰-光明顶。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气象站-黄山气象站,当然,也少不了在标有“光明顶,海拔1860米”的标志牌前留影,永远地留住这个特殊时刻。不过,也有坏消息,黄山气象站的公告牌上显示,第二天的日出概率只有30%。有经验的人告诉我,这个概率,看到日出的机会很小。来之前,我就听说在山上看日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没抱多大希望,对此只是一笑了之-看到日出是幸运的,看不到也不代表你不幸运。毕竟,我们看到了如此美丽的日落。上帝在对我关上了一扇门的同时,也为我打开了一扇窗。

  第一天晚上,我休息得非常好。春秋季节去黄山,温度适中,晚上睡觉都不用开空调,感觉十分舒适。第二天清晨4点半,我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赶到了光明顶看日出。虽然满眼是翘首以盼的人群,但是奇迹最终还是没有出现,太阳躲在厚厚的云层中就是不肯露脸。于是,我赶紧撤退,回宾馆洗漱和吃自助早餐。7点半,在完成了退房的手续后,我们一行又踏上了新的一天的旅程。

今天我们的第一站是鳌鱼峰。都说从后山攀登,越到后面景色越美,真是名不虚传。站在鳌鱼峰上,可以眺望莲花和天都二峰,充分感受黄山的雄奇之美。接下去,有两条路可以通向玉屏楼-鳌鱼洞和一线天。建议从后山攀登的朋友选择从鳌鱼洞走。因为一线天地势十分陡峭,近似直上直下。古人云:上山容易,下山难。一线天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从上往下走,需要手脚并用,而且有一定的危险性。自然,我们选择了从鳌鱼洞走,远远地观赏一线天,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图为 黄山鳌鱼峰

  经过了一线天,越往前,游客越多了。我们知道,已经接近玉屏楼了。是的,因为有一个景致的存在,使得这儿成了黄山游人的聚集地。它,就是黄山的标志-迎客松。快接近迎客松的地方,但见崖壁上布满了各个朝代的摩崖石刻,其中就有徐霞客的“黄山第一处”题刻。可见玉屏楼自古就是黄山客心目中的胜地啊。再说迎客松,苍劲挺拔,枝繁叶茂,深植于悬崖峭壁之中,屹立千年而不倒,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它是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体现,更象征着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图为 黄山迎客松

  在迎客松前留下了集体照后,我们迅速避开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沿着小路直奔黄山之行的最后一个目的地-天都峰。这座以险峻而著称于世的黄山第三高峰,直至近代,都是登顶者寥寥,为其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以至于民间对于游览黄山有“不到天都峰,等于一场空”的说法。再加上接近天都峰顶的地质奇观鲫鱼背,更是如磁铁一样吸引着我和朋友们。于是,大家下定决心,不管有多大的困难,都一定要登上天都峰顶,为我们的黄山之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就是怀揣着这样的志向,我们一行在缓缓地向它靠近。沿途经过的那些石刻,有“渡仙桥”、“卧龙涧”和“果然奇”等等,无不抒发了古人对于沿途美景的赞叹。同时,我想,古人也许和我们一样,对即将登临天都峰有着一份特殊的企盼吧。不知不觉中,我们已经可以清晰地望见通往天都峰的道路了。崎岖的山路仿佛一条云梯悬挂于天际,直通云雾缭绕的山颠。此刻,我的心不禁地嘣嘣直跳,我日夜企盼的天都峰,已近在眼前。 

图为 黄山天都峰

  我们此行选择的是从天都峰的西侧攀登,难度比从东侧攀登稍小。山路属于直上直下的那种,台阶一眼望不到头。不得不说,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古时,由于无路可登,人们大多只能望峰兴叹,或者是借助自己的想象力来描绘上面情形。在古人心目中,那云雾缭绕、高不可攀的峰顶,一定是天上诸神聚会的地方。于是,便有了天都峰名称的由来-天都峰意寓“天上都会”。如今,时过境迁。多年以来,人们凭着坚强的意志和对于天都峰的无限向往,硬是开凿出了一条通向山峰的道路,从而向世人揭开了天都峰那神秘的面纱。现在,我们都有机会和天都峰亲密接触了,需要的仅仅是些许的勇气和毅力。从这点来看,作为今人的我们无疑是幸运的。

  话虽如此,一路的攀登还是充满艰辛的。但是,坚信“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我们,不停地相互鼓励、相互扶持。累了,就小憩一番,积蓄力量再继续前进。随着身后的玉屏楼在视线中渐行渐远,我知道我们已经慢慢地接近山顶了。此时,风变得越来越大,近乎猛烈地咆哮着,似乎想吓退本已寥寥的攀登者。大家的体力消耗已经非常大了,这往往是攀登中最艰难,也是人意志最薄弱、最容易动摇的时候。就在这个关键时刻,不知是谁喊了一声:看,鲫鱼背,就在前面。这喊声让大家的精神不禁为之一振。大伙都不约而同地向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但见一块薄如刀锋的巨石在云雾中时隐时现。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就是传说中的鲫鱼背了吗?一点不假,眼前就是让人叹为观止的自然奇观-鲫鱼背了。它是由天都峰顶的冰斗历经成千上万年的侵蚀,逐渐衍变成的长约20米,厚度仅1-2米的薄脊。走在上面,感觉就像是小时候走独木桥一般。所不同的是,当我站在上边俯瞰四周壮丽群山的时候,我不由地被深深地震撼了。我想,每一个曾经走过这里的人,都会如我一般感叹上帝伟大的创造力和自然的鬼斧神工吧。

图为 黄山鲫鱼背

  功夫不负有心人。穿过鲫鱼背,就是传说中的天都峰顶了。云雾缭绕间,隐约看见石头上镌刻的“探奇”二字。和前人一样,也正是这样的心态,才支持我们一路攀登至此。接下来,兴奋的我们做了大部分人到这里都会做的一件事,那就是花10元钱买了一块“天都峰登顶纪念”的铜牌,在上面刻上自己的大名和年月日,作为留念。我还特地买了两把同心锁,刻上我和女友的名字,小心翼翼地挂在了天都峰顶。然后,向着空中将钥匙高高抛起,带着我心里美好的祝愿消失得无影无踪:期望我们能像这两把同心锁一样,永远连在一起,永远也不分开。

  我们的运气真不错。到慈光阁换乘中心的时候,恰逢一场大雨倾泻而下,看来雨披是用不上啦。庆幸之余,我们一行坐上了新国线的大巴。是时候和黄山说再见了,虽然腿有些酸,人也有些疲劳,但是相比黄山的美景,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挥挥手,黄山留给我的是永远美好的记忆。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