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排队参观红军标语博物馆
少先队员们在军魂广场宣誓
“炎陵县,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曾经“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偏僻小山村,如今已发展成为国内知名的花园式旅游目的地。8月7日,笔者在湖南炎陵县旅游局采访时了解到,2011年上半年,炎陵全县共接待游客9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2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0.7%、51.3%。其中,红色景点接待游客已超过30万人次,大大超出了往年同期。
炎陵地处湘东南边界、井冈山西麓,是典型的"革命老区"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进行了一系列首创性革命实践,留下了众多的革命历史遗迹。凭借多姿多彩的红色文化资源,炎陵一直被视为革命传统教育阵地,作为一种潜在的旅游资源而存在,前来参观的人并非完全意义上的游客。如何进一步弘扬红军精神、保护红色文物、开发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成为炎陵历届决策层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近年来,炎陵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出将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进行战略性研究开发,为全县红色旅游发展绘制出新蓝图。同时,集中资金投入,对一系列红色遗存、革命景点进行全方位的修缮和兴建。总投资达2000多万元的全国首家红军标语博物馆日前竣工开馆,日接待游客2000余人,并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在"支部建在连上"的地方--水口叶家祠前坪正前方,新建了2000余平方米的“军魂广场”。投入800余万元,对水口镇连队建党旧址、接龙桥战斗旧址和十都镇朱毛第一次会面旧址万寿宫等系列红色景点进行规划和保护。
伴随一大批革命旧址旧居得以保护、修缮和开发,炎陵红色旅游产业生机勃勃。开展了"红色七月、走进炎陵"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和以"红色热土情,炎陵欢迎你"为主题的旅游促销活动;在水口、十都、中村等地,来自湘、粤、沪等省市的旅游团队、自驾游车队随处可见,城区宾馆、乡村“农家乐”生意红火。
据了解,目前炎陵有200余人从事红色旅游工作,2万人间接因红色旅游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