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墨脱 被部落酋长千金爱上了
年轻热情的解放军战士,又是学习门巴语,又是教老百姓怎么为玉米人工授粉提高产量,又是喜欢听老人讲墨脱民间故事,20岁出头的冀文正很快和墨脱老百姓打成一片,也被未婚姑娘“盯”上了。在一次替部落酋长的千金看完病后,千金小姐竟然爱上了他。
“当时,一到5月天气热起来,许多老百姓就开始拉肚子,一个个躺倒,没有办法劳作,我们分析下来,可能是由于卫生条件差而引起的疟疾。但世代以来,老百姓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一犯病,就请来神啊鬼啊驱病。那一年,一个叫雅姆的姑娘也犯了这病。”冀文正说,雅姆犯病一个多月,身为部落酋长的父亲请来巫婆米吉为女儿多次驱鬼,但不见效,雅姆病入膏肓。就在众人将要为病人准备后事之时,冀文正主动上门,与酋长立下军令状,保证3天后病情好转。冀文正给姑娘吃了西药,3天后,姑娘的病情果然好转,父母乐坏了,也让当地人逐渐开始改变驱鬼治病的陋习。
姑娘病愈了,可冀文正遇到了难题。雅姆聪慧伶俐,能歌善舞,部落远近闻名。病愈后,她成了冀文正营房的常客,时常在雅鲁藏布江边唱歌,“天上圆圆的月亮/请不要匆匆走向西方/我和情人相会/想借用你的银光。”20岁出头的冀文正只觉得歌声好听,却不明白姑娘唱的什么意思。后来,一个门巴老妈妈告诉他,“姑娘爱上你了,唱情歌呢。”当下,冀文正紧张了。因为根据部队规定,年满28岁或者营级以上干部才能结婚,姑娘虽痴情,但国家有规定,冀文正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婉言拒绝的方法。
当时,冀文正身边有一张女生的照片,是他初中同学。于是,冀文正拿出这张照片,和雅姆说,自己已有对象。这是冀文正唯一一次在兄弟民族面前撒谎。然而雅姆并未死心,月上树梢之际,仍执著地在冀文正的窗前唱情歌:“河边鲜花朵朵,有心摘给哥哥,伸手却又放下,怕他爱上别个!”冀文正只好继续做姑娘的思想工作,之后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件事情才慢慢过去。
后来,冀文正把姑娘们唱的六字押韵珞巴情歌翻译成了汉语。如今,回忆起年轻时的“桃花运”,老人觉得十分有趣,“通过这件事,也让我更加明白了门巴、珞巴文化的种种讲究和深奥之处。”
徒步墨脱
珞渝文化第一人
现在在成都有名的浣花溪边,人们常会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精神饱满、手握两个铁球锻炼的老人。不过,除了那两个超级大铁球能引起人们稍加注意外,人们不会想到,这个看上去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老人,竟然曾经28次徒步墨脱,8次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是迄今世界上徒步墨脱次数最多、深入大峡谷最深的人。
回忆起过去的徒步经历,往事历历在目,让老人记忆犹新,唏嘘不已。“1995年6月,我从波密返回墨脱,连夜赶路,当时脚下一滑,从山上滑下去,等木棍子插稳雪地里时,脚下便是一个巨大的冰窟窿。还好万幸,拣回一条命。”28次历经艰险,生死早已看透。老人说,“什么被蚂蟥咬了三四十口,遭遇泥石流等等,都是小事。”军人出生的冀文正异常坚韧。
说起为何花费巨大代价研究墨脱,老人很坦白,“我研究珞渝文化是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一开始只是由于工作需要,出于负责的工作态度,后来慢慢觉得自己有社会责任把那些东西记录下来,因为随着老人相继离世,会讲古老门巴故事的人越来越少了。”
如今在悠闲成都生活的冀文正并不太悠闲,得空就整理他的文字记录和声音资料,把自己毕生记录的珍贵资料整理、出版,让更多的人走进墨脱、了解墨脱,把珞渝文化留下才是重要的。今年78岁高龄的冀文正老人说,明年,他打算完成30次徒步墨脱的理想,以此作为他徒步墨脱的终结。
|
冀文正28次徒步墨脱记录珞渝文化 |
|
作者:记者 郁文艳 发布时间: 2011年07月23日 11:21 |
换个心情 更换背景 更换字号 |
|
墨脱,这一隐藏在喜马拉雅山脉最深处的世外桃源,既让无数探险者神往,也让他们敬畏。然而,有一个人却28次徒步墨脱,8次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是迄今世界上徒步墨脱次数最多、深入大峡谷最深的人。
他,就是冀文正。在经历了一次次生死之后,他用笔写下了500多万字,拍下了2000多张照片,录下了260多小时声音……
初遇墨脱 “仿佛生活在新石器时代”
1954年8月24日,根据部队的工作安排,21岁的十八路军战士冀文正开始了第一次徒步墨脱之旅。背着20斤大米、一壶菜籽油、一盒蛋黄蜡(当地说法,就是蛋黄)等食物,翻越海拔5000多米的金珠拉山,爬过冰川,穿越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原始森林,徒步5天后,终于抵达了部队工作组驻扎的地方。
第一次进入墨脱,这个3万平方公里,被称为“莲花圣地”的地方,对冀文正而言就是一个世外桃源。秀美的自然风景以及新奇的人文,成了冀文正对珞渝风情的第一笔记录。这里的原住民与冀文正以前见过的藏族同胞有很大差别,就连服装都很奇怪。“因为地处亚热带,男人穿着裤兜,女人穿着类似现在的超短裙。”房子就更奇怪了,“有三层,样子像西双版纳地区的吊脚楼,第一层关牲口,第二层住人,第三层放杂物。”而门巴人、珞巴人依旧过着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生活,则让冀文正更感惊讶。彼时,山外的世界已经想着怎么改进耕种方式,提高农业产量,而这里的人们对待庄稼的态度依然是自生自灭,“仿佛生活在新石器时代。”
记录墨脱 “酒一喝,山歌就唱起来了”
8月过后,大雪封山,墨脱开始了与世隔绝的日子。冀文正遭遇了重大困难——语言不通。门巴人和珞巴人有他们自己的语言,当时还一口河南郑州普通话的冀文正连藏语都不会,更何况是门巴、珞巴语。语言不通,让冀文正难以真正走近这个有丰富民间文学的民族。冀文正决定,立刻开始学习他们的语言。
懂了语言,冀文正对门巴、珞巴人的文化更着迷了,尤其是那些美妙的情歌、神秘的民间传说。他买来相机、录音机,开始更全面、细致地研究珞渝文化。有了录音机,便可以记录下原汁原味的门巴情歌。不过要获得原汁原味的情歌,还有讲究。“去熟识的老妈妈家前,先买上2大葫芦酒,门巴妇女很开放,特能喝酒,酒一喝,山歌就唱起来了,这个时候,我就悄悄按下录音键。”
1970年,冀文正离开工作了16年的墨脱,调到拉萨工作。去墨脱不方便,加上岁数也上去了,为了继续搜集反映珞渝风情的资料,冀文正就请墨脱老百姓到拉萨的家中来,讲民间故事、唱情歌。“每次请他们来,我总是先给墨脱发个电报,申明要请50岁左右、能讲民间故事的墨脱老人。”往往,这种搜集资料的方式要持续2个月,墨脱老人2个月的吃住开销他全包,花费在四五千元,是他3年节余的钱。
就这样,从1954年至今,冀文正写了500多万字关于墨脱的记录,笔记本可以装几麻袋,拍摄了2000多张照片,其中约1400张不慎在他1970年离开墨脱途中掉落山崖,随雅鲁藏布江漂流而去。此外,他还录下了260个小时的珞渝情歌、民间传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