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珠海6月7日消息 6月5日晚至昨日早晨,珠海登山协会救援队耗时7个多小时,成功营救了从界涌登山后迷路的两名中山三乡镇的初中生。据了解,6月5日下午,这两名中学生在与朋友一同登山时掉队,后在深山中迷路被困长达11个小时。当晚,记者也跟随救援队一同出发,亲历了整个搜救全过程,见证了救援队员们在无比艰辛的路途中,对生命的不放弃。
事发
两登山者被困
救援队深夜出动
6月5日晚上8点多,珠海登山协会会长、救援队队长李京安接到警方求助电话,称有一男一女两人从界涌登山,计划穿越群山后到达东坑,在途中迷路,请求救援队协助进山搜救。李京安迅速召集四名队员带齐装备,并打电话给迷路者询问具体情况,随后驱车经上冲直达界涌。
在路上,李京安告诉记者,经过与事主联系后了解到的,这两名学生跟其他人一同爬山,后来掉队,大约是7点多开始迷路,最终被困山中。“电话中他们描述不出太多的东西,只说能看到珠海中山医院和周围的灯光。而且这个男的腿有点抽筋。”
在掌握了一定的信息后,救援队五人在界涌治安员的带领下,来到了青山水库管理所,这时时间已经到了晚上11时30分。治安员路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在晚上8点多的时候,就在水库附近拉响警报,却没有任何回应。而对于附近几座山的名字及其他相关信息,路先生表示并不太清楚。而对于此处的地形,李京安坦言并不熟悉,这无疑给搜救增大了难度。最终救援队决定从青山水库北侧登山。“我们现在是要爬上最近的一座山顶,发出信号,等受困者回应,才能确定他们的具体位置。”李京安说。
救援
确定受困者位置
救援队被迫等天亮
出发半个多小时后,在登上一处较为空旷的小平台后,救援队员用手电发出信号,很快便看到远处的半山腰有一个小白点在闪动。李京安马上拿出电话联系被困者,确认了被困者的大概位置。下一步要做的就是要尽快找到一条通往对面山坡的线路。然而当时天色昏暗,与被困者之间有几道山脊都无法看清,只是在隐约间看到沟壑纵横,灌草丛生。救援队决定,沿着已有路线继续东行。
山路越走越窄,越走越险,道路两旁长满了齐腿高的杂草,有时排头的队员,要在两米多高的秸秆类植物中硬闯出一条路,有些地方更是只有不足20厘米宽的沙质羊肠小道,而一侧就是十几米深的沟壑。在行进的同时,队员们还时刻尝试一下能否直接转向受困者的方向,但是这样的路线一直都未找到。
凌晨1点左右,经过短暂商讨后,李京安决定兵分两路,一路寻找小路下切至山谷,另一路则原路返回,到达最初发现受困者的位置,在那里找小路往谷底进发,记者跟随第二小队从原路返回。
在返回途中,第二小队几次看到有些地方似乎可以下行,但走了几分钟后,不是被悬崖阻挡,就是深入灌木丛中,无处下脚。第二小队只得返回最初发现受困者的地方。第一小队在尝试了几次直切下山都无功而返后,于凌晨3时30分左右返回与第二小队汇合。
在深夜的大山中连续披荆斩棘步行搜救了3个多小时后,救援队又回到了原点。队员们体力严重透支,浑身上下已被汗水浸透。此时距离日出不到两个小时。李京安决定天亮后再实施救援。为了尽快恢复体力,三名队员东倒西歪地躺在倾斜的石头上或草丛里很快睡去。
脱险
凌晨再出发
成功找到受困者
凌晨5时25分,天色开始发亮,救援队重整装备继续搜救。搜救的方案仍然是寻找下山的小路,直切至受困者的位置。“白天走山路会好走很多,一些隐蔽的小路有可能被发现。我已经通知受困者让他们继续呆在原地不要动。”李京安对记者说。
在前行约20分钟后,救援队找到了一条看似可以下山的小路。为了尽快找到受困者,救援队再次兵分两路,一路沿着山脊继续下山,另一路则横穿两座山脊间的山谷。记者跟随李京安和一名队员,从山脊右侧向下,横穿山谷。山谷中的植被茂密程度远远超过人们的想象齐腰高的杂草藤蔓比比皆是,有些干枯柔韧的藤蔓上还长满了尖尖的刺,基本上无路可走,都是队员用登山杖劈、用脚踩、用手抓闯出一条路,稍不留神就有可能被藤蔓绊倒摔伤。
早晨6时30分,记者所在的一队终于在一座小山坡上找到了两名被困者,两人均是学生打扮,已相当疲惫,救援队员马上拿出水和食物给他们进行补充。记者了解得知,两人均是中山三乡西山村人,上初二,其中男生姓邓,女生姓李。6月5日下午3点多随朋友一同从青山水库附近爬山,目的地是东坑。然而由于其他三人(均是男生)速度较快,小邓和小李在休息后掉队,眼瞅着天色渐暗,两人决定走近路返回三乡,随后在大山中迷路。“迷路后我们大概是7点45分左右报警,随后就一直在这里等,一晚上都没睡。”小邓说。
经过短暂休息后,救援队护送两名学生下山。早晨7时30分左右,一行人回到了青山水库管理处。至此,这次惊险的深夜营救行动胜利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