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大学生村官徒步征服海拔4470米大雪山

[日期:2011-04-21] 来源:南岸网  作者: [字体: ]

北上,翻越梦笔山,向马尔康前进

    徒步征服海拔4470米的大雪山

    4月的川西北高原,气候莫测,时而骄阳当空,时而大雨倾盆,就在这紫外线强度高于重庆50倍、气温极低,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高原上,南岸区大学生村官“重走长征路”全体队员寻着红军先烈的足迹继续前进。4月18日,沿着317国道,大学生村官们来到夹金山北麓达维会师纪念碑,偶遇15岁的藏族姑娘格桑木兰,她指着路旁山脚下一座毫不起眼的木桥说,那就是“达维会师桥”,70多年前,中央红军翻越夹金山后,进抵达维,就在这座桥上与红四方面军第9军第25师会师。

    “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不攀。要想越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一到小金县(原名懋功县)城,大学生村官们就听说了这样一句形容夹金山的民谣。夹金山又名“甲金山”,藏语称为“甲几”,夹金为译音,意为很高很陡的意思。位于小金县东南,属邛崃山脉,横亘于小金县达维乡与雅安地区宝兴县之间,海拔4124米。这里地势陡险,山岭连绵,重峦叠障,危岩耸突,峭壁如削,空气稀薄,天气变化无常,夹金山是红军万里长征徒步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

    站在夹金山下的“达维会师桥”,凛冽的寒风已经把队员们吹得瑟瑟发抖,不少队员穿上了羽绒服,鸡冠石镇大学生村官余丹说,现在仅仅是站在夹金山下也能感觉到大雪山环境的恶劣,真是很难想象,70多年前,没有后勤保障、没有防寒装备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征服这座大雪山的,在两河口会议纪念馆里,记录了当年翻越夹金山的红4团政委杨成武回忆,“越往上爬,空气越稀薄,呼吸越困难。这时候,要是有谁停步坐下,就会永远起不来。”

    离开达维,队员们延着颠簸的山路前往两河口乡,那里曾经举行过长征路上两河口会议,会议确定了红军北上抗日的长征路线,也拉开和张国焘分裂红军的斗争。两河口会议确定了红军长征的路线,证明红军长征不仅需要挑战自我,挑战恶劣自然环境的坚定毅力,还需要领导层正确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红军长征不是盲目地在敌人的围追堵截下躲避,而是有策略地、有远见地攀雪山过草地,最终甩开敌人的包围,顺利到达延安,建立了革命根据地。南坪镇二塘村大学学生村官曹文娟说,我们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中,不仅要学习和坚持长征精神。还要坚持学习,掌握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更好地做好自己的工作,更好的实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对此,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大学生村官“重走长征路”活动团团长聂东说,重走长征路不仅仅是在身体上去感受红军将士们长征中的艰苦,这更是学习的路途,学习红军长征精神,学习革命先辈不怕困难、解决困难的方法和策略。

    就像大学生村官们说的一样,很难想象当年红军的艰辛,除非,去切身体验一次。4月20日,大学生村官们有了这样的机会,在告别小金县后,大学生村官们踏上了前往阿坝州府马尔康的路途,而一座海拔4470米的雪山,挡在了小金县与马尔康之间,“翻越它!”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重走长征路”活动团团长聂东一声令下,队员们一致同意切身去体验一下翻越雪山的艰辛。

    梦笔山,最低山口海拔3900米,最高峰海拔4470米。梦笔山垭口是小金县城通往马尔康的唯一通道,也是1935年6月27日红军长征时翻越的第二座大雪山。大学生村官们向梦笔山进发的前一夜,雨又下了一夜,早上队伍很早就出发了,天还阴着,但走出小金县城后,就开始变好了。来到梦笔山下,骄阳已经当空,但是温度却低得让所有的队员们都加上了一件厚厚的外套。

    出发,队员们徒步向梦笔山山顶前进,队员们没有选择平坦的盘山公路,而是走了一条人迹罕至的小路向山顶攀登,天然草甸上的陷坑和涌水以及时不时袭扰队伍的牦牛不断的给队员们的前进带来麻烦,而更大的麻烦是荆棘丛生的陡坡,队员们只得猫着腰,踩着积雪湿滑的山路前行。

    20分钟后,更大的麻烦来了——高原反应!由于越往山上爬,空气越稀薄,到了3500米时,头昏、无力等高原反应拖住队伍前进的速度,队员们相互搀扶,帮走不动的队友拿行李,经过2个多小时的攀登,全体队友来到4114米梦笔山垭口。

    广阳镇大学生村官张寒冬说,今天攀登梦笔山真是的感受到了红军当年翻越雪山的艰苦,“长征精神”中的不怕牺牲,不怕困难是70年多年前红军长征给我们留下的最大财富。

    站在梦笔山山顶,区委组织部两新党建科科长、此次大学生村官重走长征路活动副团长卿长春告诉大学生村官们,长征所反映出来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英勇无畏等精神已经积淀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长征精神都备受推崇,在也是区委组织部开展这一活动的初衷,让大学生村官们亲身体验长征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扬这样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精神。(记者 曾臻)

    记者手记

    70多年前,那些年轻人就静静的躺在那里,进入诺尔盖大草原,一路走来,没少见到红军墓、红军坟、红军坑,有的是70多年前埋葬的红军将士,有的则是后来陆续被牧民发现遗骸而用藏族习俗安葬的,这些遗迹70多年来任凭风吹雨打。

    他们有名字,由于弥漫的硝烟,他们被简单安葬,他们的名字不曾被记住,这些无名英雄却有一个统一的名字——中国工农红军烈士之墓。诺尔盖大草原上红原县和黑水县相邻,一座海拔4450米的亚克夏雪山高高耸立在两县之间,在诺尔盖牧民的口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亚克夏雪山的鲜花永不凋谢!”

    据红原县委组织部介绍,1935年6月至7月间,在翻越这座大雪山时,很多红军将士永远地留在了山上,后续部队掩埋这些战友遗体时,立下一块简陋的墓碑,上书“中国工农红军之墓”,在附近放牧的牧民、赶集的农民、办事的干部,每逢经过这里通常也会采上一把野花,恭敬地插在烈士墓前。亚克夏雪山上倒下了多少红军战士,数据已经无法统计,类似亚克夏这样的红军墓地、墓碑还有很多,牧民们用这样原始的祭奠方式,让亚克夏雪山的鲜花永不凋谢!

    虽然,他们的名字已经在岁月的长河里被逐渐淡忘,但,但是,他们却永远与雪山鲜花为伴,守护这雪山下的小镇。当硝烟散去,战场归于平静,曾经的战士散落于川西大山的褶皱中,在那些他们冲锋陷阵过的草地和雪山中长眠下来,在他们已经斑驳的墓碑上依然能够看到,当年的枪林弹雨和英勇无畏。

    还有一个来自《阿坝党史》的数据, 5000多位少数民族青年加入到红军队伍中。到全国解放,这些藏族、羌族等少数民族红军战士幸存的不足60人,他们或许走过了草地、翻过了雪山,却可能倒在腊子口关下、可能倒在了吴起镇外的包座,埋骨他乡,无法回归故土,只能远眺着川西的雪山和草原。

    我想,红军将士用鲜血和生命,让亚克夏雪山这座终年积雪的天险鲜花永不凋谢,不仅仅是亚克夏雪山,只要是有红军将士倒下的地方,那里就的鲜花就永远不会凋谢!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