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3.15权威提示:远离八大旅游“不平等条约”

[日期:2010-03-16] 来源:千龙网  作者:千龙网 [字体: ]
人们出游次数的增加和旅游经历的不断丰富,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此,国家旅游局将2010年定位为“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年”。时至今日,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不仅成为旅游业内的共识,更代表着广大游客的心声。又是一年3·15,让我们直面旅游消费陷阱,并听听旅游业者袒露心襟,从而远离旅游消费陷阱。

  ●旅游消费陷阱全观

  1.旅游附加费

  由于旅游行业实际操作中的行业习惯,某些目的地的线路产品中,针对特定人群均加收一定的附加费。如澳洲旅游产品对老年人、夫妻、特定客源区域的人群,会在团费的基础上加收附加团费;某些旅游产品则会针对教师、律师等特殊行业的从业者征收附加费,如在常规澳大利亚、新西兰连线产品的低价线路上,附加费加收最多达2500元。

  2.境外自费项目

  由于旅游行业价格竞争,很多旅行社为了吸引消费者参团,打出低价吸引客源。客人参团的费用无法给旅行社带来正常的利润,只能采取压低当地地接社费用的方式。而当地的地接社为了保证利润,无奈只能采取强制客人参加自费项目的方式,从而导致整个行业的恶性循环。旅行社方面表示,去年开始实施的新版旅行社管理条例出台后,已严令禁止强制客人境外参加自费项目,此类现象虽有所减少,但仍然存在。

  3.定点购物

  旅游的六大要素为“吃住行游购娱”,购物本身就是旅游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尤其中国游客习惯于在旅游过程中购买当地特产送给亲朋好友。但不少购物陷阱也害苦了许多游客,骗人者的伎俩多半是以次充好,以假冒真,以低价吸引游客。旅游者不要被某些热情的言辞所蒙蔽,尤其是某些老乡设置的骗局,以免吃亏上当。此外,购物时应索要购物发票,一旦发生纠纷,这将是重要凭证。

  4.海景房不看海

  提及海景房,不少人就能浮现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惬意场景。不过,在2010年春节黄金周期间,就有多起针对海景房看不见海的投诉事件,投诉的主要对象就是酒店标榜的海景房并非面向大海,而是只能在某个角度能看见大海。随着中国游客度假休闲意识的逐步成熟,此类关注旅游体验质量的消费陷阱愈加突出。

  5.准星级酒店不是星级

  在不少旅游广告的宣传语中,类似于“全程入住准五星级”或“相当于五星级”酒店的说法比比皆是。其实,这是不良商家摸准了大众游客对于旅游行业的标准规范并不熟悉的情况,以模糊的表述忽悠消费者。在我国的酒店行业标准规范里,并不存在准星级这样的规范;消费者报名之前应就此问题要求旅行社明示,并在入住时观察酒店是否将标有几颗星星的星级标示牌悬挂于显眼位置。此外,国际酒店领域并不在显眼位置悬挂星级标示牌,酒店品牌本身就代表着相对应的星级标准。

  6.拼团甩团

  很多游客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明明自己是在A旅行社报名参加旅游团,但直到发团时才发现,自己参加的团是B旅行社的旅游团。究其缘由,原来是某些旅行社因接受报名的消费者太少,组不成一个团,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把这些已经报了名的消费者转给其他旅行社,由别的旅行社负责带团。

  7.“巴黎”酒店不是巴黎酒店

  这也是不少旅行社忽悠游客的惯用招数,既在招揽游客的介绍文字或语言中标明入住巴黎某某酒店,并未注明该酒店的实际位置是在巴黎市区还是郊区。等到客人入住酒店时才发现,入住的酒店离巴黎市区还有几十公里的距离,相当于在北京入住北京饭店和怀柔山区某度假村的差别。

  8.烧高香

  出门在外,见佛拜佛、遇神敬神是众多游客的普遍心理;一些不法商家就是看中了这一点,利用消费者对于宗教场所的敬畏感和信任度,先是鼓动游客敬香,再赠送算卦看相,并大肆吹嘘自己的“法力”,进而推测游客或家人在不久将遇到重大灾祸,必须花钱企求神灵的庇佑。其实,这些迷信的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也并非正规宗教场所,游客对此大可不信。

  ●315案例●

  旅行谨防消费陷阱

  案例一

  2009年8月份,许先生等六位60岁以上老人报名参加了某旅行社组织的澳大利亚、新西兰旅游。在报名时,被要求每人加价收费2100元,理由是老年人消费少,购买能力低,澳新地接社规定加收。葛先生等人认为这种做法不合理,是对老年人的歧视,但考虑到护照已办好,故按要求交纳了费用,签订了旅游合同。

  行程结束后,许先生分别向旅游质监所、消协提出投诉,表示6位老人购物总消费达23259元,老人们发出质问:衡量老人消费高或低的标准在哪里?

  点评: 对老年人以购买能力低、消费能力差为由加价收费,是旅行社削价竞争、低于成本价销售,以购物或自费项目回扣贴补团费造成的不正常现象,损害了旅游者的利益。经营者定价应当本着公平、合法和诚信的原则。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享受的服务是基本相同的,没有正当理由,不得另行加价。如对老年人加价收费则应提供差异服务,仅仅因为年龄的差异而加价收费涉嫌价格歧视。

  案例二

  去年6月,柯先生曾参加了“五彩之旅”九寨沟、黄龙、峨眉、乐山双飞七日游,8人独立成团。21:00左右到达成都双流机场,地陪社来接他们的车是九人座(包括司机座位)金杯面包车,连两个加座,几乎无法放下八位游客的行李,坐在座位上要自己抱着自己的行李,且说此车负责他们全部行程,因此他们必须忍受进九寨沟十个小时的长途颠簸。

  途中他们还临时接到通知,必须和刚从九寨返回的一批游客拼团,因此需要改变行程先去乐山、峨眉山,出于更好的旅行,柯先生他们配合了。可是,游完乐山、峨眉后,他们8人再次被拼团,与另外四批散客共37人,同组一团前往九寨沟。由此团队的名称也被改变为“羌藏之旅”,因此留下了隐患。另外,他们的行程合同上写的为“正餐自理”,但导游在途中有三次将用餐点定在路边孤零零一家饭店,前后均无其他饭店,迫使他们只能在导游订的地点用餐。

  点评:这属于“拼团”陷阱。一些小社由于人数不够,一般会通过拼团的方式来组团,但拼团往往会影响行程中的服务质量。另外,正规旅行社会选择两年左右车龄的地面交通工具,并保证一定的空座率,以保证游客乘坐舒适。

  案例三

  徐女士参加过一次海南之旅,导游带他们到当地的寺庙拜佛行之前,把当地寺庙吹得神乎其神,甚至以吹嘘海南的神庙云集了四海名僧,可为游客求神问签、永保平安,而且信佛要贵在诚心,不可问价、杀价。弄得他们当时心悦诚服,跃跃欲试。然拜神后才如梦初醒,大呼上当,痛骂导游卑鄙无良。原来进入寺庙后,会有专人服侍每一位游客,带游客求见名僧,然后按名僧指点拜神,并虔诚地为游客送上三支大香,而当徐女士拜完之后则要按每支大香300元交费,徐女士愕然忍痛交费后,又被带回见名僧,名僧又说她与佛有缘,可托南海观音或仙佛回家保佑平安,而当她询问玉观音或仙佛何价,更大惊失色,最小的观音也得1000元以上。

  点评:在越是不让问价砍价的宗教景点,越容易有问题,游客就需警惕了。不少景点都有在大石头上“摸福”的方式,说是免费,但抽签解答要收费,很多游客碍于情面或一时糊涂就交了高昂的解签费。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