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上的“文明景观”
从惠钱路来到惠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入口处,发现路边有一只很特别的垃圾箱。它是由四根木条作柱子,多块铁皮合钉而成的,外面还用纸板包了一层。类似的外表朴实却实用的垃圾箱,从公园入口处到三茅峰共有15个。
距入口不远的路边还挂有一块宣传牌,上面写着“祖国繁荣富强国民素质跟上,摒弃一切坏习惯树立文明新风尚”,下署“洛社一老人宣”。这块宣传牌也是用铁皮和木头合制而成的,正面是用白色的漆刷成的。一路登山,一块块“文明标语牌”相继出现,“崇尚文明,保护环境”“做文明事,说文明话,当文明无锡人”“弘扬华夏文明,让世界尊敬”……
“洛社老人”是谁?
一番打听后,记者获知老人名叫杨钧卿,家住洛社影剧弄。在洛社,向多名当地人打听影剧弄在哪里,他们都连连摇头说不知道。好不容易打通了老人的电话,老人说就在洛社人民北路的桥边沿河不远的一条弄堂里。
影剧弄深处一处私房就是老人的住所,客厅摆放的家具看起来有些年岁了,但整洁朴素。老人头发白了,脸庞却泛着红光,乍一看像是七十来岁的老人。
“我是1921年8月出生的。”杨钧卿老人说起话来中气十足。他早年曾做过洛社一家公私合营厂的厂长,“文革”后在洛社米厂做过机修工,1984年正式退休。原来他的身体并不好,患有肺结核、慢性肠胃炎、关节炎等,常打针吃药。1980年起,他开始了晨跑健身运动,从一天跑两三公里慢慢增加到每天跑五公里。退休后,他加入了老年长跑队。1985年,他参加江苏省老年万米长跑比赛还获得了第一名。近两年,他将长跑改为爬山,只要天不下雨,每隔一天就乘车到惠钱路去爬三茅峰。长期的锻炼,他的身体毛病都消失了。今年刚做了一次体检,没查出什么毛病。
“文明标语牌”的由来
“看到登山的路边垃圾太多,太不像样。”杨钧卿老人说,他一般是乘早上头一班公交车到惠华新村下车,然后从石门的入口沿台阶来到三茅峰。刚开始爬山时,他看到路边有很多人丢弃的垃圾,一名清洁工清扫时也只是简单地把台阶上的垃圾扫到两边去。他向有关工作人员提出了意见,但垃圾多的情况一时并没得到改善。于是,他从家里带来火钳和袋子,边爬山边捡垃圾。之后,他索性把火钳寄存在山脚下一家面店里,来爬山时就去取火钳背袋子捡垃圾。
在捡垃圾的过程中,杨钧卿老人发现路上垃圾多的原因在于有些人没有环保的文明意识和路边垃圾箱太少。去年5月,他找来一些铁皮做宣传宣传牌。因担心铁皮生锈,他又花钱向装修工人买来铺地板的零头、吊顶用的塑料扣板,一共制作成了20块宣传牌。他请书法功底深厚的洛社中学退休校长秦肇荣为多块宣传牌题字,他自己也试着写了些标语。
他还制作了15个垃圾箱放在登山路边。在白云观至三茅峰这一段的树上,挂出了五只垃圾袋,方便登山的人丢垃圾。他还花500元请正在修路的施工人员修了5个水泥凳供登山人休息。
“放了垃圾箱和垃圾袋后,路上的垃圾明显减少。”杨钧卿老人说,去年12月,惠山国家森林公园惠钱入口这里新来了一名清洁工,这名工人很负责。现在,他不用经常捡垃圾了,隔一段时间清理一下白云观到三茅峰这一段的垃圾袋就行了。
动人义举有许多
洛社镇政府的工作人员说,杨钧卿老人曾为该镇的镇中公园添置过体育设施。
“2001年,我自制了15套体育健身器材,放在镇中公园。”杨钧卿老人回忆,他从小喜欢体育,退休后也常到镇中公园去锻炼。当时,他发现公园中没有体育健身器材。2001年5月,他来到无锡体育公园,一一丈量体育健身器材并画好图纸,然后回家开始收集材料自己动手制作。
起初,他花钱买了些自来水管做材料,但发现价钱太贵。于是,他便不时到废品收购站去淘一些金属材料,然后拿到附近的机械厂里加工,再花钱请人电焊,很快就做出了单双杠、吊环、跷跷板、秋千架等多种器材,添设进镇中公园。当地一家不锈钢管厂被他的义举感动,为他免费提供了一些不锈钢管材,所在的社居委也提供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后来他又制作了转盘、俯卧撑架等多种健身器材。
“这些体育健身器材光卖废铁就卖了1000元钱,我把钱捐给了市慈善总会。”老人说,2007年,洛社镇中公园实行改造,要添设新的体育健身器材。当年他制作的体育健身器材被淘汰,工作人员通知他去处理,他把这些旧器材变卖了,将得到的钱捐了出去。
【对话】
“我很开心不觉得傻”
记者:“您的生活看起来很朴素,有钱从事公益活动吗?”
杨钧卿:“我现在的退休工资是每月1500多元,老伴去世十年了,我不抽烟不喝酒,一个月一半退休工资就够用,顶多用1000元。”
记者:“您还捐了不少款吧?”
杨钧卿:“是的,2007年以来,我多次通过市红十会、市慈善总会捐款,为援助新疆阿合奇多次捐款,向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区、台湾莫拉克台风灾区捐过款。前不久,我也通过市红十字会向海地地震灾区捐了款。
记者:“您跟儿子说过你做的事吗?”
杨钧卿:“我没跟儿子说过,但他知道一些。”
记者:“您从事公益活动,有没人说您傻?”
杨钧卿:“没人说过,我也不觉得自己傻。当年添置体育健身器材,看到锻炼的人很多,我很开心。看到登三茅峰的途中垃圾少了,我也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