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宝鸡实施“文化旅游精品工程”

[日期:2010-02-02] 来源:户外探险网  作者:户外探险网 [字体: ]
2009年,宝鸡市文化旅游产业背负着“先导产业”、“富民产业”、“窗口产业”、“清洁产业”等美誉和全市上下的希望,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勇气求突破,通过挖掘人文历史求发展,在各地文化旅游风起云涌的大潮中渐露峥嵘。进入 2010年,在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实施的历史机遇面前,宝鸡市文化旅游产业如何快马加鞭,在新起点上谋求新发展?如何把宝鸡打造成为文化旅游名市和国内一流旅游目的地?市委十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高起点规划、大项目支撑、大品牌推进,着力实施一批标志性精品文化旅游工程,力争 2010年全市接待游客 15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100亿元。

   大气魄打造旅游新品牌

   去年以来,宝鸡市擂响了文化旅游产业大突破的威风锣鼓。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打造“炎帝故里、东方佛都、秦岭中央公园、西部城市天堂”四大文化旅游品牌,并积极构建“法门寺太白山综合旅游区、秦岭都市旅游区、历史古迹旅游区、关山草原风光旅游区、岭南山水旅游区”五大板块,牢固树立“大旅游、大文化、大突破、大服务、大市场、大环境”的“六大理念”,化零为整,强力突破。在这一目标指引下,宝鸡市相关部门以市场为导向,高起点、大手笔修编发展规划,包装了一批文化旅游方面的重点项目向外推介,吸引了一大批客商来宝鸡市投资兴业。同时,加快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进度,法门寺景区合十舍利塔建成开放,中华礼乐城一期十大工程基本完成,都市旅游重点工程项目中华石鼓园已完成投资 1.7亿元,其中陈仓石鼓阁已全部建成,青铜器博物院主体工程已封顶……随着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发建设,宝鸡市文化旅游产业显露出勃勃生机。去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达 129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7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20%和 21%。

   2009年是宝鸡市文化旅游产业大建设起步年、大发展提速年,成绩令人欣喜,变化令人振奋。但是,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系统工程,要让宝鸡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尽快成为旅游产品,时不我待,机不可失,加快发展步伐仍然是当务之急。做火都市旅游是宝鸡旅游大发展的当务之急,市委、市政府运筹帷幄,制定了下一步宝鸡都市旅游大突破的路线图:深度挖掘周文化与礼乐文化内涵,精心打造都市旅游品牌,把中华礼乐城建成宝鸡最响亮的旅游名片和文化称号;强力推进都市旅游项目建设,尽快启动周礼文化主题公园二期工程、光景酒吧与生态园林酒吧项目、周秦文化生态广场与地下停车场建设、石鼓山至天台山 7.9米的旅游观光道路等项目;全新打造炎帝陵景区,将景区中轴线踏步从山顶向山下贯通,使炎帝陵成为宝鸡市都市旅游的一个标志性景区;加快金台观、北首岭遗址的开发建设,通过建设道教学院、钟鼓楼、太极拳馆和观光滑索等项目,将金台观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集宗教、文化、旅游为一体的驰名道教胜地,使北首岭遗址博物馆成为展示宝鸡地区深厚历史文化的崭新窗口,推动宝鸡市都市旅游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快速发展。

   大手笔建设一流新景区

   审视宝鸡市众多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资源可谓“满天星斗”,独缺带动力强、人气旺盛的“一轮明月”。加快“佛骨圣地”法门寺景区建设和深度开发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太白山景区,让其快速成长是宝鸡市文化旅游产业今后必须破解的难题。

   令人欣喜的是,随着法门寺文化景区一期工程的投用,省市政府大资金投入、大手笔设计,迅速启动了大景区的运转,法门寺以其无可比拟的稀缺资源,成为陕西省继兵马俑之后的又一张享誉世界的名片。法门寺迎来前所未有的繁盛时期。去年,景区共接待游客约 100万人次,直接收入 1亿元,带动景区综合收入 6亿多元,占 2009年扶风县旅游综合收入的 35%。今年,法门寺文化景区管委会将按照景区的总体规划,在完成一期项目建设任务的基础上,结合申办世界第三届佛教论坛,积极策划包装景区二期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 10多个项目的前期论证。据了解,投资 20亿元的法门寺文化景区二期工程,包括建设法门寺博物院,对现有寺院、博物馆进行扩建等,完善服务设施,并以大唐法门寺瑰琳宫二十四院为蓝本,再现唐代法门寺“极人间之焕丽”的壮丽景观。

   法门寺文化景区似一轮明月大放异彩,法门寺景区的崛起,促使与之遥相呼应的太白山景区必须快速发展,使太白山景区成为宝鸡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又一“精品”景区。因此,必须大力推动太白山景区在招商重组、新景点建设上实现新突破。要坚持高起点规划、大项目支撑、大品牌推进的原则,依靠市场手段,加快打造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运动、娱乐、科考、商务、居住、投资功能于一体,具备国际水准、国内一流的复合型山地旅游目的地,把太白山打造成著名的国际休闲旅游度假产业新区。要把创新作为文化旅游产业持续突破发展的根本动力,把提升文化内涵作为景区发展的新内容,积极推进太白新城(生活区)、三国古栈道修复工程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包装提升景区文化内涵,形成经典旅游品牌,实现宝鸡市旅游格局的实质性突破。

   大智慧推动旅游大发展

   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必须做大做强特色旅游。差异性是旅游产业的生命力所在,鲜明的特色是推动旅游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宝鸡市的旅游景区风景秀美、文化积淀深厚,个个特色鲜明,具有在全国独一无二的优势。雄风激荡的五丈原诸葛亮庙、姜子牙隐居垂钓的钓鱼台、雄伟壮观的周公庙、道教名胜龙门洞、苏东坡主持修建的凤翔东湖、具有塞上风光的陇县关山草原等等,这些景点都具有吸引游客眼球的亮点,但他们大多都处在有说头、没看头、没玩头的地位,游客游览只能“白天看庙、晚上睡觉”,小而全、小而散影响了宝鸡市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

   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就要围绕特色,创新思路,高起点、大手笔规划,运用市场手段,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加大项目建设,依靠项目的大建设推动诸葛亮庙、钓鱼台、周公庙等景区大发展、大提升,尽快改变宝鸡市旅游东热西凉的不平衡格局。同时,要做足文化这篇大文章,借助故事、戏曲、演艺等手段,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要善于借景制造故事,利用传说打造景观。要做活做新旅游节庆活动,大力推动岐山周文化艺术节、关山草原旅游节、古大散关文化旅游节、太白古道登山节等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庆活动,让宝鸡始终处在“灯光交相辉映”的舞台上,吸引人们的目光,充分展示宝鸡市旅游新形象、新特色,实现宝鸡市文化旅游产业突破发展、跨越发展。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