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广电总局将拍南口战役纪录片 |
在一次登山中,家住昌平的杨国庆先生偶然发现了保存较为完好的战壕,之后开始就捡拾战争碎片,他认为应该有人记住这段历史——昌平区南口战役。这一捡就3年,杨国庆捡了千余件残片。前不久,他收到了广电总局发来的通知,要将南口战役用电视片的方式记录下来。拿着这张通知,杨国庆说:“终于能有一个方式让大家知道和记住这段历史了。”
-一次偶然机会
拉开找寻残片序幕
杨先生是一位登山爱好者。2005年的一天,他在攀登刘村镇长峪村高楼山的时候,发现了保存比较完好的战壕,直觉告诉他这里曾经发生过战争。下山后,他找到村子里的一位老人。老人告诉他,在南口战役中,当时这座山上曾发生过几次比较激烈的战斗。回家后,杨先生开始查阅关于南口战役这段历史。“读后非常震惊,昌平历史上发生过这么大的战役,我居然一点也不知道。”杨国庆说,估计很多昌平人和自己一样对这场战役一无所知,但他发现记录南口战役的除了历史书籍外,并无太多其他物证。于是,他决心要寻找当年战争留下的痕迹。两年后,他置办了金属探测器,开始了他上山寻找残片的序幕。
-六枚未发炮弹
引起消防部门重视
“我因为6枚60炮炮弹,还上了一堂安全教育课呢。”刚刚开始捡拾残片的杨先生,并不知道有些东西捡到后是不许私人收藏的。2007年,他在一次捡拾中,捡到了6枚日军60炮的未发炮弹,当时因不知道此物件的危险性,于是用车将6枚炮弹运回了家,在交到昌平区档案馆5枚之后,私自留下了一枚。由于相继有媒体采访,昌平区消防队的人很快找到了杨先生,并告诉他,私自运输这东西就已经错了,而且还放在自家一枚,按照规定是不许的。以后再发现类似的东西一定要先报告,等专业人员来了才能运输。然后,让他在保证书上签字,并没收了他留下的那枚炮弹。
还有一次,因为在山上捡拾的东西比较少,所以杨先生早早就下山了。和村里人闲聊天时,一位老村民说他家有一个舀水的瓢就是用当年的钢盔改的,杨先生一听就来了兴趣,马上要跟着老村民回家看看。觉得奇怪的老村民在看过杨先生随身携带的《南口战役》这本书后,带着杨先生来到他家院子。一进院子,杨先生就看到了水缸旁的改成了水瓢样子的钢盔。“你拿走了,我用什么舀水啊?”经过多次努力,杨先生最后用《南口战役》这本书换走了老村民的这把“水瓢”。随后,他将钢盔送到了昌平区档案馆收藏。
-千余战争残片
等待权威专家鉴定
看着3年来捡拾的千余件残片(如图),杨先生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能有人将这段历史整理并且宣传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段历史。3年来,他往昌平区档案馆送过的残片就有七八百件之多。因为不是专业出身,所以有些东西他无法鉴定,也希望能够有权威专家鉴定一下这些残片。“你看,这是今年2月份广电总局下的通知,他们要把南口战役拍成电视片,这太好了,那时就会有更多人知道了。”记者临走时,杨先生高兴地拿出一张广电总局的通知,记者看到在通知上写着,在今年开始着手准备拍摄南口战役的电视片。
南口战役
南口战役是1937年8月中国军队抵抗日军进攻华北、企图夺取山西,在居庸关附近进行积极防御作战的一次重要战役。此次战役中,中国军队从布防到最后撤退,前后计一个月零三天,使日军“三月亡华”的计划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