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寻找中国城市名片”系列报道之一安逸成都

[日期:2007-06-01] 来源:乐途旅游  作者: [字体: ]
  未到成都,先听说一句广告语:成都,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来了为啥就不想走呢?”记者欲闻其详。

  “因为成都安逸得很嘛。”接待我们的市政府新闻办小徐,一脸怡然自得。

  安逸――古诗雅语。诗经曰:“安之逸之,适之豫之”。描摹的是一种从内到外,通体舒泰的精神感受。

  安逸――四川方言。凡觉得此事甚合吾意,心情好,感觉好,就会说“好安逸啊!”倘若感觉特别 好,还会升级为“安得儿逸”,或“安逸得扳”。

  安逸的成都人哟,你们到底是咋个安逸的嘛?

  成都人爱吃会吃,早有耳闻。今番赴蓉采访,方知此言不虚。

  先说两件小事。

  其一,抵蓉当天,记者打的从武侯祠到市中心,上车后与司机聊起成都小吃,司机顿时来了兴致:“好吃的东西简直太多了嘛!吃火锅可以去皇城老妈,尝小吃最好去龙抄手,还有夫妻肺片、老妈蹄膀、串串香、肥肠粉……硬是多得吃不过来,巴适(舒服之意)得很哟!”寻常一的哥,简直就是蓉城美食活地图!

  其二,临离成都,与几位新闻同行小聚,聊起川菜烹饪,无论老总也好,编辑也罢,竟然人人做得一手好菜,个个都是掌勺能手。有的专攻小炒,有的擅长清炖,有的对火锅调料别有一番心得。不但说起具体操作头头是道,而且能从理论上来一番升华,数出个子丑寅卯,让我们这些外行听得目瞪口呆,连称佩服佩服。

  有爱吃也会吃的成都人,自然就会生出为这些好吃嘴们服务的各种从业者。蓉城大名鼎鼎的“飞哥”,即是最受男女老少欢迎的电台美食主持人。每到下午,晚饭之前,语速极快而又诙谐风趣的飞哥,定会准时“与您相约”:各位听众朋友,各位食客兄弟,今天飞哥又要带各位去到一家新开张的馆子。要说这家的火锅,那硬是有名堂,飞哥进去,才吃两口,哎呀恨不得脱了鞋子挽起裤脚干脆下去就捞!简直鲜得来舌头都差点被咬脱……

  飞哥一火,跟着冒出一位兰妹,说起吃来,清脆甜润,“口水滴答”,嘴皮子比哥哥还要溜刷。两台相争,自然是听众得利,把亲爱的食客们的馋虫,全从肚皮里勾了出来。

  因了成都人的爱吃会吃,餐馆也就想方设法三天两头变换花样。川菜创新,在中国各菜系中最为迅速,“新派川菜”已然自成一格,菜肴多达数百种。

  因了成都人的爱吃会吃,成都餐馆之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有人算了算,成都全城,稍成规模的大小餐馆有3万余家,倘若游客每天品尝一家,各家吃上一遍,得花整整80年!

  好家伙,80年!成都人餐桌上的安逸,记者算是领教了。

  竹椅上的安逸

  成都餐馆多,茶馆亦不少。街头巷尾,林荫树下,支几把竹椅,就是家茶馆。

  抵蓉次日,清晨8时,记者来到位于市中心的人民公园,这是成都人喝茶最爱去的几大场所之一。公园极大,不收门票。一进大门,往左一拐,即是一家露天茶社。说是露天,其实既有亭台,亦有茶棚,数以千计的竹椅木桌,漫天铺开,那阵势,先就让你有些惊叹震慑。时为春日,稍有凉意,茶客不算多,座位尚未满,但熙熙攘攘之势已成。阳光星星点点,从树丛中筛下来,气氛十分温馨。记者来到茶社一角,坐到几位白发老人身旁,看他们正一边喝茶,一边稀里哗啦洗牌搓麻。

  在成都,工作之余的休闲时光,大都在茶馆度过。正因此,喝茶之环境及座椅,不可不讲究。成都茶馆,以竹椅居多。竹椅,比普通座椅稍矮,后有斜斜靠背,旁有弯弯扶手。靠背扶手,皆按人体比例设计,微微后仰,轻轻相扶,不宽不窄,刚刚恰好。“安逸得来你坐上去就不想起来。”半仰半坐之间,可喝茶,可打牌,可聊天,实在累了,还可舒舒服服眯上一觉。

  茶馆除了喝茶,还有一些别的服务和享受:如,卖小吃、掏耳朵、擦皮鞋、听评书、看演出等。掏耳朵,好像成都才有。掏耳者备有耳勺、长钎、短钎、长绒球、短绒球等一应工具,不但轻轻给你掏耳,弄得你浑身痒痒酥酥,非常受用,还可作头部、肩部、颈部按摩,常常是掏着掏着,茶客已酣然入睡,鼾声大作。

  山野间的安逸

  餐馆茶馆,都在城里。追寻安逸的成都人不甘囿于一

  隅,便把触觉伸得更远,远到了郊外山野间。

  农家乐的兴起,即是一例。

  当初,一些喜欢找乐子玩新花样的成都人,周末开车到郊外踏青,饱览了大好河山,呼吸了新鲜空气,可这中午饭咋个办呢?

  不要紧,到我们农家来吃顿便饭嘛。屋周围鸡呀鱼呀什么的全现成。地里头青菜萝卜四季豆都新鲜。“点杀”,现做,好巴适哟!

  “五朵金花”者,成都郊外五个以农家乐为主业的村子也。这五个村子,土质不佳,地处高压线通过区,建高楼不允许,粮食生产也不好发展,仅以养花种菜为生。农家乐风声一起,村民们在区乡政府策划带领下,把五个村分别改造为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这个村专植梅树,那个村只栽菊花,一村一品,各具特色。把城里人吸引出来,一看就啧啧称奇,一来就不想走了。如今,“五朵金花”已成成都一大品牌,外市的、外省的(甚至外国的),都来参观。

  耐人寻味的是,好多地方取经回去,却发现不大灵光,金花难以盛开。何故?原因之一是成都的自然气候好,一年四季皆温暖,天天可以室外喝茶。原因之二,则是成都人的休闲秉性,喜欢到山野间寻找安逸。这可就不是一时半刻“学”得来的了。

  成都多农田,成都近山水。最有名气之山水,一为都江堰,一为青城山。每逢夏日,傍晚时分,不少成都人喜欢开车到都江堰去喝啤酒。前年酷暑,天大热,都江堰各支流河畔,竟有数万人聚集喝啤!聪明的店家在浅水中支起张张方桌,喝者须脱去鞋袜,涉水过去,将脚泡在水中,一边喝啤酒,一边冲壳子(聊天),一边吹凉风,那份惬意,那份潇洒,简直安逸得扳!

  至于青城山,则已成了成都人长年休闲休养的胜地。有将“第二居所”建在山下的,有退休后到此长住的。更多的则是偷得浮生几日闲,来到青城山下,租农民房屋,吃农家伙食,一切全包,啥都不管,完完全全过几天“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源生活。

  心里头的安逸

  成都市为什么生活起来如此安逸?成都人为什么喜欢寻求生活中的安逸呢?

  这是采访中记者很想弄清楚的两个问题。

  问题一的答案,比较简单,四川乃天府之国,成都,恰似镶嵌其中的一颗明珠。四围皆群山,中间一绿地,气候非常好,还有都江堰。按成都人的话说,“生活在这样的地方,你想不安逸都不得行。”

  问题二的答案,就比较复杂了。为此,记者曾与成都市社会文化界知名人士座谈,探讨成都人为啥如此喜欢寻求安逸,他们有些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餐桌上的安逸也好,竹椅上、山野间的安逸也罢,皆源于成都人“心里头的安逸”,成都人的性格,有以下特点。

  一是平和。

  平和,不浮躁,是成都人的普遍特点。从外形你就看得出来,成都人大都慈眉善目,平平和和,一脸的气定神闲。成都街头,很少见到有人吵架闹事。即使有,也不必担心,更不用去劝,十有八九是吵着吵着就算了,散了,决打不起来的。不像有的城市,火辣暴躁,话没几句,“格老子”一拳就打过去了。

  二是包容。

  包容,不狭隘,是成都人又一特点。

  在成都,记者曾采访一些外来的白领、打工者和旅游者,他们的共同看法是,成都这个城市,人比较好相处,不欺生,谁来了都包容得下,感觉比较舒服。

  三是诙谐。

  诙谐,不忧愁,可算成都人又一特点。诙谐,既有乐观、风趣、幽默之意,又不完全是一回事,个中奥妙,须慢慢去品。

  成都人的诙谐,随时表现出来,你且信步街头,看看那些餐馆名吧:公社九大碗、孙二娘羊肉汤、舌尖诱惑、初恋鸭唇、降龙鹅掌、乔一乔怪炒、眼哥田螺、煎一点……越“怪”越有意思,越能吸引食客。记者赴蓉当日,在武侯祠所开之“三顾园”用餐。服务员端上一盘炸鸡,周围码有8粒大蒜,主人请猜一菜名,记者屡猜未中,结果是“神机妙算”,谜底揭开,众人皆乐。

  诙谐,平和,包容。三者之中,互有你我。或许正因此,成都人喜欢以诙谐开玩笑的方式,求得平和与包容。夫妻之间,丈夫常常甘于以“粑耳朵”自嘲自居。邻里之间,无论碰到什么矛盾,嘻嘻哈哈,几句玩笑就算了。成都人挂在嘴边的口头禅是“不存在”。再严重的事体,一句“不存在”,烟消云散。

  正因为此,记者这篇“安逸成都”,描摹的是成都人的生活状态而不是工作状态。如果哪位喜欢较真,偏要站出来抬杠挑刺,那就会弄得作者和读者都不“安逸”了。

  走笔至此,记者要用刚刚学会的两句成都话来为本文作结:

  在成都过日子,硬是好安逸哟。

  成都,一个来了就走不脱的城市。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相关新闻      
图片新闻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