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马出京是平川,
灵山只隔数重山。
百转千回虽辛苦,
一过灵山上高原。
灵山海拔2303米,是北京的第一高峰。它与北边的北灵山、笔架山一起构成了北京最西边的一道屏障,再往西就进入黄土高原了。过了三家店水库告别北京平原进入了永定河峡谷,中型面包车载着山百合队的17人在京西山地的崇山峻岭中穿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秋季的官厅山峡,万木霜天色彩斑斓令人赏心悦目,虽然不能如杜牧那样因为喜爱而“停车”却也在车中尽赏了山峡的秋色美景。车过109国道107公里处的齐家庄眼前突然一亮——灵山下雪了,只见蔚蓝天空下的灵山顶部披上了洁白的银装,心中不觉为之一振,同时也感到今天的活儿怕是不好干。继续前行,汽车越过北京--河北的分界山口后下行至109国道121公里处——今天行程的起点下马威到了。
十点,从下马威开始登山。下马威海拔1300米左右,由此上到灵山顶峰约有1000米出头的上升,这比从聂各庄爬到阳台山要少200米,但是因为灵山是北京的最高峰所以人们的成就感往往还在登上灵山。在这里又会合了一只25人的韩国登山队伍—领队答应带他们同行—而成为一支多国部队。出发时按领队要求担当了今天的收队,17个中国人我还没有认全又加了25个长的和中国人一样的韩国人,这个队怎么收呢?只有全收。
上至下马威上面的垭口约海拔1500米一线时,队伍已经是在雪线上行走,山风渐起一阵紧似一阵。到5#路标海拔1743米处领队要求报告通过时刻:“11点25”,比前队晚了10分钟。继续上行腿部出现状况—大腿面肌肉出现痉挛—这应当是与近期运动少有关,只好找背风处休息同时补充点食物。韩国队6名队员也落在后面,加上我形成了7个人的后队跟在大队后面蹒跚前行。人一生最重要的其实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包括人、环境、工作和生活,眼下我也只能用适合自己的节奏去走了。最艰苦的上升阶段完全在山的迎风面展开,脚下不时有没过脚踝的积雪,劲吹的山风让人几乎站不住脚,肌肉仍然疼痛但是无法休息只能缓着走。想起了200年前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的行军,当然也想起了70多年前红军走过的雪山……中午一点半到达顶部,因为风大前队已经下山,在这里拍下了美丽的风蚀冰花后赶快继续追赶前队。
15点下至石屋海拔1811米,队伍停下来休息吃饭。在这里听山百合讲述从石屋到下马威的那条近路,才大至搞清了灵山古道的走向:古道从洪水口沿山沟一路上行到石屋后不是向北上灵山主峰,而是抄近路向西直奔下马威方向进入怀来盆地——应当相信前人选路的智慧,在现代交通没有形成的时代那确是一条最合理省力的路线。三点半队伍继续前进,开始了沿灵山古道一路下行的愉快行走。
最后这段路一条清亮活泼的溪流始终陪伴着古道,时而在左,时而到右;时而聚水成潭,时而激流飞瀑。这成了本次行走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路,因为有了水这山谷中就有了一股灵气,而潺潺的水声也为人们的心灵增添了些许沉静。看着这幽静的山谷和不远处一片俊秀的小树林,不由得又想起刘海粟咏山泉的诗句:“ 穿山透石不辞劳,地远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喜欢这首诗中所表达的那种一往无前万难不屈的气势,也喜欢诗中对那些无可改变的事物所表现出的豁达和乐观。人要奔向自己心中的理想,一定要有一种持续一生的努力;而走过我们身边的那些人奔向他们自己目标的力量也是很强大的,只能彼此尊重共同融入生活的海洋。
五点半走出灵山古道景区这里海拔945米,回望山尖还留有一抹太阳金黄色温暖的余晖。感谢同行的队友,感谢同行的韩国友人——库猫思咪达(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