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因为已经无数次看到同行队员在路上发生水袋漏水的意外。去年船底顶穿越14人中,约5人带了水袋,2人水袋发生泄漏。0~10度的天气,一个队友因为水袋嘴漏水,把自己的抓绒衣浸湿一大块,脱又不能脱,只有硬抗着用体温烤干。另外两个晚上在帐篷里乱来,水袋质量又不过关……
艰苦线路上,弄湿装备事小,损失补给麻烦就大了。俺自制的这款饮水装置,自03年开始一直沿用至今,未发生一次泄漏破损,或其它意外故障,是俺登山穿越强有力的装备保障。后来路路续续帮身边山友做了一些,到现在已经做了无数套了,再后来居然有家伙拿坏了的水袋让俺帮修理,晕!
现将材料,制作方法公布一下,以后熟人需要的就不要再来麻烦守望深蓝叻。
优点:
a. 全部采用工业级气动元件,耐磨损耐腐蚀,气密性、长期稳定性非普通民用产品可比。部件接口处可承受1.5Mpa压强。
b. 结构简单,维护方便。装过饮料牛奶等难以清洗的瓶体可以直接抛弃。
c. 取材广泛,成本低廉(5元以内)。
材料:
普及版
a. 外径8mm,壁厚1.5mm,长1.2M透明PU气管,最好选用进口品牌。(深圳赛格或华强市场柜台有售)
b. 内径8mm,快速直通接头1个。(深圳赛格或华强市场柜台有售)
c. 1.5L饮料瓶一支(最好选用统一或康师傅的,因为瓶盖内侧有密封胶垫)
d. 10cm细尼龙绳,一枚小快挂。
Ultra版额外材料
e. PU薄膜或柔韧的塑料薄膜,防水硅胶或树脂。
工具:
a. 文具刀,直径7mm改锥或金属棒
b. 火源
原理图及说明:
a. 普及版
快速接头内部有环状锯齿扣片,气管插入之后将被扣锁住,无论多大外力都难以将气管拔出,因此能保持良好的密封状态。拔除接头时,只有压下末端蓝色扣帽,内部扣片才会错位松开,气管才能从接头中脱出。
原理图
实物样品图
当吸B瓶饮料时,B瓶内与A瓶产生的压差,将使A瓶内饮料经气管由B瓶顶部流出,沿冰块表面流入瓶底,同时被冷却。B瓶外部包裹隔热材料后,可连续10小时以上提供低温饮料,可以对抗高温闷热天候下艰苦的穿越线路。A瓶盖上还装有一个自加工的简易单向导气阀门,减小负压促进A瓶内饮料快速流入B瓶。
原理图
1. 将PU管一头切成契状,避免使用时吸附在瓶壁上。另一头切削平整,在火源上烘烤,材料熔融之后表面应力使切削处变得光滑圆润,有利于与快速接头配合时保持良好的气密性。注意不要直接置于火中烧烤而导致烧焦碳化。
2. 取一段约2.5cm长的PU管,在火源上将其末端烘烤熔融,直至其末端自然熔合封闭,然后插到快速接头里,将其一端封闭。
3. 用烤红的改锥在饮料瓶盖上穿孔。工艺要求:孔壁必须光滑圆润,形状规则的正圆形,直径不大于7mm为宜,再将PU导管削成契状的一头挤入圆孔。PU材料有较大弹性,因此能达到紧密配合的目的。
5. 用细尼龙绳系住接头,用快挂挂在背包肩带上,行进途中饮水时不易丢失。
1. 装包时瓶体竖放,尽量不倒置。
2. 普及版在使用时,连续吸取饮料将导致瓶内产生负压,每次用完后只需让空气自然回灌入瓶内即可
3. Ultra版B瓶结冰后横放几小时,冰块侧边溶解出缝隙,便于水管插到瓶底。
4. 为防止饮料残留在管内而引起发霉,每次使用完用清水将管内饮料冲洗干净。清除管内霉斑,可将纸巾卷成柱状塞入管内,然后用铁丝贯穿其穿过整条水管,反复几次即可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