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游客 登录 注册 搜索
背景:
阅读新闻

户外训练营:58名少年徒步2000公里 渴望走出新人生

[日期:2008-05-12] 来源:新华网  作者:小驴007 [字体: ]

这是一次特殊的远征,成员是特殊的,远征的方式也是特殊的……

    58名青少年徒步从河北石家庄去往哈尔滨,全程2000多公里,只为一个目标改掉身上的坏毛病。

    特殊训练

    脚底磨出水泡也要继续走

    “脚底磨出水泡也要继续走!”这是某训练营管带(教师)对学员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昨日16时许,这支特殊的徒步远征队抵达沈阳市三农博物馆,一名身穿迷彩服戴着眼睛的年轻管带正在检查学员们脚底磨出的水泡。

    “磨出水泡了也必须得坚持,坚持住了脚底就会生成老茧,就不怕走路了,否则就达不到训练目的了。”戴眼镜的管带严肃地告诉学员。

    检查完毕后,只有15岁的学员张明穿上旅游鞋,一瘸一拐地继续徒步前进,由于脚底磨出了水泡,张明的步伐明显跟不上大部队的速度。

    “你们两个跟我来,不能让他掉队。”戴眼镜的管带叫来两名学员一起搀扶着张明又前行了10公里的路程……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是一支由青少年组成的队伍,学员们统一穿着迷彩服,头顶戴着红色帽子,每个人的胸前都戴有统一的标识,在行走的过程中由管带带领学员喊着口号。

    特殊队伍

    老师、家长眼中的“头疼娃”

    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会对学员如此严厉?

    范学军是这支徒步远征队伍的带队人,他们一行76人4月3日从河北省石家庄市出发,欲徒步经过保定、天津、唐山、秦皇岛、沈阳、长春,直抵哈尔滨,全程2000多公里。

    队伍中有58名学员,18名管理人员。学员中最小的只有9岁,最大的17岁。

    除行走训练外,沿途还要组织学员参观世界文化遗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此期间管理人员还要对学员们进行生活能力和纪律作风的训练。

    范学军介绍,这支队伍的学员都是父母和学校管教不了的“头疼娃”,或沉迷网络、早恋厌学,或亲子关系紧张、有暴力倾向,正常学业受到影响。

    组织这次长时间集体徒步行走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孩子们的吃苦精神,改掉他们身上的坏习气。

    “学员们的身上没有手机,没有钱,每天都要6点起床,集合吃饭、行军,晚上统一住在3辆宿营车中休息,我们不允许一个人掉队,如果有人因为某些原因跟不上队伍,我们会有专门的管带搀扶着跟不上大部队的学员一起前行,直到完成当天的行军任务为止。”范学军表示。

    “我们使用的是军事化的管理,在徒步行走的时候,学员们相互照应,可以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助人为乐的好习惯。”范学军介绍,队伍将于今日傍晚抵达沈阳市内,在沈阳停留一天,学员们将参观沈阳的故宫和“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队伍中的大部分学员都是从石家庄出发一直坚持到现在的,还有10余名学员是中途被家中送来接受磨炼的,同时记者还了解到,也有个别经不起“磨炼”的学员中途退出。

    9岁男孩的改变

    原来跟家里人对着干,现在自己洗衣叠被子

    来自河北石家庄的9岁学员李伟(化名),是这次远征中年纪最小的一个。但是在李伟的举手投足中,却看不到一丝城里孩子娇生惯养的影子。

    李伟是踢着正步从队伍中向记者走来的,在与记者交谈的过程中,李伟双腿紧闭,五指并拢自然地放在大腿两侧,双眼有神地看着记者。

    没有人能够想象得出来,2个月前李伟在家的时候,还是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肯听父母话的问题少年。

    “以前在家的时候,我谁的话也不听,总是跟家里人对着干,我妈骗我说是去旅游,就把我给送这里来了。”李伟平静地说。

    记者了解到,李伟刚到训练营的时候,上课总是睡觉,吃饭挑食,被褥也不会整理,可经过两个月的训练,李伟被褥的叠放已经可以达到一名士兵的标准,也能够自己清洗衣服和袜子了。

    “以前在行军的时候我总掉队,管带和老学员就会搀着我走,现在我可以和他们一样行军不掉队了。”李伟自豪地告诉记者。

    早恋女孩的思考

    出营后继续回校读书,做一个听话的好女儿

    16岁的张蕊(化名)是这次远征中惟一的沈阳人。

    在张蕊的入营原因一栏中写着:早恋离家出走。

    据张蕊本人介绍,她曾经在班级里学习成绩优异,可是由于自己与母亲关系不合,又与班级里的一个比较爱玩的男生产生了恋情,之后就经常在朋友家和网吧住,后被母亲骗到训练营接受教育。

    “从小父母就离婚了,我跟妈妈一起过,妈妈有自己的生意特别忙,没有时间管我,对我要求特别高,时间长了我的心理压力特别大,与妈妈产生了代沟,后来就早恋了,最后没有心思上学,就辍学在家待着了。”张蕊低着头说。

    张蕊介绍,半年前妈妈说要去北京开会,谎称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家,送她去北京,却把她送到了这个训练营,最开始的时候她天天哭,不理解妈妈,还经常想她早恋的对象,可是经过徒步的训练,她改变了。

    “白天走得很累,晚上一个人躺在床上的时候,就会想起和妈妈之间的关系,还有以前自己做过的一些事情,慢慢地就会想清楚很多的事情。”张蕊说。

    张蕊表示,出营后她要继续回学校读书,并且要做一个听话的好女儿。

    声音

    家长挺满意仍有担心

    沈阳学员张蕊的母亲王女士介绍,之所以会把孩子送到这个训练营,主要是孩子初二的时候早恋了,随后母女关系便越来越僵,家长劝,老师劝,连心理医生都找了,可都不见效果,后来从媒体上了解到有这么一种特殊的教育方式,便希望将孩子骗到训练营接受训练。

    女儿进入训练营后,一直与王女士通过网络与书信保持着联系,王女士还见过女儿一面。

    “现在孩子跟我说话说得比较深了,也能体谅做父母的苦心了,独立性也比以前强多了。”王女士欣慰地说。

    王女士打算此次训练营结束后就接孩子回家,按孩子的意愿继续完成学业。

    王女士对训练效果很满意,但还是有点担心:“孩子离开那个环境之后,不知道现在这种状态能不能够持久。”

    辽宁省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咨询师黄艳丽女士

    训练可以培养意志品质

    “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意志品质的培养是值得肯定的。”黄女士明确表示。

    黄女士分析,沉迷网络的青少年很多是由于自己控制不住自己,而这种严格的训练方式,能够培养学员的意志力和控制力,进而建立起信心,经过训练再回归到社会后就会有抵抗网络诱惑的自控能力。

    同时通过行进中的互相帮助,学员们体验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培养了学员的利他精神。对于家长来说,这种方式是可以尝试的,但是具体效果有着个体差异的。

    黄女士分析,有些孩子通过训练能够戒除不良的习惯,但是有些孩子可能在脱离这种特定环境,返回正常生活后会再次恢复原来的状态。

    辽宁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思宁

    家长自己也要做出改变

    张思宁认为,这些孩子的问题大部分源于家庭,主要就是家长与孩子之间关系不融洽。

    “这种教育方式确实能够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合作精神和独立性等,但是这并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因此很难保证效果能够持久。”

    张思宁分析,孩子沉迷网吧或者有意离家出走,都是为了逃避家庭矛盾。这种教育方式不但没有改善家长与孩子之间的矛盾,还为孩子提供了一个逃避矛盾的地方。孩子在回到日常生活后很可能会出现反复。

    “这类问题的根本解决办法在于家长,家长应该调整自己,不要总是希望孩子改变。家长要通过改变自身来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而不是把孩子送离自己身边。”张思宁表示。

【iouter.com】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iouter.com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9608691@qq.com 或电话:189六四五六4971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收藏 推荐 打印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