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铁岩,1909年出生,原名孙肃先,字晓天,吉林省永吉县人。1931年考入北平(北京)中国大学,不久加入中国[此词语已屏蔽],被选为该校学生会主席和北平大学生联合会理事。“九.一八”事变后参与组织北平学生赴南京请愿。1932年回东北从事兵运工作。东北人民革命军成立以后,先后担任第一军独立师政治部主任、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积极协助杨靖宇将军,团结各阶层人士,结成抗日救国统一战线,转战于辽东山区。1937年2月11日,时任中共东南满省委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的宋铁岩在此处突遭日伪军包围,为掩护战友突围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8岁。
祭拜了宋铁岩烈士并合影留念后,大家原地简单地休整一下,并吃了午饭。然后,大家鼓起勇气,再次踏上征程。山路越来越崎岖、路上的积雪越来越厚,大家只能沿着不知什么车压出的窄窄的车辙印艰难前行。下午3点,我们翻过了和尚帽子山,看到了原计划中的目的地——老许大哥家。然而大家稍作停留,便又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地直奔汤沟。经过8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在下午4点半左右,我们终于胜利抵达本次活动的终点——汤沟,圆满完成重走抗联路的使命。
我们胜利啦!!!
当晚,我们泡温泉、喝酒、赏月(正月十五嘛。哦!阴天,看不到月亮。那就继续喝^-^),开怀畅饮……
一冬天难得一见的雪纷纷扬扬的飘落,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令人想起伟人“更喜岷山千堆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诗句。
当晚,我们泡温泉、喝酒、赏月(正月十五嘛。哦!阴天,看不到月亮。那就继续喝^-^),开怀畅饮……
一冬天难得一见的雪纷纷扬扬的飘落,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令人想起伟人“更喜岷山千堆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诗句。
四
第九天,2008年2月22日(周五,农历正月十六),天气多云转晴,西北风4-5级,气温-9~1℃
喝多了。
深夜12点,我突然从睡梦中醒来时,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来晚饭是什么时候结束的,我又是怎么回到房间的?胡思乱想中,又昏昏沉沉地睡去。
早晨起来,望着窗外那皑皑白雪,令人顿起“梅花欢喜漫天雪”之情。
吃过早饭,我们踩着抗联战士的足迹,登上附近的一座小山,参观了“东北人民革命军一军第一次西征会议遗址”纪念碑。葱茏草木难掩70年前的壮志豪情,高高耸立的纪念碑好似在诉说那段国难家仇。
碑文记载着,“1936年春,杨靖宇将军挥师南下,4月30日在梨树甸子痛歼汉奸邵部。5月中旬,率军直部队来到汤沟,视察和尚帽子根据地。抗联将士于露天温泉沐浴征尘,杨靖宇就地主持军事会议,传达中央红军北上抗日、进军察、绥消息,布置第一师西征,与关内打通联系。六月,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一师参谋长李敏焕等率部西进……”
在另一块石碑上刻着杨靖宇手书的《西征胜利歌》,诗中写道:“红旗招展,枪刀闪烁,我军向西征。大军浩荡,人人英勇,日匪心胆惊……”
细细读着青石上这些凝聚着民族血气的文字,多年前发生在汤河岸边的历史事件,恍如飞驰于时空隧道之中,漫漫地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随行的旅游卫视记者小李说:“我回北京一定要去看一次升国旗。在北京工作很久了,一次也没去看升国旗。走了这一趟,发现我们国家拥有今天这样的辉煌真TMD不容易……”
下山后,本溪、营口的驴友们先走了。大家握手、拥抱,在胜利的喜悦中流淌着淡淡的离别愁绪……
艰苦的抗联路走完了,然而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敬爱的抗联战士。没有他们当年的浴血奋战,英勇杀敌,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我们更不能忘记历史。铭记历史方能知道幸福的来之不易,才能倍加珍惜今天的生活;继承发扬抗联精神,可使我们不畏前进路上的艰难困苦,勇往直前,争取胜利。
抗联战士永垂不朽!
抗联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