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攀登日果冷觉有点大材小用,但是为以后6000米以上高山作准备!~Oh yeah。。。。。。
最新款的Koflach高山靴.特有的Y-tech设计.后跟带有减震适合地球上的所有高峰和所有地形.
奥地利品牌。
一、高山靴的概述
高山靴(moutaineering boot)和一般的徒步鞋比较,更加坚硬、温暖。高山靴都有非常坚硬的鞋底(几乎是不可形变的),配合各种冰爪,对付高山的冰雪路线。如雪原上跋涉、在覆冰的岩石上行走、在陡峭的冰壁上奋力攀爬等。
二、高山靴的历史
现代登山活动发源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地区,发展了二百多年,登山鞋的历史和登山一样悠久,最初的登山鞋与一般穿着的沉重的皮靴没什么两样,只是随着人们越爬越高、越爬越难,也越来越注重对装备的改进和提高。后来发展的登山其探险和征服意味非常浓厚,甚至引申到政治层面,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开始在喜玛拉雅山区对8000米高峰展开争夺。由于极端严酷的高海拔,人们发展了大兵团围攻的登山风格,这种风格要求登山者在严寒的环境下长期生活,因此所有的装备都是以极端的温暖和耐用为目的而设计的,新型的双层塑料靴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近几十年来,登山活动逐渐向“运动”靠拢,登山者不再仅仅以登顶为目标,挑战自我、不断进步的体育精神越来越多的渗透到登山活动中。登山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进步,使得高山靴也日新月异。不论什么样的登山靴,它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作用,同时它们的差异也使它们有鲜明的个性。
三、高山靴的功能
所有的高山靴(Moutaineering Boot),都以保护和攀登功能为目标,侧重“爬”而不是“走”的性能,因此高山靴和一般的徒步鞋(Hiking/Treking Boot)比较,更加坚硬、温暖。
保护功能主要包括保暖、保护脚部避免运动伤害。保暖最主要的是防水,潮湿会使脚冻伤。保护则包括对脚趾、足弓、脚踝等的保护:对脚趾的保护体现在,高山靴的前部都比较坚硬,为脚趾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保证肢端通畅的血液循环,同时避免复杂地形的损伤或岩石砸伤;有的在前脚掌有一圈橡胶边条,可以更好的保护脚趾和靴子自身;为了保护足弓,靴子的内底采用轻软而有弹性的材料,可以充分吸收复杂地形行进的震动;所有的高山靴都是高帮的,鞋帮能够为脚踝提供充分的支撑,避免崴脚,另外高帮鞋在进行冰爪的前齿攀登时,能够帮助固定足部与小腿的相对位置,减轻小腿疲劳。
攀登功能体现在高山靴都有非常坚硬的鞋底(几乎是不可形变的),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并且能够和冰雪攀登的冰抓匹配使用;另外,在攀登很细小的岩棱时,坚硬的鞋底也是非常有用的,只要用脚尖位置踩稳立足点,就可以象用冰爪的前齿攀登冰壁一样站立起来。为了让鞋底有足够的坚硬程度,一般是在鞋底中埋置坚硬的支撑骨架,如钢条或碳纤维。
四、高山靴的分类
高度专业化的高山靴针对不同的用途,又都分别发展出不同的方向。高山靴之间最显著的差异就是材料,从材料上主要分为塑料靴和皮靴,还有少数款式采用复合材料,材质不同决定了他们的适用范围的差异。从用途上讲,一般分成快速登山和远征探险两大类。
(一)塑料靴
1、塑料靴的优点
由于远征探险时间长、攀登进度慢,所以要求靴子的防水、保暖性能更好。双层塑料靴在这方面更突出。塑料外靴天然的具有很好的防水、隔热作用。内靴一般是由海绵泡沫材料或者化纤保温材料制成的,有些较老的款式也有用羊毛或混纺材料的。不同的材料保温性能不同,其中最出色的是封闭气室泡沫,它的气室空腔之间空气不流通,最大限度的减小了空气对流引起的散热。此外,塑料靴还有一个独特的优点,进帐篷之后可以穿着内靴活动,晚上睡觉还可以把内靴塞到睡袋里,从而保持内靴的温暖干燥和穿着舒适,使用非常方便。
2、塑料靴的缺点
双层塑料靴的缺点是比较臃肿笨重,在雪线以下穿着看起来有点怪异,而运输携带又不方便;另外塑料靴的外壳比较坚硬,在技术难度较高的路线上,感觉不如皮靴灵敏。
3、塑料靴的选择
塑料靴的选择主要注意大小要合适。太小了影响脚部血液循环,导致冻伤;太大了则影响使用,走路时晃荡、不跟脚,上坡或使用前齿攀登时踩不上力,小腿易疲劳,还容易磨出水疱。一般来说,穿上厚袜子,再穿上内靴,脚趾顶到前面,脚跟处略留出一点空间为宜。因为考虑到长时间的走路,脚部会充血肿胀,或者在特别寒冷的情况下要再增加袜子,事先留出一点余量。另外,一般的厂商会生产所有尺码的内靴,但外靴的尺码就有限,经常是4个尺码的内靴(2个整号、两个半号)对应一个尺码的外靴,所以内外靴的搭配并不一定合适。选择的办法是,脚踩在外靴里(不穿内靴),脚趾顶到前面,脚跟处应留出2.5cm左右的空间。因为塑料靴不会变形,所以不需要磨合;当然新鞋还是要适应一段时间,可以带点胶布以备急需。
塑料靴一般都比较宽,可以适应绝大多数人的脚型,但挑选的时候还是应该多试试:穿好靴子之后,站在一个向下的坡面上,或者脚跟下垫起来,最好再背上20kg的背包,主要感觉脚趾前面和侧面,以及足背的位置是否有挤压感,特别是脚比较宽的人应该特别注意小趾的情况,如果不合适就应该更换,千万不要对付,不然到了山上就惨了。
(二)皮靴
皮质高山靴的历史几乎和阿尔卑斯登山的历史一样悠久,最好的皮靴几乎都集中在阿尔卑斯山周围的传统的欧洲制鞋业国家,如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另外,近年来有一些美国产品在国内或东南亚的工厂加工,不过它们的品质和影响力尚难以和那些欧洲名牌相比。
皮靴一般是单层的,皮面都采用了防水工艺,有的还采用了GTX之类的防水透气隔层。但在长时间的使用下,皮面仍然有冻硬的情况。因此皮靴比较适合短时间的快速攀登或一般的冬季活动。有少数款式的皮靴也有双层的,比如Scarpa的一些款式,以及Boreal新推出的GI,这些双层皮靴既保留了灵敏的特点,又提高了温暖舒适性。
皮靴的历史虽然久远,但随着登山运动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皮质高山靴也被赋予了全新的概念。一般来说,皮靴看起来更漂亮,象精美的艺术品或前卫的“雅皮”服装;皮靴相对比塑料靴柔软,因此能够获得更好的“脚感”,更适合技术性要求很高的路线;另外皮靴的重量轻、外形也比较“苗条”,这使得它在雪线下的徒步中会有突出的优势,甚至出了家门口就可以穿着它。为了获得良好的性能,皮靴的制作工艺越来越复杂,使它的价格居高不下。皮靴一般是单层的,防水保暖是皮靴需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为了防水保暖,皮靴采用了很多手段:首先是外层皮面都采用了防水工艺,比如皮质浸硅油、或者覆涂拨水剂等,这样可以大大减轻皮面吸水的情况;其次,大多数还在靴子内加上全包裹的防水透气材料内衬,最著名的是GORE-TEX材料,此外还有Sympetex(也是一种PTFE-聚四氟乙烯薄膜)等材料;此外,内部使用各种保暖纤维,如著名的3M Thinsulate材料,以获得保暖效果。在一般的冬季或者为期不长的快速登山活动中,皮靴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有少数款式的皮靴也有双层的,比如Boreal G1,这些双层皮靴的设计意图是既保留了皮靴灵敏的特点、又提高了温暖舒适性,但因为推出时间短,具体性能尚待检验。另外还有少数靴子采用了最新型的复合材料,比如 Kevlar(就是著名的“防弹布”)纤维制成的鞋面,具有柔软而坚韧、耐磨损易维护的优点,不过这些复合材料的靴子价格也更加昂贵。
国外的厂商生产的皮靴,定位分为登山(Alpine)和高海拔(HighAltitude),前者一般适合夏季高山、冬季快速攀登(1-3天)或冰川旅行,国内能够见到的代表产品比如旗云代理的LaSportiva的Makalu和雪鸟代理的Scarpa的Matthorn,这种靴子都相对较轻,采用少量防水、保暖材料作衬里,保温性能一般。而高海拔的靴子要求就高的多,主要是大量使用保暖材料,比如LaSportiva的经典款式NepalExtreme,它使用了Thinsolate保暖,并使用Synergy(也是和GTX类似的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薄膜)防水。
1、皮靴的挑选
挑选皮靴相对复杂一点。尺码上来说,皮靴因为可以磨合,所以选择时可较塑料靴略小一点。而鞋型的选择就更多。很多鞋子相同的尺码还分宽、窄型,可以根据自己的脚来选择。同样采用背大包走下坡的方法来测试鞋子的匹配程度。但是皮靴在充分磨合之前,总会有些别扭的感觉。看到国外有的使用者故意把皮靴沁湿了再穿着出去走,据说可以加速磨合,呵呵。
2、皮靴的保养
皮靴需要保养,保持鞋子干燥,可使用一些专用的些蜡或拨水剂,远离高温以免脱胶。
皮靴,特别是单层皮靴的保暖性较差,在高山应用的时候要使用全雪套,全雪套有保温层,有的是可以把整个鞋面包起来,还有连鞋底都裹起来的。另外全雪套还可以避免皮面浸湿,防止冻硬。
五、高山靴的辅助装备(一) 系带系统
在寒冷的冬季或高山上,每天系鞋带是一件苦刑。现在的很多高山靴都具备一些特殊的系带系统,大多可以自动锁紧鞋带,并且一定程度上调整鞋子的合脚程度,挑选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比如LaSportiva的某些高档款式的高山靴,它们的脚面部位最靠上的位置有一对金属扣,在抽紧鞋带的时候,这对金属扣可以压牢并锁定鞋带,这样调整脚踝和小腿部位松紧的时候,就不必担心脚面部位的鞋带自己松开了。其它很多高山靴也有作用类似的设计。另外系鞋带也有一些基本的小技巧,比如攀登陡峭冰壁的时候,脚踝及其上部的鞋带就应该比一般走路时系的更紧一些,这样有助于提高对小腿的支撑,减轻小腿疲劳;在严寒的条件下,鞋面部位的鞋带不要系的过紧。
(二)冰爪
冰爪有卡式、绑式和前绑后卡3种类型。如果用卡式冰爪,则必须使用带卡槽的高山靴; 反之,不论高山靴是否有卡槽,都可以使用绑式冰爪。 另外前绑后卡的冰爪要求必须有后卡槽。前绑后卡的冰爪是最方便的。因为在手指寒冷僵硬、带着手套的情况下,调整全卡冰爪的前钢丝是不方便的;而前绑后卡的就没有这个问题。
(三)鞋底
鞋底的硬度是非常关键的。坚硬的鞋底支撑冰爪,承受前齿踢冰或走路时脚掌弯折的力量。软鞋底会影响冰爪的使用,甚至影响冰爪的寿命。
高山靴的选择
对于三季攀登5000米以下的山峰,或者冬季3000米左右的山峰来说,我们需要单层高山靴即可。第一是出于价格的角度考虑,单层通常比同级别的双层靴价格便宜,而自重也要轻很多。对于冬季攀登5000米左右的山峰或者其他三季攀登七千米以下的山峰来说,我们就需要上双层高山靴了。因为此时保暖成了第一要素。而攀登挑战七千米以上的山峰时,我们就需要考虑双层塑料外壳高山靴或者双层带全雪套的高山靴了。因为这种山峰的攀登一般周期都比较长。此时还要确保鞋的完全防水能力,毕竟大强度高密度的攀登如果鞋子防水效果不够,保温能力不强,在如此极限环境下对我们的威胁显而易见。
高山靴在选择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一下几点。首先是鞋子的品牌十分关键,这里绝对不能购买国产或韩国产的高山靴,那质量绝对不靠谱,尤其韩国HBN曾经出的高山靴竟然出现过鞋底断裂导致冰爪脱落的事故,这是让人不能容忍的极端的危险。这里强烈建议购买欧洲品牌的高山靴,尤其以LA SPORTIVA等一些专注于高山靴的著名品牌为佳。
另外,高山靴一般都需要采用全卡式冰爪来配合进行冰面攀登。因此买鞋的同时这点要考虑清楚。
我们国家的情况与欧美不同,除了云南和四川的少数山峰,其他大多数的雪山特别是新疆和西藏的山峰,都比较高而且寒冷(西藏的公路边6000米的雪山随处可见,随便搬一座到欧美就是最高峰),皮靴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加上我们的攀登水平决定了我们绝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缓慢围攻的攀登风格,因此塑料靴就是更合适的选择了。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考虑Koflach的ArcticsExpedition或Para款,或者Scarpa的Vega款,这几款都适合高海拔攀登,但都比较重,ArcticsExpedition是标准的珠峰装备,用在6000米以上都没问题。如果考虑皮靴,那么可以选NepalExtreme,比较寒冷的情况下,必须使用全雪套
六、高山靴的产品
随着我国业余登山活动的发展,户外运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市场上可供选择的高山靴产品也越来越多。塑料靴领域最富盛名的品牌当数奥地利的 Koflach,皮靴中则是意大利的LaSportiva,此外,意大利的Scarpa、Asolo等都同时生产两类靴子,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要。国内商家在大力推广销售的这些世界知名品牌的同时,还应该努力提高配套服务的水平,如辅配件的修配、专用维护产品(鞋腊等)的销售等。
高山靴(moutaineering boot)和一般的徒步鞋比较,更加坚硬、温暖。高山靴都有非常坚硬的鞋底(几乎是不可形变的),配合各种冰爪,对付高山的冰雪路线。如雪原上跋涉、在覆冰的岩石上行走、在陡峭的冰壁上奋力攀爬等。
二、高山靴的历史
现代登山活动发源于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地区,发展了二百多年,登山鞋的历史和登山一样悠久,最初的登山鞋与一般穿着的沉重的皮靴没什么两样,只是随着人们越爬越高、越爬越难,也越来越注重对装备的改进和提高。后来发展的登山其探险和征服意味非常浓厚,甚至引申到政治层面,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人们开始在喜玛拉雅山区对8000米高峰展开争夺。由于极端严酷的高海拔,人们发展了大兵团围攻的登山风格,这种风格要求登山者在严寒的环境下长期生活,因此所有的装备都是以极端的温暖和耐用为目的而设计的,新型的双层塑料靴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近几十年来,登山活动逐渐向“运动”靠拢,登山者不再仅仅以登顶为目标,挑战自我、不断进步的体育精神越来越多的渗透到登山活动中。登山技术的发展,新材料、新技术的进步,使得高山靴也日新月异。不论什么样的登山靴,它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和作用,同时它们的差异也使它们有鲜明的个性。
三、高山靴的功能
所有的高山靴(Moutaineering Boot),都以保护和攀登功能为目标,侧重“爬”而不是“走”的性能,因此高山靴和一般的徒步鞋(Hiking/Treking Boot)比较,更加坚硬、温暖。
保护功能主要包括保暖、保护脚部避免运动伤害。保暖最主要的是防水,潮湿会使脚冻伤。保护则包括对脚趾、足弓、脚踝等的保护:对脚趾的保护体现在,高山靴的前部都比较坚硬,为脚趾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保证肢端通畅的血液循环,同时避免复杂地形的损伤或岩石砸伤;有的在前脚掌有一圈橡胶边条,可以更好的保护脚趾和靴子自身;为了保护足弓,靴子的内底采用轻软而有弹性的材料,可以充分吸收复杂地形行进的震动;所有的高山靴都是高帮的,鞋帮能够为脚踝提供充分的支撑,避免崴脚,另外高帮鞋在进行冰爪的前齿攀登时,能够帮助固定足部与小腿的相对位置,减轻小腿疲劳。
攀登功能体现在高山靴都有非常坚硬的鞋底(几乎是不可形变的),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并且能够和冰雪攀登的冰抓匹配使用;另外,在攀登很细小的岩棱时,坚硬的鞋底也是非常有用的,只要用脚尖位置踩稳立足点,就可以象用冰爪的前齿攀登冰壁一样站立起来。为了让鞋底有足够的坚硬程度,一般是在鞋底中埋置坚硬的支撑骨架,如钢条或碳纤维。
四、高山靴的分类
高度专业化的高山靴针对不同的用途,又都分别发展出不同的方向。高山靴之间最显著的差异就是材料,从材料上主要分为塑料靴和皮靴,还有少数款式采用复合材料,材质不同决定了他们的适用范围的差异。从用途上讲,一般分成快速登山和远征探险两大类。
(一)塑料靴
1、塑料靴的优点
由于远征探险时间长、攀登进度慢,所以要求靴子的防水、保暖性能更好。双层塑料靴在这方面更突出。塑料外靴天然的具有很好的防水、隔热作用。内靴一般是由海绵泡沫材料或者化纤保温材料制成的,有些较老的款式也有用羊毛或混纺材料的。不同的材料保温性能不同,其中最出色的是封闭气室泡沫,它的气室空腔之间空气不流通,最大限度的减小了空气对流引起的散热。此外,塑料靴还有一个独特的优点,进帐篷之后可以穿着内靴活动,晚上睡觉还可以把内靴塞到睡袋里,从而保持内靴的温暖干燥和穿着舒适,使用非常方便。
2、塑料靴的缺点
双层塑料靴的缺点是比较臃肿笨重,在雪线以下穿着看起来有点怪异,而运输携带又不方便;另外塑料靴的外壳比较坚硬,在技术难度较高的路线上,感觉不如皮靴灵敏。
3、塑料靴的选择
塑料靴的选择主要注意大小要合适。太小了影响脚部血液循环,导致冻伤;太大了则影响使用,走路时晃荡、不跟脚,上坡或使用前齿攀登时踩不上力,小腿易疲劳,还容易磨出水疱。一般来说,穿上厚袜子,再穿上内靴,脚趾顶到前面,脚跟处略留出一点空间为宜。因为考虑到长时间的走路,脚部会充血肿胀,或者在特别寒冷的情况下要再增加袜子,事先留出一点余量。另外,一般的厂商会生产所有尺码的内靴,但外靴的尺码就有限,经常是4个尺码的内靴(2个整号、两个半号)对应一个尺码的外靴,所以内外靴的搭配并不一定合适。选择的办法是,脚踩在外靴里(不穿内靴),脚趾顶到前面,脚跟处应留出2.5cm左右的空间。因为塑料靴不会变形,所以不需要磨合;当然新鞋还是要适应一段时间,可以带点胶布以备急需。
塑料靴一般都比较宽,可以适应绝大多数人的脚型,但挑选的时候还是应该多试试:穿好靴子之后,站在一个向下的坡面上,或者脚跟下垫起来,最好再背上20kg的背包,主要感觉脚趾前面和侧面,以及足背的位置是否有挤压感,特别是脚比较宽的人应该特别注意小趾的情况,如果不合适就应该更换,千万不要对付,不然到了山上就惨了。
(二)皮靴
皮质高山靴的历史几乎和阿尔卑斯登山的历史一样悠久,最好的皮靴几乎都集中在阿尔卑斯山周围的传统的欧洲制鞋业国家,如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另外,近年来有一些美国产品在国内或东南亚的工厂加工,不过它们的品质和影响力尚难以和那些欧洲名牌相比。
皮靴一般是单层的,皮面都采用了防水工艺,有的还采用了GTX之类的防水透气隔层。但在长时间的使用下,皮面仍然有冻硬的情况。因此皮靴比较适合短时间的快速攀登或一般的冬季活动。有少数款式的皮靴也有双层的,比如Scarpa的一些款式,以及Boreal新推出的GI,这些双层皮靴既保留了灵敏的特点,又提高了温暖舒适性。
皮靴的历史虽然久远,但随着登山运动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皮质高山靴也被赋予了全新的概念。一般来说,皮靴看起来更漂亮,象精美的艺术品或前卫的“雅皮”服装;皮靴相对比塑料靴柔软,因此能够获得更好的“脚感”,更适合技术性要求很高的路线;另外皮靴的重量轻、外形也比较“苗条”,这使得它在雪线下的徒步中会有突出的优势,甚至出了家门口就可以穿着它。为了获得良好的性能,皮靴的制作工艺越来越复杂,使它的价格居高不下。皮靴一般是单层的,防水保暖是皮靴需要解决的最大的问题。为了防水保暖,皮靴采用了很多手段:首先是外层皮面都采用了防水工艺,比如皮质浸硅油、或者覆涂拨水剂等,这样可以大大减轻皮面吸水的情况;其次,大多数还在靴子内加上全包裹的防水透气材料内衬,最著名的是GORE-TEX材料,此外还有Sympetex(也是一种PTFE-聚四氟乙烯薄膜)等材料;此外,内部使用各种保暖纤维,如著名的3M Thinsulate材料,以获得保暖效果。在一般的冬季或者为期不长的快速登山活动中,皮靴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有少数款式的皮靴也有双层的,比如Boreal G1,这些双层皮靴的设计意图是既保留了皮靴灵敏的特点、又提高了温暖舒适性,但因为推出时间短,具体性能尚待检验。另外还有少数靴子采用了最新型的复合材料,比如 Kevlar(就是著名的“防弹布”)纤维制成的鞋面,具有柔软而坚韧、耐磨损易维护的优点,不过这些复合材料的靴子价格也更加昂贵。
国外的厂商生产的皮靴,定位分为登山(Alpine)和高海拔(HighAltitude),前者一般适合夏季高山、冬季快速攀登(1-3天)或冰川旅行,国内能够见到的代表产品比如旗云代理的LaSportiva的Makalu和雪鸟代理的Scarpa的Matthorn,这种靴子都相对较轻,采用少量防水、保暖材料作衬里,保温性能一般。而高海拔的靴子要求就高的多,主要是大量使用保暖材料,比如LaSportiva的经典款式NepalExtreme,它使用了Thinsolate保暖,并使用Synergy(也是和GTX类似的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薄膜)防水。
1、皮靴的挑选
挑选皮靴相对复杂一点。尺码上来说,皮靴因为可以磨合,所以选择时可较塑料靴略小一点。而鞋型的选择就更多。很多鞋子相同的尺码还分宽、窄型,可以根据自己的脚来选择。同样采用背大包走下坡的方法来测试鞋子的匹配程度。但是皮靴在充分磨合之前,总会有些别扭的感觉。看到国外有的使用者故意把皮靴沁湿了再穿着出去走,据说可以加速磨合,呵呵。
2、皮靴的保养
皮靴需要保养,保持鞋子干燥,可使用一些专用的些蜡或拨水剂,远离高温以免脱胶。
皮靴,特别是单层皮靴的保暖性较差,在高山应用的时候要使用全雪套,全雪套有保温层,有的是可以把整个鞋面包起来,还有连鞋底都裹起来的。另外全雪套还可以避免皮面浸湿,防止冻硬。
五、高山靴的辅助装备(一) 系带系统
在寒冷的冬季或高山上,每天系鞋带是一件苦刑。现在的很多高山靴都具备一些特殊的系带系统,大多可以自动锁紧鞋带,并且一定程度上调整鞋子的合脚程度,挑选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比如LaSportiva的某些高档款式的高山靴,它们的脚面部位最靠上的位置有一对金属扣,在抽紧鞋带的时候,这对金属扣可以压牢并锁定鞋带,这样调整脚踝和小腿部位松紧的时候,就不必担心脚面部位的鞋带自己松开了。其它很多高山靴也有作用类似的设计。另外系鞋带也有一些基本的小技巧,比如攀登陡峭冰壁的时候,脚踝及其上部的鞋带就应该比一般走路时系的更紧一些,这样有助于提高对小腿的支撑,减轻小腿疲劳;在严寒的条件下,鞋面部位的鞋带不要系的过紧。
(二)冰爪
冰爪有卡式、绑式和前绑后卡3种类型。如果用卡式冰爪,则必须使用带卡槽的高山靴; 反之,不论高山靴是否有卡槽,都可以使用绑式冰爪。 另外前绑后卡的冰爪要求必须有后卡槽。前绑后卡的冰爪是最方便的。因为在手指寒冷僵硬、带着手套的情况下,调整全卡冰爪的前钢丝是不方便的;而前绑后卡的就没有这个问题。
(三)鞋底
鞋底的硬度是非常关键的。坚硬的鞋底支撑冰爪,承受前齿踢冰或走路时脚掌弯折的力量。软鞋底会影响冰爪的使用,甚至影响冰爪的寿命。
高山靴的选择
对于三季攀登5000米以下的山峰,或者冬季3000米左右的山峰来说,我们需要单层高山靴即可。第一是出于价格的角度考虑,单层通常比同级别的双层靴价格便宜,而自重也要轻很多。对于冬季攀登5000米左右的山峰或者其他三季攀登七千米以下的山峰来说,我们就需要上双层高山靴了。因为此时保暖成了第一要素。而攀登挑战七千米以上的山峰时,我们就需要考虑双层塑料外壳高山靴或者双层带全雪套的高山靴了。因为这种山峰的攀登一般周期都比较长。此时还要确保鞋的完全防水能力,毕竟大强度高密度的攀登如果鞋子防水效果不够,保温能力不强,在如此极限环境下对我们的威胁显而易见。
高山靴在选择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一下几点。首先是鞋子的品牌十分关键,这里绝对不能购买国产或韩国产的高山靴,那质量绝对不靠谱,尤其韩国HBN曾经出的高山靴竟然出现过鞋底断裂导致冰爪脱落的事故,这是让人不能容忍的极端的危险。这里强烈建议购买欧洲品牌的高山靴,尤其以LA SPORTIVA等一些专注于高山靴的著名品牌为佳。
另外,高山靴一般都需要采用全卡式冰爪来配合进行冰面攀登。因此买鞋的同时这点要考虑清楚。
我们国家的情况与欧美不同,除了云南和四川的少数山峰,其他大多数的雪山特别是新疆和西藏的山峰,都比较高而且寒冷(西藏的公路边6000米的雪山随处可见,随便搬一座到欧美就是最高峰),皮靴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加上我们的攀登水平决定了我们绝大多数情况下采用缓慢围攻的攀登风格,因此塑料靴就是更合适的选择了。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考虑Koflach的ArcticsExpedition或Para款,或者Scarpa的Vega款,这几款都适合高海拔攀登,但都比较重,ArcticsExpedition是标准的珠峰装备,用在6000米以上都没问题。如果考虑皮靴,那么可以选NepalExtreme,比较寒冷的情况下,必须使用全雪套
六、高山靴的产品
随着我国业余登山活动的发展,户外运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市场上可供选择的高山靴产品也越来越多。塑料靴领域最富盛名的品牌当数奥地利的 Koflach,皮靴中则是意大利的LaSportiva,此外,意大利的Scarpa、Asolo等都同时生产两类靴子,以满足不同的用户需要。国内商家在大力推广销售的这些世界知名品牌的同时,还应该努力提高配套服务的水平,如辅配件的修配、专用维护产品(鞋腊等)的销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