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交通路线图发展目标:
核心区内10分钟能够上快速路或者公交站点
主城区和中心城区之间30分钟到达
核心区与京津冀主要城市之间实现1小时到达
核心区与京津冀城市群之间实现3小时到达
核心区与环渤海主要城市及产业区,实现6小时到达
核心区与国内主要城市实现朝发夕至,与国际主要城市实现当日到达
宜居城市交通先行
何冰家住在塘沽区新苑小区,在开发区上班的她非常关注中央大道的建设情况。何冰用手指着不远处的市民广场上的标志性建筑“大三角”对记者说:“你看,塘沽区和开发区其实离得很近,但我每天上班还是需要花费一些时间,得倒两次公交车才能到开发区。”
何冰所说的中央大道,北起汉沽区南外环,南至大港区上高路,道路宽度为60米,路线全长约53.5公里。作为滨海新区综合交通规划体系中南北向最重要的客运干道,中央大道担负着沟通汉沽区、塘沽区、大港区三个行政区的重任,并将滨海休闲旅游度假区、开发区、于家堡中心商务商业区、临港产业区等串联起来,工程总投资约63亿元,预计2010年全面竣工。而何女士家附近的中央大道胜利路段则将在2008年5月建成通车。
除了中央大道项目外,京津城际铁路、津滨轻轨西段、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线天津段、津汕高速公路天津段、国道112线天津东段、海滨大道北段、海滨大道津沽一线立交桥、集疏港公路一期、响螺湾开启桥等项目也已开工建设。
一个快捷的交通路线图正在显现。
公共交通以人为本
对新区市民而言,除了一大批即将改变出行的基础路桥在建设。让市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交通也在改变着,“以人为本”成了新区公交体系发展的重要标识。
“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风,现在出门坐公交车很舒服”,市民崔女士告诉记者,自从公交公司更换了新的公交车后,她和家人都爱乘公交车了。从2007年“五一”开始,塘沽区和开发区陆续更换了公交车。宽敞的座位,整洁的车体,时尚的外型,公交车成为了滨海新区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记者了解到,滨海地区96%的公交车都是8米至10米车型,2007年又陆续更换了数百部12米的新型环保公交车。
下了大轻轨,就乘小导轨。在开发区工作的雨晴是个典型的轻轨“发烧友”,自从导轨电车通车后,雨晴下了轻轨后再也不用打车了,花上2元钱就能乘上舒适的小导轨直达单位了。当然,作为天津开发区重要公共交通体系的“小轻轨”只是刚刚起步,未来导轨电车将建3条线贯穿滨海新区。
对外辐射打造便捷交通圈
京津城际铁路铺轨贯通了,京津塘高速二线进入收官期了。年终岁末,不断有新的道路建成或开工。新区对外辐射路网图渐渐清晰了。
“十一五”期间,为促进滨海新区快速发展,使区内、与中心城区及外省市之间的联系更加便捷,目前,津港高速工程、津宁、蓟塘高速相继开工。铁路方面,滨海新区将重点建设由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普通铁路三个层次组成的铁路网络,规划将津秦高速铁路引入滨海新区并在西中环设站,将津保城际铁路提级为高速铁路,使高速铁路在天津由“Y”形结构转变为“十”字枢纽结构。按照《滨海新区综合交通规划》,滨海新区内各功能分区、组团与天津中心城区、主要港口、机场将用高速或快速路直接相连。新区各功能分区、组团到达中心城区只需15至30分钟,新区内各功能分区、组团之间也只需15至30分钟就可到达。